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人张和鑫:“打破”玻璃柜 让历史与当代“零距离”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0 11:02 1

摘要:张和鑫,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年轻的90后副馆长。他从小就喜欢历史,来西安上大学后,看到博物馆招募志愿者的信息,马上报名参加并通过考核,成为了一名志愿讲解员。从2010年到现在,从事义务讲解已有十余年。在2019年,张和鑫被授予了“西安博物院荣誉馆员”称号,那时,

张和鑫,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年轻的90后副馆长。他从小就喜欢历史,来西安上大学后,看到博物馆招募志愿者的信息,马上报名参加并通过考核,成为了一名志愿讲解员。从2010年到现在,从事义务讲解已有十余年。在2019年,张和鑫被授予了“西安博物院荣誉馆员”称号,那时,一名博物馆志愿者成了荣誉馆员,在陕西文博领域属于绝对的的新鲜事。

从一名博物馆志愿者一路走来,张和鑫最常挂在嘴边的就是:“要努力让博物馆变得更接地气、更有温度。”

和同事一起研发让小学生也能上手体验“修文物”的壁画套盒,邀请普通观众走进修复实验室,让更多人能亲手体验文物修复的乐趣;召集社会志愿者一起整理藏品,拒绝把文物锁在玻璃柜里,创造条件让观众与文物零距离接触;用满墙的便利贴代替冰冷的意见栏;让普通人把声音留在博物馆……这些,都是张和鑫和他所在团队的创意。

张和鑫说:“老祖宗的东西,不能只给文博人看,必须要让新时代的普通人也看得懂、还要愿意看!”

展现“美”,就成了张和鑫和同事们的策展秘诀。可不是让文物简单亮相那么简单,张和鑫把每一件文物都会当成一位美学教授,展览的文案要写大家看得懂的“大白话”。比如,古代壁画中的图案、线条、色彩......通过对美的展示和诠释,增强人们对艺术的兴趣,展出的过程便是开一堂惊艳的大师课。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这些年来,为了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文物的魅力,拍摄短视频、开设公众号、撰写有趣的文物知识科普短文、走进校园举办公益讲座、此外还借助互联网做起了直播。让更多人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这是张和鑫的职业追求。

西安文化底蕴深厚,博物馆数量众多。张和鑫认为真正的保护不是把文物供在神坛上,而是让背后的文化变成年轻人的潮玩,让大家都成为参与者、甚至创造者。张和鑫告诉记者:“在西安,博物馆从来不是冰冷的“文物冰库”,更像是一扇扇通向过去的门,一座座连接未来的桥。”

近年来,张和鑫跟随“文博追光者”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前往西安市各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通过专题讲座与沉浸式模拟文物修复体验,将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带给基层居民群众,通过“指尖触摸历史”的方式实现了知识下沉,拉近文博距离。

据了解,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将联合多家博物馆在陕南农村地区设立乡村博物馆工作站,通过互联网技术让博物馆走进乡村,把博物馆的展览和西安博物馆之城的建设成果分享给更多人。

在许许多多张和鑫这样的“文博创新者”们的努力下,如今的博物馆更能让历史的呼吸和现代都市的脉搏同频。不仅让每个来到博物馆参观的人,也让更多对“文化遗产”感兴趣的人,都能和历史真正“对话”,在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中持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闫佳琪

来源:华商政能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