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威胁:必须向中国施压!英国领导人到访并带来豪华访问团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0 10:47 1

摘要:特朗普高调宣称必须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此刻英国领导人却率豪华商团访华,寻求深化合作。一边是高压威胁,一边是务实交往,西方阵营“撕裂”背后有何玄机?英国此次来访,究竟会作何选择?

(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源,具体资料赘述文章结尾)

特朗普高调宣称必须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此刻英国领导人却率豪华商团访华,寻求深化合作。一边是高压威胁,一边是务实交往,西方阵营“撕裂”背后有何玄机?英国此次来访,究竟会作何选择?

当地时间9月4日,特朗普在与欧洲领导人通话时抛出惊人言论:“欧洲必须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并对中国施压,否则将面临严重后果。” 这一要求瞬间引发轩然大波。

要知道,欧洲目前仍有30%的石油依赖俄罗斯,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每年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就超过500万吨。更讽刺的是,美国自己仍在以每天60万桶的规模购买俄罗斯石油,美孚石油甚至与俄签署了长期供应协议。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的回应直击要害:“中国不是俄乌冲突的当事方,美方无权要求第三方选边站队。” 这番表态得到法国前总理拉法兰的支持。

他在《世界报》撰文称:“美国要求欧洲‘自残式’制裁俄罗斯,实则是为了倾销自己的高价液化天然气。” 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则委婉表示:“欧洲的能源安全需要多元化,不能简单复制美国模式。”

就在特朗普施压欧洲的同一天,英国新任商业和贸易大臣彼得·凯尔率领的150人代表团抵达北京。这支由劳斯莱斯、阿斯利康等50家企业高管组成的队伍,携带了价值23亿英镑的合作意向书。

最引人注目的是,英国首次以主宾国身份亮相厦门投洽会,400平方米的国家馆内展示了其在海上风电、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最新技术。

这种转变堪称戏剧性。2023年,英国还跟随美国对华为实施5G禁令,如今却主动提出在曼彻斯特建立中英联合实验室,工党政府的“务实转向”背后是经济压力。

英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对华出口下降12%,汽车、奢侈品等行业损失惨重。凯尔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坦言:“我们不能一边吃着中国市场的饭,一边砸自己的锅。”

中英经贸关系的“破冰传统”由来已久。1953年,英国48家企业突破西方封锁与中国签署首份贸易协定,用英国机床换取中国矿产,这种务实精神在21世纪依然延续。

2015年,中英签署欣克利角核电站协议,中国投资占比达33%;2023年,英国对华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217%,捷豹路虎的纯电车型在中国市场占有率突破8%。

此次凯尔访华更带来“升级版”合作:双方将重启中断7年的中英经贸联委会(JETCO),重点讨论三项议题:一是允许中国参与英国北海风电项目建设;二是推动人民币在伦敦离岸市场的使用;三是建立生物医药联合研发基金。

英国驻华贸易使节倪乐思透露:“这是投洽会历史上英国参与规模最大的一次,我们希望复制‘沪伦通’模式,在绿色金融领域取得突破。”

特朗普此时施压中国,与其国内政治困境密切相关。最新民调显示,他的支持率已跌破45%,经济政策引发的通胀问题成为最大痛点。

为转移矛盾,他试图通过“对华强硬”凝聚保守派支持,甚至不惜牺牲盟友关系。前白宫顾问班农在播客中直言:“特朗普需要一场‘新冷战’叙事来拯救中期选举。”

但这种策略正在反噬美国自身。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私下向幕僚表示:“美国要求欧洲‘自残’,却拒绝开放页岩油出口,这是典型的霸权行径。”

更具象征意义的是,英国在访华前特意绕道华盛顿,凯尔与美国科技政策办公室主任克拉齐奥斯会谈时明确表示:“英国不会在中美之间选边站。” 这种“脚踏两条船”的策略,折射出西方阵营内部日益加深的裂痕。

中国的“淡定出牌”与战略定力

面对外部压力,中国展现出罕见的战略定力。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新能源投资增长47%,其中英国企业参与的江苏海上风电项目装机容量达1.2GW。

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正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2025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突破60%,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企业的技术输出覆盖全球80多个国家。

在厦门投洽会现场,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教授麦克·霍普金斯的一席话耐人寻味:“中国市场就像一片大海,你可以选择在岸边观望,也可以选择下海游泳。

英国选择了后者,而美国还在纠结要不要脱鞋。” 这种对比,或许正是当前国际格局演变的生动写照。

特朗普的施压言论与英国的访华行动,恰似一面镜子,映照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国际治理理念。美国试图通过“阵营对抗”维持霸权,却导致盟友离心。

中国秉持“合作共赢”,反而吸引越来越多伙伴,正如英国《经济学人》的评论:“当美国在玩‘零和游戏’时,中国正在构建‘增量市场’。历史终将证明,开放包容的发展模式才是人间正道。”

观察者网——特朗普又威胁欧洲:不许买俄罗斯石油,必须对中国施压 2025-09-05

环球时报——彼得·凯尔将来华,中英7年来首次! 2025-09-09

环球网——投洽会派出最大代表团,致力于重振贸易与投资,英媒披露新商贸大臣来华行程 2025-09-09

中国青年报——特朗普威胁欧洲领导人对华施加压力,中方回应 2025-09-05

来源:珠玑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