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针映初心,仁心护滨城 ——记“渤海英才・十佳滨州医师” 单希忠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0 11:14 1

摘要:滨州日报/滨州网讯在滨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这样一位医生,他身着白褂,手持银针,用二十七载的坚守,在基层医疗的沃土上深深扎根。他就是单希忠,2025年“渤海英才・十佳滨州医师”,一位把青春与热爱都奉献给滨州基层医疗事业的中医守护者。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在滨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这样一位医生,他身着白褂,手持银针,用二十七载的坚守,在基层医疗的沃土上深深扎根。他就是单希忠,2025年“渤海英才・十佳滨州医师”,一位把青春与热爱都奉献给滨州基层医疗事业的中医守护者。

单希忠日常坐诊

医术精湛,守护百姓健康

从踏上基层医疗岗位的那天起,单希忠就与中医结下了不解之缘。27年的临床深耕,让他在针灸、推拿、中药治疗等领域练就了一身过硬本领。2022年,“山东省基层名中医”的称号加身,既是对他过往的肯定,更是对他未来的期许。如今,师从滨州市中医院孔庆雪老师的他,依旧在中医的海洋里不断求索。

在诊室里,他的身影总是忙碌而坚定。每年2000多名患者从各地赶来,带着病痛与期盼,又带着康复的喜悦离去。这背后,是他对每一个病例的细致研判,是对每一项疗法的精准运用。针灸、拔罐、推拿、刮痧、放血、贴敷……六类十项中医适宜技术在他手中如同利器,直击病痛根源。

颈肩腰腿痛是农村的常见病,他独创的“四联疗法”——中医针刺、中药外敷、理疗、新注射相结合,成了破解这一难题的钥匙。曾有位老农被腰痛折磨得直不起身,试过多种方法都不见效,单希忠为他量身定制治疗方案,短短几周就让老人重新挺直了腰杆。除了筋骨病症,发热、失眠、胃痛、妇科疾病等内科杂症,他也总能用精妙的中药方剂调理得妥妥帖帖。

问诊时,他从不只盯着“病”,更看重“人”。“三分治,七分养”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边诊疗边宣教,从饮食起居到情志调节,把健康的种子播进患者心里。忙碌之余,一本本厚厚的医案记录着他的思考与总结,那是他留给自己、也留给后辈的宝贵财富。

单希忠在市东中心分享中医技术

薪火相传,播撒中医芬芳

“独行者快,众行者远”,单希忠深知这个道理。2023到2024年间,他带着自己的经验与感悟,巡回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讲课,把中医的智慧掰开揉碎了分享给同道。讲台下专注的眼神,是他继续前行的动力。

单希忠在东寨子村义诊

校园里、企业中、社区广场上、乡村集市旁,总能看到他义诊的身影。每年二十余次的奔波,他从不觉得累,因为他知道,多一次义诊,就可能多一个人了解中医、受益于中医。作为家庭医生,他定期到村卫生室巡诊,贫困人群的健康状况是他心头的牵挂,一句句叮嘱,一声声问候,温暖着那些需要关怀的心灵。

按照基层名中医的要求,他悉心指导带教2名学生,手把手教技术,心贴心传医德。“学医先学德,行医先做人”,这是他对学生说得最多的话。他希望,这些年轻的力量能接过中医的接力棒,让这份传承在基层生生不息。

单希忠在用“四联疗法”治疗颈肩痛患者

初心不改,续写医者华章

“活到老,学到老”是单希忠的座右铭。中医的博大精深,让他始终保持着谦逊与热情。学术会议上,他认真聆听;经典医籍前,他潜心钻研;与同道交流时,他畅所欲言。他渴望在基层的土壤里发掘中医的新可能,让古老的智慧在新时代焕发活力。

多年的付出,换来了沉甸甸的荣誉:2022年度滨州市表现突出医务工作者、滨城区好医生……如今,“渤海英才”的称号又为他的从医之路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他说:“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面对未来,单希忠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会带着‘大医精诚’的信念,把医德和医术都磨得更精。让中医的简便廉验惠及更多人,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中医的温暖。我想让中医融入生活,成为大家习以为常的健康选择,为咱老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扎根基层二十七载,单希忠用仁心仁术诠释着“医者”二字的重量。他就像滨州大地上的一棵老槐树,深深扎根,默默奉献,用自己的枝叶为乡亲们遮风挡雨,也让中医的根脉在这片土地上愈发茁壮。未来,他还将继续带着这份初心,在守护滨州百姓健康的路上坚定前行。

来源:滨州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