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的这句箴言,不仅是治学之道,更是今日校园安全教育的密钥。当“尊师重教”的风尚与建设平安校园、推动“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目标相遇,“学而时习”四字恰恰为此提供了重要思路和方法——师生以“学”为基掌握安全知识,以“
9.10
教师节话安全
以“学而时习”筑牢安全防线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的这句箴言,不仅是治学之道,更是今日校园安全教育的密钥。当“尊师重教”的风尚与建设平安校园、推动“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目标相遇,“学而时习”四字恰恰为此提供了重要思路和方法——师生以“学”为基掌握安全知识,以“时习”为要提升应急本领,方能让安全环境成为校园底色,让应急能力护航学生成长,确保师生平安无虞、专心教学。
“学而时习”的核心关键,在于以“时习”强能,让应急演练成为校园的“常规课”。“个个会应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千锤百炼后的条件反射。孔子强调“温故而知新”,对应急能力而言,“温故”就是反复演练,“知新”就是在练习中优化技能。不少学校定期开展应急演练,但部分演练存在“走过场”现象:警报响起时,学生嬉笑打闹;疏散过程中,队伍杂乱无章——这样的“习”,不仅无法提升能力,反而会消解应急意识。真正有效的“时习”,应是场景化、常态化的实战训练:火灾演练时,严格计时考核疏散速度,检查逃生的规范动作;地震演练后,组织学生复盘“躲桌下”“护头部”的细节偏差。唯有把演练当实战,让“习”成为日常,才能在危急时刻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学而时习”的深层价值,在于以“共学共习”凝聚校园安全的“合力”。“人人讲安全”不是单一个体的责任,而是师生、家校共同的使命。教师节不仅是致敬教师的节日,更是家校协同的契机。有的学校在教师节活动中增设“安全亲子课堂”,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心肺复苏操作;有的班级成立“安全学习小组”,学生轮流担任“小老师”,分享自己搜集的应急知识——当教师带头“学”、学生主动“习”、家长参与“练”,“人人讲安全”就会从理念变为行动,“个个会应急”就能从目标变为现实。
师者如灯。教师节的烛光,照亮的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应是安全的港湾。以“学而时习之”为指引,让教师成为安全知识的“传播者”,让演练成为应急能力的“磨刀石”,让全员参与成为校园安全的“防护网”,方能在日复一日的“学”与“习”中,织就一张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安全的阳光下,茁壮成长、逐梦前行。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