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4月,北京67岁的李阿姨在抖音直播相亲,三天涨粉12万。
“老伴走了,我一个人吃饭都嫌锅大。
”
2024年4月,北京67岁的李阿姨在抖音直播相亲,三天涨粉12万。
镜头里她一句话戳中无数丧偶老人:不是急着找伴,是怕哪天倒屋里没人知道。
三年守丧的“老规矩”被数据打脸。
北大心理系最新追踪显示,有人半年就走完悲伤五阶段,也有人十年还在“愤怒”打转。
关键不在时间,在有没有人说句“我懂你”。
城里老人有退休金、有社区合唱团,相亲角每周像赶集。
农村大爷连路费都心疼,隔壁县老太想见面,得先搭儿子的顺风车。
民政部悄悄统计:城市丧偶再婚率11%,农村只有3%。
男的比女的好找,不是秘密。
老太太挑剔:要聊得来、不抽烟、还得会做饭;老头就一条——“别嫌弃我退休金三千”。
好消息是,山东沂南试点“老年红娘站”,政府出钱培训村嫂当月老。
第一场联谊会,来了38位大爷,只来了7位大妈。
大妈们笑:不急,先跳两年广场舞练练眼光。
手机也在改命。65岁张大爷学会用微信小程序“夕阳红”,划了三天,约到同小区丧偶的赵阿姨。
第一次见面,两人各带一张体检报告,像交换简历。
网友弹幕:这爱情,干净又清醒。
说到底,再婚不是背叛,是多一条命。
先把自己从“未亡人”里捞出来,才有力气说余生请多指教。
——“三年?
我爹守了十年,最后自己把婚纱照收进抽屉才点头去相亲。
现在俩人天天早市砍价,比年轻人还腻歪。
”
来源:花丛逗蜜蜂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