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凌晨一点,朋友圈被苹果刷屏,我却盯着钱包叹气:7999块买一台薄得像纸的iPhone Air,值吗?
凌晨一点,朋友圈被苹果刷屏,我却盯着钱包叹气:7999块买一台薄得像纸的iPhone Air,值吗?
发布会刚结束,苹果把刀直接砍在SIM卡槽上。
以后换号得靠扫码,出国旅游想插当地卡?
先问运营商支不支持eSIM。
这一步,苹果把“自由”两个字从手机里抠走了。
iPhone 17系列升级4800万像素,夜景更亮,自拍横竖都能拍。
可去年买的iPhone 15 Pro还在服役,拍出来的照片发朋友圈也没人嫌糊。799美元起步,5999国行,苹果把“换机焦虑”包装成“摄影革命”,其实只是把去年的卖点再炒一遍。
iPhone Air最狠。5.6毫米厚,A19 Pro芯片,性能炸裂。
但代价是:没有实体卡槽,电池容量肯定缩水,一天两充跑不了。
苹果说轻薄是未来,可未来得随身带充电宝。999美元,国行7999,买的不止是手机,是“随时找插座”的生活方式。
AirPods Pro 3加了实时翻译,听起来像科幻。
真到菜市场,大妈一句“便宜点”它能翻成英文吗?249美元,1899国行,翻译功能八成是旅游拍照用一次,然后吃灰。
Apple Watch Series 11终于有5G,高血压检测也来了。
可血压计几十块就能买,手表却要2999。苹果把健康焦虑做成生意,数据再准,也治不了熬夜吃烧烤的你。
最狠的是N1芯片,苹果自研蓝牙WiFi,信号稳不稳得看第一批用户反馈。
iPhone Air首发搭载,等于拿消费者当小白鼠。
苹果说自主研发,其实是把“试错成本”转嫁给用户。
看完发布会,我算了笔账:换全套新设备,至少两万起步。
苹果把“升级”做成仪式,把“旧机”贬成垃圾。
可手机还是手机,手表还是手表,变的是钱包厚度。
苹果赢了市场,输了人情。
它教会我们:科技越进步,钱包越透明。
来源:云端踏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