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赋能 驱动未来 宁波公安深耕人才沃土锻造新质战斗力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0 09:23 1

摘要:初秋的阳光洒进训练场的窗格,微风送来隐约的桂花香气。宁波市人民警察学校的训练室内,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官正俯身调整年轻民警的警械操作姿势,每一个动作细节都耐心讲解、反复示范——这样的情景,在警校的训练基地中并不罕见。

初秋的阳光洒进训练场的窗格,微风送来隐约的桂花香气。宁波市人民警察学校的训练室内,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官正俯身调整年轻民警的警械操作姿势,每一个动作细节都耐心讲解、反复示范——这样的情景,在警校的训练基地中并不罕见。

开展全市公安机关一线民警警务技能大轮训

今天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我们把目光投向这群特殊岗位上的“教师”——他们是实战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是作风过硬的岗位模范,更是深耕专业领域的技术专家。

近年来,宁波公安聚焦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传承是创新基因代际更替的重要纽带,依托系统化育才体系、实战化练兵模式、专业化实战赋能,不断完善教官训练营、警师传承等工作机制,逐级提升教官教学与实战能力,扎实推进成果转化与效能提升,为全面提高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和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基础动能。

筑牢人才根基

系统化育才体系支撑新质战斗力提升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对于公安机关而言,人才是新质战斗力生成的核心要素。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仅是适应新时代公安工作的必然要求,实现高水平安全与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的战略支撑。为此,宁波公安以系统思维推进人才培养工作,构建起科学规范、高效运行的育才体系。

训练基地中,学员正在进行射击考核

宁波公安相继出台《“宁波公安党校”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市局机关专业训练计划》,系统组织开展专业训练、警衔晋升训练等项目;深入推进全警数智素养与法治素养专项练兵,创新制定《全警数智素养能值评价办法》,常态化开展法律知识抽测与达标考试,全面夯实民警综合能力基础。此外,通过实施“素质强警工程行动计划”,加强人才工作室建设,完善人才遴选与推荐机制,持续优化队伍结构、提升整体素质。

“我们始终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全面提升警务运行质效,助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动态平衡。”宁波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开展高空索降训练

针对新警成长,宁波公安创新推出“青蓝工程”,制定系统培育方案及操作指南,推行师徒结对、科学评价、激励引导等机制,全面提升新警岗位适应能力和专业水平。“有师父带路,工作上手更快、底气更足!”一位刚入警的年轻同志感慨地说。未来,宁波公安还将持续深化人才培育机制改革,推动民警能力素质全面提升。

创新训练模式

实战化练兵推动能力转化提质增效

在完善机制保障的基础上,宁波公安坚持“训为战、练为战”导向,推动实战化培训项目扎实落地,实现人才培养“活”起来、能力提升“实”下去。

在教官训练营,见不到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代之以分组协作、情景模拟等互动方式——“破冰游戏”迅速凝聚团队,“七巧板”实战模拟警示知识传播偏差,“交通堵塞”情境训练淬炼信息萃取与简明传达能力。

教官训练营上,民警踊跃发言交流

深夜时分,训练营宿舍常常灯火通明,教官们运用《课程效果心电图》《教学计划表》等标准化工具,反复打磨教学逻辑、优化课堂设计。截至目前,全市已举办10期教官训练营,成功培养400余名“业务能手”向“教学骨干”转型。

开展红蓝对抗实战演练

同时,“红蓝对抗”实战训练全面升级:蓝军模拟各类突发警情与极端行为,红军迅速研判、依法处置,全过程多角度记录战术配合、法言法语使用和执法程序。

训练结束后,团队立即组织复盘剖析,直指战术漏洞和执法瑕疵,“戒备姿势不到位、控制动作不果断、小组衔接存在空档……”参训民警普遍反映,这种“真对抗、严讲评”的模式让人直面问题、快速成长。

“青蓝工程”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结合常态化技能轮训与认证考核,构建起训战一体、循环提升的育警新生态,切实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实战中看得见的战斗力。

赋能实战应用

人才引领驱动警务效能新跃升

近年来,宁波公安通过系统化、专业化的人才培养,不断将人才优势转化为实战效能,为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

全市公安机关深入推进教官闭环培育体系建设,将教官选拔、管理、考评、激励全面纳入干部综合考评量化积分体系,显著提升警务人才的实战应用能力。

“尤其是教官训练营的创新实践,实现了教学相长、脱胎换骨般的提升。”一批高质量实战课程就此应运而生,紧密契合各警种业务需求,有效破解专业工作中的难点堵点。

组织警犬技能比武

与此同时,随着人才培养体系日益完善,各警种专业人才不断涌现,成为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的中坚力量——

巡特警支队(警务航空队)警用无人机大队民警许浩,创新研发多项无人机应用技术并获得国家专利,被誉为“无人机总教头”;巡特警支队(警务航空队)警航大队教导员高晖作为教练员、指挥员、战斗员复合型人才,持续推动实战训练模式创新升级;镇海区分局刑侦大队辅警卢晓燕,18年如一日钻研指纹比对技术,屡屡协助破获大案要案;慈溪市公安局白沙路派出所社区民警严建华,创新“互联网+警务”模式,打造智慧联勤指挥中心,大幅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这些专业人才是宁波公安人才体系的生动缩影。他们通过传帮带和实战创新,持续推动公安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宁海公安“林波工作室”

目前,全市公安机关已建成15个重点人才工作室,培育教官人数近600人,实现市局警种部门和区县市公安队伍100%覆盖。这支辐射带动力强、实战素养高的人才队伍,正不断将先进经验和创新成果转化为共享资源,为加快形成和提升公安新质战斗力提供坚实支撑。

金秋九月,既是感念师恩的季节,也是收获硕果的时节。每一位教官的倾囊相授、每一次对抗演练的激烈碰撞、每一个深夜灯火下的精益求精,共同汇聚成宁波公安人才队伍奔腾向前的不竭动力。

如今,这套以实战为导向、以创新为引擎、以人才为根本的培育机制,正持续释放出强大效应,为加快形成和发展公安新质战斗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宁波提供坚实支撑。

来源:宁波公安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