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动人心时刻即将到来,上海发布航警公告,福建舰入列不远了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0 11:21 1

摘要:最近一段时间,有关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何时正式服役的话题,在国内外军事圈引发了广泛热议。随着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的胜利举行,不少人开始猜测,这艘凝聚着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电磁弹射航母,是否会在近期正式加入海军序列?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何时正式服役的话题,在国内外军事圈引发了广泛热议。随着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的胜利举行,不少人开始猜测,这艘凝聚着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电磁弹射航母,是否会在近期正式加入海军序列?

据中国海事局网站9月8日的消息,上海海事局发布航警公告,长江口9月10日一大型船舶深水航道出口航行交通管制。这极有可能就是大家期盼已久的福建舰的入列仪式。

而之前央视播出的纪录片《山河铭记》中的一段画面,更是让外界的这种猜测不断升温。视频开头呈现的是上海江南造船厂的全景,福建舰静静地停泊在港池之中,随后镜头切换到其在海上航行的场景。而解说词内容更是意味深长:“2025年8月,中国第一艘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弹射式航母正准备正式服役。88年前,日本帝国海军旗舰‘出云’号也曾在同一海域巡航。当时,出云号装甲巡洋舰的炮口直指上海市区。购买这艘军舰的钱来自《马关条约》规定的战争赔款,它成了日本侵略中国的象征。”不过按照官媒的作风,福建舰入列的日期应该不远了!

福建舰作为当前亚洲最大的现役航母,满载排水量约8万吨。尽管在吨位上略逊于美国福特级航母,但在核心技术领域却展现出了独特优势,尤其是其配备的电磁弹射系统。相较于传统滑跃起飞方式,电磁弹射优势显著。它能让舰载机以“满载燃料+满载弹药”的最佳作战状态升空,使舰载机作战半径提升50%以上。同时,弹射间隔大幅缩短至45秒,单日最大出动架次可达300架,是辽宁舰的3倍之多,极大地提升了航母的实战打击效率。

2022年6月福建舰下水时,因其直接采用电磁弹射技术而引发全球震动。要知道,当时全球仅有美国福特级航母掌握该技术,中国直接跳过蒸汽弹射阶段,实现电磁弹射的技术突破,这在世界航母发展史上堪称“跨越式进步”,成功打破了西方在高端航母技术领域的长期垄断。

从下水到即将服役,福建舰的海试过程充分体现了中国海军对其性能验证的高度重视。自2024年5月首次海试以来,它已累计出海8次,出海测试时间远超辽宁舰和山东舰。今年5月的第8次海试尤为关键,在短短6天时间里,福建舰完成了舰载机高频次弹射、电磁弹射系统连续高强度作业等复杂科目测试,创下“单次海试周期最短、测试内容最密集”的纪录。海试结束回港后,福建舰并未进入船坞检修,而是直接停靠港池边搭建脚手架,这一细节被外界解读为“清洗舰岛、准备涂刷舷号”的明确信号,而舷号涂刷通常是军舰正式服役前的最后一道关键流程。

7月31日,央视《攻坚》先导片首次曝光了歼-15DT舰载机在福建舰上完成电磁弹射的画面。尽管视频未直接呈现弹射瞬间,但战机起飞时甲板上的清晰倒影,足以证明电磁弹射系统已具备实战应用能力。甚至有观点认为,福建舰可能已完成歼-35隐身舰载机的弹射测试,只是官方尚未公布。

综合多方面因素来看当然,目前关于福建舰服役时间的讨论仍停留在外界猜测阶段,最终结果还需以官方通告为准。但无论福建舰最终选择哪一天服役,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三航母时代”即将到来。福建舰的加入,将使中国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提供更为坚实的保障。

福建舰入列后,将对中国海军的作战模式产生深远影响。其搭载的各型舰载机,如歼-35隐身舰载机、空警-600预警机、电子战机等,能够形成完整的“空中作战链条”,解决此前辽宁舰、山东舰缺乏体系支撑的短板,真正实现“全体系作战”。福建舰还具备“全甲板进攻”能力,在电磁弹射的加持下,可在40分钟内放出50架次战机,对敌方关键节点实施集中火力打击。

福建舰在维护成本和装备寿命方面也具有优势。电磁弹射输出平稳,可使舰载机寿命延长约30%,减少大修和更换频率,同时维护更省人手,全寿命周期费用可降低约20%。

对于中国海军而言,福建舰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一艘航母的加入,更代表着中国海军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重大跨越。从辽宁舰的改装入列到山东舰的自主建造,再到福建舰的技术突破,中国海军的航母发展之路一步一个脚印,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当福建舰正式加入中国海军序列,中国海军将以更强大的姿态捍卫国家海疆,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为世界和平与稳定贡献中国力量。我们期待着官方的正式宣布,见证中国海军这一历史性的时刻,这一天应该不远了。

来源:深蓝航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