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卢氏老乡老冯,去年进山挖野生连翘,凌晨四点起电动车跑20公里去镇里,露水把裤子湿透,还遇上泥石流,货没装满。
卢氏老乡老冯,去年进山挖野生连翘,凌晨四点起电动车跑20公里去镇里,露水把裤子湿透,还遇上泥石流,货没装满。
这条泥巴路年年淹。
朋友圈里,他天天吐槽:要通火车,孩子上学就不用转三趟车了。
想不到,这事从抱怨快进成了施工图——运三高铁过完汛期就能打下第一根桩。
先说说运三。
全长56公里,运城出钱,河南出地,黄河南岸那段直接借2011年留下的大桥暗梁,省下十来个亿。
这桥当年通车时没人想到要给铁路留空,如今算是“彩蛋”兑现。
晋南人以后去灵宝苹果园买箱子货,高铁只要20分钟,苹果运费立减一半。
听说运城学院的同学已经计划周五下课溜去三门峡吃火锅,周一早上再溜回去上早八,跨省当同城用。
另一条更带劲——三门峡到十堰的高铁,卢氏南站写进了规划图。
卢氏人盼了一百年铁路,这回用“旧路升级”的办法实现:把老的三淅线掰直、提速。
省下新征地,也避开了连片秦岭生态红线。
设计师傅跑现场的时候,在玉皇山隧道口捡了块钟乳石当镇纸,回来模型一摆,隧道路线硬生生拐了两公里,避开一处蝙蝠洞。
工程群里传开:这叫“高铁给小动物让路”。
卢氏的4A景区一下子串进来,官方测算客流能翻三倍。
老冯已经在后山种了两亩草莓,就等高铁开通搞采摘团。
两条新路一横一纵,把三门峡钉成了真正的“十字”节点。
去西安一碗泡馍没吃完就到;去武汉看樱花,三小时搞定。
高铁货运箱直达灵宝冷链园,苹果从树下到上海盒马,全程48小时,比之前压缩一半。
有物流公司老板拍胸脯:今年双十一,卢氏苹果要在直播间当主角。
可是好事也有杂音。
运城那边担心人才被郑州虹吸,论坛里吵得厉害;卢氏的年轻房东却开始把老屋刷漆准备做民宿,盘算一年能多挣几万。
两边心态不一样,倒也正常。
省里想了个折中:山西牵头出钱,河南出地,两边按比例分享GDP增量——听着绕,其实就是谁家锅里多铲一勺,谁家地里多添一茬,省得天天打嘴仗。
环评也悄悄升级。
黄河桥那一段做了全封闭声屏障,夜跑的大雁不会晃灯;隧道里用数字孪生模拟列车震动,提前给老乡家里老旧房梁加支撑。
建设局的人说,这叫“把麻烦事提前写纸上,省得后来擦不完的屁股”。
老冯最近换了新电动车,后座绑了个“高铁开到家门口”的小旗。
他笑:等铁路通了,电动车就退休了。
问他最想干啥?
他答得朴实:把闺女接回来,让她在卢氏也能找到像样的工作。
高铁来了,故事才写开头。
来源:财经大会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