中国智驾战力天梯榜(2025年8月)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0 05:21 1

摘要:“不知道中国有哪些友商真正做出了VLA,而不是做成一个变形的VLA,我现在所看到的部分的公司,是做一个嫁接的VLA,从我所了解的信息来看,中国把VLA真正做出来的,只有我们一家。”8月27日晚,何小鹏在全新小鹏P7发布会后的群访中,突然说出这番话,让我们吃了一

作者|第一电动编辑部

就在我们觉得,中国智驾江湖,就这么平淡的度过了8月,没留下什么痕迹时,有人站出来开炮了。

“不知道中国有哪些友商真正做出了VLA,而不是做成一个变形的VLA,我现在所看到的部分的公司,是做一个嫁接的VLA,从我所了解的信息来看,中国把VLA真正做出来的,只有我们一家。”8月27日晚,何小鹏在全新小鹏P7发布会后的群访中,突然说出这番话,让我们吃了一惊。

这是2023年11月他抨击“AEB造假”招致余承东强力反击之后,19个月以来第一次公开批评友商。不同之处,这回友商换了身份——在小鹏之前,宣布VLA量产上车的,只有理想。

唰,吃瓜的耳朵们,瞬间竖了起来。

没等理想的反击到来,华为先开了第二炮。“我们不会走向 VLA 的路径。我们认为这样的路径看似取巧,其实并不是走向真正自动驾驶的路径”,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在媒体座谈会上说,“华为更看重 WA,也就是 world action,中间省掉 language 这个环节……直接通过 vision 这样的信息输入控车,而不是把各种各样的信息转成语言,再通过语言大模型来控制车。”谁也没想到,靳玉志直接把炮火对准了VLA架构,这架势,是要把理想小鹏“一锅烩”了。

靳玉志这番讲话,其实也在8月27日,与何小鹏同一天,只是媒体报道迟了两日,让大家误以为他是开第二炮的人。此前一天,元戎启行CEO周光在深圳发布了自家的VLA模型,并称“VLA 模型的下限已超过端到端的上限”,只是相比何小鹏靳玉志,他的声量较小,没引发太多关注。

几个人在8月底突然同时开炮,怎么理解?

《中国智驾大赛积分榜(2025年8月)》一文中,我们预告过:9月也是头部阵营密集上新的大月,华为ADS 4.0、理想VLA、小鹏VLA、Momenta飞轮大模型版都将公推上车。

突然迸发的炮火,是在9月各家的智驾大版本迭代上车之前,为争夺舆论主导权而发动的“认知战”,也标志着中国智驾头部阵营向上攀登天梯的技术路径,发生了一次显著的“路线分叉”。

既然“认知战”已经开始,有必要为读者朋友们还原一下各家的“认知”历史,看看大家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1、端到端模型(E2E)

2023年8月,马斯克驾驶着搭载FSD V12的特斯拉Model S,从特斯拉新工程总部出发,在前往扎克伯格家的途中进行了直播,这是他首次宣布端到端上车。

2024年1月底,特斯拉开始向公众推送 FSD Beta V12,启动了商业化运营。这是智能驾驶领域的一次革命性开端。

端到端(E2E,End-to-End),直接以“原始输入”(摄像头数据)映射“最终输出”(如方向盘转角、油门开度),这一独特技术范式,有四个核心优势:简化流程减少漏检、提升复杂场景适应性、降低开发成本、降低高精地图依赖。但同时也有两大短板:“黑盒特性”和“数据依赖”。

2024年初开始,中国智驾头部阵营,沿着这个方向,在随后的日子里奋起直追。

2、视觉语言模型(VLM)

2024年7月初,理想汽车在2024智能驾驶夏季发布会上发布了基于端到端模型、VLM视觉语言模型和世界模型的全新自动驾驶技术架构,开启端到端+VLM的早鸟计划,10月底开始向用户全量推送。

理想借鉴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的“快慢系统”理论,构建了端到端模型(快系统)+ VLM(慢系统)的双系统架构:快系统负责解决 95% 的常规驾驶场景,如直行、红绿灯识别;慢系统负责进行复杂语义推理,对5%的极端场景(如异形障碍物、分时段限行)输出场景分析和决策建议,反馈给快系统优化轨迹。

注意,彼时理想VLM已经用到了思维链(CoT)技术分析场景因果关系,不过相较后来VLA,思维链较短,且模型参数较小(2.2B)。

同时,理想还引入云端“世界模型”概念(WM),将其作为训练与测试的“考官”,通过真题库、错题库和生成题库来验证系统避险能力,并测试系统对未知场景的应对能力。彼时,理想已可通过WM每日生成数千万个测试用例,来验证E2E+ VLM 系统的安全性和鲁棒性。

这是理想在智驾理论上的一次大爆发,率先提出E2E+VLM和WM三系统合作模式,并在随后的公推版本上向公众证实了这一技术架构创新的实用价值。理想智驾因此后来居上,从追赶者一跃成为头部阵营之一,给业界留下深刻印象。

另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点,是理想智驾团队年少气盛,在媒体访谈环节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国内端到端,只有理想做到了和特斯拉FSD一样的One Model(一段式),暗指华为小鹏都是两段式(感知与决策分离),为后来的技术论战埋下伏笔。

3、世界模型(WM)

2024年7月底,蔚来智能驾驶研发副总裁任少卿在2024 NIO IN(蔚来科技创新日)上发布蔚来世界模型(NIO World Model,简称NWM),宣布蔚来智驾从“感知驱动”转入“认知驱动”的新阶段。

虽然都叫世界模型,但蔚来提出的WM,和理想提出的WM,有着根本性的不同。

理想的世界模型以“仿真训练+场景验证”为核心,主要部署在云端,作为端到端+ VLM系统的“考试系统”。

蔚来的世界模型,则是车端实时决策的大脑,采用云端训练+车端推理的双架构,直接通过生成式模型(如SORA)从原始传感器数据生成控制指令,跳过语言中间层,为动态场景生成轨迹规划。

蔚来这种一步到位、在车端构建一个平行世界引擎的设想,堪称大胆。仅“通过自监督学习直接处理原始传感器数据,无需人工标注”这一条,就把所有友商都比了下去。

其底层逻辑,是把“感知-决策-控制”整合为统一的生成式模型,现看、现想、现做,一切都在车端瞬间完成。这是通用人工智能的表征,如果实现,绝对是“颠覆式创新”。

但这一设想,对车端算力需求极高,且生成式模型的实时优化问题并未完全解决。2025年3月,NWM 首个内测版本(Banyan 3.1.3)开始向部分用户推送,重点验证主动安全功能(如自主靠边停车、后向被追尾预防辅助)。2025年5月底,正式全量推送。

4、视觉语言动作模型(VLA)

2025年3月18日,在英伟达GTC大会上,理想汽车和元戎启行分别发布了VLA模型。理想汽车称其VLA技术为MindVLA,会与理想i8一同到来。元戎启行CEO周光表示,计划2025年中把VLA模型部署在多款车型上。

理想实现了其预言。8月20日VLA司机大模型随理想i8车型同步交付,随后理想宣布,VLA 司机大模型将于9月10日向所有AD Max车型(包括Thor-U平台与Orin-X平台)全量推送。

两天后的8月22日,小鹏汽车宣布为P7和G7两款车型上线全场景VLA功能,该功能可从传感器数据中提取环境信息,理解人类指令并生成可解释的决策过程,转化为具体驾驶指令。同样,小鹏G7 Ultra的VLA推送也将在9月开始。

事情走到这一步,想不打对台都难。

理想宣称,相比VLM输出自然语言给端到端做参考,VLA不再输出文本,而是直接输出控制信号或动作计划(增加了动作编码器),如让车辆加速、刹车、转弯等指令,实现了从感知、理解到执行的完整闭环。

将军上岗,参谋下课。理想用“E2E+VLA”替代了“E2E+VLM”,并举了一堆好处,在这里不展开,9月10号请广大理想车友验证分享。

“认知”的历史梳理完,现在可以进入吃瓜环节了:这三个男人,他们各自在说啥?

李想目前还没就此事公开发言,但回看过去一年,你会发现VLM、VLA、WM三个概念,都是理想率先提、且率先上车的,他实际上说的够多的了。

但何小鹏不是小气的人。他选择炮轰,认为是友商是“嫁接的VLA”,说“中国真正把VLA做出来的,只有我们一家”,他说的是啥?

我们分析,何小鹏的意思是:只有在车端部署足够强的VLA,才能解决真问题。

在他看来,小鹏部署在车端的VLA,从云端720B参数的世界基座模型蒸馏而来,参数够大(30B),能力够强,可以做到100%车端运行,不依赖云端做车控,也不用“端到端+VLA”这样的双系统,它自己就是端到端2.0,自成一派;相比之下,理想无论车端还是云端的模型参数都较小,因此在车端选择双系统,同时保留端云协同车控,这带来较严重的时延问题,在处理某些突发场景时有可能来不及。所以是“割裂的、嫁接的”VLA。

而靳玉志炮轰VLA是“取巧的路径”,说华为智驾要走“车端是世界模型,云端是世界引擎”的道路,他又在说啥?

VLA需将视觉信息转化为语言文本(如“前方有红色三轮车”),再通过语言模型生成动作指令。华为认为,这种离散化的语言表达难以精准还原连续的物理世界动态,有可能导致空间精度丢失、时序推理滞后,远不如WA通过激光雷达点云直接建模并输出动作指令来得精准和及时。

说到这里,不得不再补充一个概念解释:靳玉志说的WA(世界动作模型)、WM(世界引擎)和蔚来、理想、小鹏说的WM(世界模型)有啥区别?

先说共同点。无论理想、小鹏还是华为,都强调要有一个强大的云端WM(世界模型),用于车端模型蒸馏、数据训练和下发指令,但三者的云端模型建设方式和车端用法有所不同。

剩下的都是不同。首先华为认为在车端模型上多加一副L拐杖(大语言模型)纯属多余,直接V+L(视觉+雷达)到A(动作)就好了。所以华为的WA,是V+L+A,和理想小鹏的VLA,架构不同。

其次华为强调多传感器融合算法(主要是摄像头和激光雷达)形成精准数据,降低车端模型的算力要求,主算需求置于云端;而蔚来则希望在车端通过视觉生成模型+自主监督学习一栈式解决问题,其技术构想更激进、车端算力要求更高。

第三最大的不同,华为智驾高度依赖标注数据与仿真生成的混合训练,而蔚来则强调采用无监督学习与自监督学习,直接处理原始传感器数据。也就是说,华为走的是一条“规则引擎+端到端模型”的混合路线,而蔚来要走的则是一条纯数据驱动路线。

如果说华为和蔚来是左右两极,华为是“渐进派”,蔚来是“颠覆派”,那么理想和小鹏则居中偏右,且在不断向右。为什么大家的选择不同?因为各自的资源禀赋不同。

华为的优势在于自研传感器、强大的工程师团队和丰富的规则代码库以及数据标注库,这是蔚小理无法比拟的;但蔚小理有自研车端大算力芯片(如神矶9031和图灵,理想也在路上),也更容易从外部获得供应,它们没有华为的“算力恐惧症”。

短期看,华为WA更容易落地,算力需求低、推理链路短,配合华为强大的传感器技术、强大的工程团队和标注数据库,体验稳定。而理想和小鹏的VLA算力需求大,训练需动用10EFLOPS以上的云端集群,车端算力需求也推至1000TOPS以上,数据生成和训练的强度大且周期较长,中间还可能发生多次系统回撤。这就是今夏以来,在天梯榜和智驾大赛排名上,华为逐渐超越小鹏理想的主要原因。

但长期看,小鹏理想未必没有胜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AI必将学会人类所知所能,特斯拉FSD正在向Robotaxi跨越就是例证。别忘了,FSD V12开启了端到端的新篇章,国内智驾头部阵营狂追两年,正在逼近V13,而老马准备跨入V14。

时间在拥抱AI的人那一边。关键是,要活到那一刻。

#01

8月天梯榜:华为第一、Momenta第二、理想第三、小鹏第四

一如既往,智驾天梯榜只选取全栈自研的主机厂和方案商进行排行,且需要智驾方案量产上车。到目前为止,只有10家企业的智驾方案符合要求,且可以达到智驾大赛正常完赛(均分60以上)的水平。

相较于7月主榜,8月智驾方案企业的整体排名未发生变动,但从均分表现来看,呈现出显著的“头部阵营下滑、尾部阵营上升”趋势。具体分析如下:

No.1:华为以97.18分蝉联榜首。但均分较7月下降1.57分,主要受阿维塔、问界、智界及新加入的享界在智驾大赛南通站得分偏低影响,拉低了品牌整体均分。

No.2:Momenta以96.48分蝉联第二。均分较7月下降1.69分,尽管搭载该方案的腾势Z9 GT在南通站以103分夺擂,但智己L7同期在南通站得分较低,未能抵消负面影响,导致整体均分下滑。

No.3:理想以94.33分蝉联第三。均分较7月大幅下降1.87分,OTA 7.5版本推送后,理想车型在南通站赛事及南京路线智驾众测中的表现均未达预期,直接拉低品牌均分。

No.4:小鹏以94.12分(激光雷达与视觉两个方案得分,按测试次数加权平均)保持第四名。均分较7月下降1.47分,自7月从榜首跌落至第四后,小鹏成绩持续下滑:智驾众测中,珠海路线小鹏G9(激光雷达方案)得84分、苏州路线小鹏G6(视觉方案)得85.5分;智驾大赛南通站中,小鹏P7i得93.73 分、小鹏P7 +得93.3分,均未超越此前赛事中的峰值表现,最终拉低品牌整体均分。

需要指出的是,小鹏智驾是目前唯一拥有两个方案的厂家,其激光雷达方案得分为100.11,如果单独排名,超出华为位列第一;视觉方案得分为88.87,如果单独排名,则处于第四。

9月起,随着图灵芯片正式上车,小鹏智驾进入新的阶段。因此,我们将调整排名方式,把“小鹏激光雷达”和“小鹏视觉”分开,单独排行,以便广大车友及时了解小鹏智驾在这两个方向的最新进展。

No.5:元戎启行以86.96分保持第五。均分较7月下降2.78分,该方案目前主要搭载于魏牌蓝山、高山车型,南通站74.16分及苏州路线智驾众测 85.89分的成绩,共同导致均分下滑。

No.6:特斯拉以81.87分维持第六。均分较7月大幅下降6.97分,为全榜下滑幅度最大。随着智驾大赛难度提升,特斯拉V13.2.6版本自南京首次参赛后,成绩逐站走低,南通站仅得54分(未达及格线),进一步拉低均分。自2025年2月底向国内用户推送FSD V13.2.6后,特斯拉半年内未更新版本,且本地道路与交通标识数据训练未完成,压线、走错车道、选错路、无法进入待行区等低级错误频发。期待特斯拉FSD尽快上新。

No.7:小米以81.51分保持第七。均分较7月仅下降0.27分,下滑幅度最小。自推送搭载1000万clips训练模型的智驾版本后,小米车型在苏州站、南通站赛事中的表现显著提升,虽稳定性欠佳,但已脱离尾部集团。

No.8:蔚来以76.02分维持第八。均分较7月大幅提升2.62分,6月推送Banyan 3.2.0(世界模型)后,蔚来在无锡站、苏州站、南通站三站赛事的表现,显著好于以往,尽管成绩仍有波动,但其技术探索正处于早期,后续发展值得关注。

No.9:极氪以74.8分保持第九。均分较7月大幅提升6.34分,主要缘于极氪07GT在南通站赛事中取得100.16分,一鸣惊人(此前成绩多在60分左右)。8月底极氪正式推送6.5.2版本,若后续能保持稳定的版本更新节奏、紧跟头部阵营步伐,未来竞争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博世(+文远知行):暂不计排名。8月虽录入主榜,但因未满足“累计测试3次”的要求,即便均分达77.93分,仍未进入正式排名。若搭载该方案的星途星纪元未缺席第21站嘉兴站赛事,9月将正式列入主榜排名。

最后特别说明,搭载Momenta方案的仰望、埃安,搭载华为方案的极狐,蔚来旗下的乐道,以及搭载卓驭方案的红旗,这5个品牌因两个月未有测试数据更新,暂时取消主榜录入资格。

#02

8月场景榜:特斯拉满分继续霸榜,小米超华为升至第六

8 月场景榜评分满分为30分,各企业表现呈现明显分化,具体排名及变化如下:

8月场景榜最大的变化,是华为智驾在南通站比赛中暴露出一个明显的问题:在园区内部道路无法激活NOA,导致华系全体参赛车型(问界、智界、享界、阿维塔)场景分被扣完。这一事件导致华为智驾8月场景分大幅下降2.26分,掉到小米之后排第七。

如前所述,这是华为智驾的开发策略所致,华为习惯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就像掰藕节,一段一段吃。安全优先,在未经充分标注的园区内部道路,暂不开放NOA。而小鹏理想小米,则更倾向优先跑通全场景。

“全场景、无断点”这句口号由理想率先喊出,其表现也的确优秀,但特斯拉FSD才是把它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连续三个月场景分拿满30分,喊他一声“大师兄”并不为过。小鹏元戎也很棒,都在27分以上。极氪蔚来继续进步,Momenta和小米保持稳健。

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博世(+文远知行)。虽未进入主榜正式排名,但8月两次测试均拿满场景分。若搭载该方案的星途在嘉兴站仍保持场景零扣分,9月博世+文远将和特斯拉在场景榜上并列第一。对于智驾行业来说,这是一个意外的惊喜。

#03

8月安全榜:华为蝉联榜首,极氪、蔚来超小鹏

安全榜满分为50分,在天梯榜权重最大,也是华为的优势区间,不但连续三月实现霸榜,且安全分持续上升,继续扩大了领先优势。

8月安全榜最大的变化,是理想和特斯拉的大幅下滑,以及极氪的大幅提升。

先说理想,感觉能力回撤的不可描述。在南京众测中避让能力项扣14分,在南通比赛中避让能力项扣16分(尤其是在六号考点,直接撞飞悬空企鹅),看得人目瞪口呆。

特斯拉就更让人泄气。同样在南通站,除六号考点撞飞企鹅被扣10分外,还因避让距离不足导致两次接管扣分,最终单站避让能力被扣14分。半年没更新,让国内的FSD用户望洋兴叹:老马是不是忘了俺们?赛前,我们发了一个给特斯拉打气的海报,结果发现,没啥卵用。

但没想到极氪异军突起,在南通站拿到安全分满分,尤其是6号考点中流畅完成三个人工障碍的绕行,显示了极氪智驾对时空关系的准确判断。蔚来也在持续上升中,慢慢回到它曾经的优势区间。

#04

8月效率榜:小鹏蝉联榜首,特斯拉跌落至第八

8月效率榜,小鹏得分略有下降,但仍居第一,华为微增居第二,得分已逼近小鹏。

8月效率榜的最大变化,同样是特斯拉的大幅下降,和极氪的快速进步。

特斯拉在南通站比赛中的效率表现,令人哭笑不得:4次未按导航路线行驶,仅这一项就被扣20分,感觉百度地图和FSD的合作已经垮了,加之无法进入待行区,8月效率分下降2.95分,是8月特斯拉总榜得分大幅下滑的主因。

“差生”极氪在8月南通站仅有1次未按导航路线行驶扣分,相比此前进步明显,效率分虽仍居末席,但得分上升2.6分增幅最大。蔚来也在快速进步中,南通站比赛仅出现2次变道失败接管被扣效率分。

#05

感谢参与智驾众测的车友们,9月智驾有大事发生

8月智驾战力天梯榜各项排名已出:主榜华为第一,场景榜特斯拉第一,安全榜华为第一,效率榜小鹏第一。我们依然维持7月观点:特斯拉、华为、理想、小鹏、Momenta五家为智驾第一梯队,可称为“智驾五大天王”。

而元戎启行、小米、蔚来、极氪四家为第二梯队,可称为“智驾四小龙”。在它们之后,博世(+文远)的表现值得期待。

多数本土主机厂(奇瑞、上汽、广汽、长安、东风、比亚迪等)及合资品牌(丰田、日产、奥迪、宝马、奔驰等),正加速拥抱华为或Momenta 智驾方案,以快速落地可用的智驾系统;同时,企业自研工作仍在推进,部分厂家投入力度较大。

当前需密切跟踪三家企业的自研方案量产进展:1、比亚迪自研端到端,预计上车时间9月;2、地平线HSD,预计上车时间10月;3、博世(+文远知行)一段式端到端,预计上车时间10月。

算上这三家,天梯榜的上榜厂牌,将提升到12家。再次说明,天梯榜仅考察全栈自研的智驾方案商(包括主机厂),我们认为这是决定智驾变革进程的核心推动力。

希望这份榜单,不仅可作为消费者认识、了解各家智驾方案的指引和购买智能汽车的参考,也可作为投资者了解中国智驾技术革命总体进度的标尺。关心车企品牌排名的朋友,可以移步《中国智驾大赛积分榜(2025年8月)》查看品牌积分榜。

截至发稿日,8月有7位车友提交了8份有效的智驾众测记分表和一镜到底测试录像,分别是:钱威(上海)、LiKy(南京)、心田(佛山、珠海)、神龙不听诗(苏州)、物竞天择(泉州)、老五(苏州)、圆周率(珠海)。再次向他们致谢!

从趋势上看,智驾众测的数据积累速度,正在逐渐超越独立评测和智驾大赛的测试数据,成为天梯榜数据池的第一来源。车友们投入的时间与精力,已转化为天梯榜的排名依据,为更多消费者了解智驾提供了重要参考。欢迎更多车友通过微信 “diyidiandong” 报名参与众测,共同推动智驾行业数据透明化。

前文已述,9月有大事发生:华为ADS 4.0、理想VLA、小鹏VLA均公推上车,9月21日智驾大赛嘉兴站,这三个大版本有可能第一次正面碰头,在实战中得到检验。

希望这是中国智驾摆脱夏季低迷,实现总体跃升的一个月。9月21日嘉兴见!

作者:第一电动编辑部 来源:第一电动汽车网

来源:常州焦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