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9日,第十四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在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开幕,本届酒博会以“汇全球佳酿 促开放合作”为主题。作为中国唯一通过UFI认证的国际酒类专业展会,酒博会早已不是简单的商品交易平台,而是世界酒业对话交流的重要窗口。
酒博会的国际影响力
文明互鉴的平台
自创办以来,酒博会实现了从区域性展会到国际盛会的转型,成为推动酒业文明互鉴的重要平台。这里不仅汇聚全球佳酿,更见证了中国酒业对外交流的步伐。 当前,全球酒类市场正经历深度调整,需求收缩、消费分化、国际竞争激烈等问题交织对中国酒业来说,如何在逆境中寻找机遇,是行业必须思考的议题。 在开幕式上,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指出,当前中国酒业正面临需求收缩、消费迭代与国际化竞争的多重挑战,但这同样是沉淀品牌、推动价值深耕的机遇。贵州酒业凭借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正在以“道”为魂、“术”为径,为世界酒业贡献中国方案。
茅台的参展动作
从“产品出海”到“文化出海”
值得一提的是,焕新升级的贵州茅台酒(精品)正式亮相在博会。此次焕新升级,贵州茅台酒(精品)在完整保留经典酱色陶瓷瓶体、篆刻印章等核心元素及包装风格的基础上,实现了从工艺技术、消费体验与品饮配套等方面的提升,进一步凸显其产品定位与文化价值。
文化战略
酒是语言,更是生活方式
茅台的文化实践强调“酒不是单纯的消费品,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生肖、散花、笙乐以及“一瓶一日期”的五星商标70周年纪念酒等产品,更好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的产品需求。聚焦“情绪价值”不断提升服务体验,积极拓展“朋饮”“友饮”“亲饮”等多元场景,优化升级茅台文化体验馆,完善i茅台服务体系,深度融入全省酒旅融合,助力“酒+”促消费活动,走进多彩贵州秀丽河山,全方位适配美好生活的场景需求。 这种文化战略的背后,是茅台对于“情感共鸣”和“价值共创”的重视。从“黔酒中国行”到“黔酒全球行”,茅台积极搭建沟通桥梁,让更多人感受到酒文化背后的温度。
责任与担当
价值认同与国际担当
在追求发展的同时,茅台也始终牢记企业责任。在公益领域,茅台可统计的公益投入已超100亿元,“中国茅台・国之栋梁”等公益品牌持续焕新;在助力农业振兴方面,茅台推广红缨子高粱品种,种植范围辐射全国10余个省(区、市),带动农业总产值突破750亿元,累计促进850万人次农户增收。 茅台始终把尊重消费者放在重要位置,坚守“质量是生命之魂”,严格遵循“三不准、四服从、十二个坚定不移”质量准则,用卓越品质凝聚“品质认同”和“价值认同”,回应消费者的信任。如今的茅台,早已不只是一家酒类生产企业,更成为“文明互鉴”的桥梁,不断把中国酒文化推向世界舞台。
来源:小郑美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