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泡沫破裂至暗时刻已到?专家疾呼:必须救救断供家庭!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0 11:27 1

摘要:不知道你感觉到了没有,现在的楼市,真的有点“冷”。还记得2021年那时房子有多抢手吗?全国一年能卖掉超过17亿平方米的新房。但到了去年,这个数字直接“腰斩”,只剩下9.7亿平方米。也就是说,买房的人,少了一半还多。

声明:内容仅代表个人看法,欢迎理性讨论!

房子这件事,真是让人又爱又恨,谁都逃不开。

不知道你感觉到了没有,现在的楼市,真的有点“冷”。还记得2021年那时房子有多抢手吗?全国一年能卖掉超过17亿平方米的新房。但到了去年,这个数字直接“腰斩”,只剩下9.7亿平方米。也就是说,买房的人,少了一半还多。

更扎心的是什么?一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已经高达40~45倍。什么意思?就是说一个普通家庭要不吃不喝40多年,才能全款买上一套房。而在国际常见水平里,这个数字一般是15~20倍。我们的房价,真的“超载”了。

正因如此,高房价如沉重枷锁,令众多年轻人在生活抉择前踌躇。他们不得不推迟购房、婚期,部分人甚至因经济压力望而却步,打消生育的念头。高房价,不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它正在变成一代人的生存压力。

八年前,凭借《刚性泡沫》前瞻性预警楼市风险的经济学家朱宁,于近日再度发声,其见解或又将为房地产市场相关讨论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他说,房地产的真正风险,可能最终会以社会与政治问题的方式爆发。他甚至预判,楼市离真正见底还早,房价可能还会继续跌20%到30%,调整周期可能长达三到5年。

一、谁制造了“房价永远涨”的全民幻觉?

曾经,我们一度相信:“买房肯定不会亏”、“政府总会托底”。

在《刚性泡沫》里,朱宁就分析过,那种被称为“刚性兑付”的隐形担保,是怎样一步步推高债务、吹大泡沫的。
2009年,我们整个国家的总债务大概是GDP的1.6倍;
而到了2015年,仅仅六年时间,这个数字飙升到了2.6倍——
相当于多背了整整一年全国GDP的总量债务。

那时候,信托产品动不动年化收益15%以上,很多人抢着买,不是因为看不懂风险,而是觉得“哪怕出事,也有机构兜着”。这种预期,也从金融领域蔓延到了房地产。众人达成一种集体性的共识,笃信房价绝无大幅下跌之可能。此般观念,似已深植于大众意识之中,成为一种不言而喻的“真理”。

但金融学常识告诉我们:没有资产品类是永远上涨的,房产,本质是风险资产。

二、预言成真!楼市“刚性泡沫”开始破裂

2016年,《刚性泡沫》付梓之际,一线城市的房价仿若脱缰之马,正朝着历史峰值一路狂飙突进,似要冲破天际,书写新的楼市篇章。到2021年,中国甚至一度成为全球房价“最贵”的经济体。京沪房价收入比超过40倍,租售比更是夸张到要收租70年才能回本——而国际常见水平是15到20年。

但泡沫,终归是泡沫。
从“房住不炒”到“三条红线”,调控政策不断加码。再加上疫情、国际形势等黑天鹅事件频发,楼市热度极速降温。
2024年,全国新房销量退回七年前水平。

朱宁提醒,我们现在可能还处在泡沫见顶之后的缓慢出清阶段。房价还远没到“便宜”的时候,未来几年或许还要继续跌。

更需警觉的是,楼市问题已然开启对生活的反噬。其负面影响渐显,如同无形暗流,正悄然冲击着人们日常的生活秩序与质量,不容小觑。不少家庭因房价下跌变成“负资产”,甚至因断供而上征信名单;年轻人因买不起房推迟人生重大决定……这些问题,正在从经济层面蔓延到社会情绪中。

三、如何实现“软着陆”?关键是保护普通人

纵观历史经验,房地产泡沫的调整历程常常颇为漫长。其涉及诸多复杂因素,牵一发而动全身,调整并非一蹴而就,需经历相当长的周期才可能回归平稳。日本房地产泡沫1990年破裂,直到2007年才见底,用了17年;美国次贷危机,也用了8年时间才完成出清。

朱宁认为,中国消化这轮泡沫,同样需要时间,完整周期可能长达20~30年。

他提出三点共识:
❶ 最好别让泡沫吹得太大;
❷ 不主动刺破泡沫,除非做好准备承担后果;
❸ 破裂之后一定要救,而且动作要快。

“而现在,我们正处在第三阶段。”朱宁强烈呼吁,“必须对购房者、特别是断供者,给予保护和支持。”

目前我们的抵押贷款制度仍然非常严格。一旦出现断供情况,房子极有可能被收回,银行还会追讨差价。更为严重的是,个人征信会受影响,致使日常生活、出行乃至工作都受到诸多限制。

此外,朱宁特别指出,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复苏,必然无法脱离“信心重建”这一关键要素。它犹如基石,支撑着经济逐步回暖。宏观数据回暖,不代表普通人就敢花钱、敢投资。只有织密社会保障网,让大家有安全感,才可能真正拉动内需。

我们不得不反思:中国人拼命买房,到底买的是什么?
除了居住属性,更重要的是房子背后的教育、医疗、户口等公共资源。
但当一线城市房价高不可攀,我们是否也该思考资源的分配方式?
就像巴菲特常年居住的奥马哈,城市不大、生活成本不高,但公共服务一点也不差。

也许真正要解决的,不只是房价问题,更是城市资源分配的结构性问题。

泡沫终会逐渐消退,但它留给我们的,是对财富、增长与生活方式的重新思考。
你是怎么看待当前楼市的?你觉得社会应该如何帮助断供家庭?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公开学术报告、行业研究机构;观点整理自《厚雪长波》播客对朱宁教授的专访。(本文系原创首发,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来源:追个剧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