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7日,一场饱含深情与艺术张力的音乐会在山东剧院上演,中央音乐学院青年教师、青年二胡演奏家高白,带着对家乡的眷恋、对民族音乐的热忱,回到济南举办二胡独奏音乐会。山东歌舞剧院民族乐团艺术总监、指挥家刘沙执棒该团担当协奏。
文 | 孟绮
9月7日,一场饱含深情与艺术张力的音乐会在山东剧院上演,中央音乐学院青年教师、青年二胡演奏家高白,带着对家乡的眷恋、对民族音乐的热忱,回到济南举办二胡独奏音乐会。山东歌舞剧院民族乐团艺术总监、指挥家刘沙执棒该团担当协奏。
本场音乐会的曲目,可看作高白为听众绘制的“山河长卷”。上半场,《一枝花》由任同祥编曲、张式业改编,以二胡独特的声线,勾勒山东大地的豪迈与柔情,扬琴演奏家刘音璇的协奏恰似齐鲁山水的灵动呼应;《江河水》作为东北民间乐曲,经黄海怀移植,由高白以二胡诉说江河的跌宕,传递岁月沉淀的厚重;《光明行》中,王梓同的二胡与赵璐的钢琴交织,叶小钢的作曲赋予旋律冲破阴霾的力量,仿佛祖国山河在困境中奔赴光明的壮阔征程。上半场最后,高白带来作曲家王丹红创作的《阿曼尼莎》,以精湛技艺勾勒西域风情。慢板处,细腻滑音与颤音诉尽王妃柔情;快板时,快速跳弓迸发活力。高白让二胡与西域韵律交融,既还原十二木卡姆的醇厚,又注入个人对传奇的理解,为听众铺展一幅灵动的西域音乐画卷。
下半场首先亮相的作品《明湖春景》由高白创作,是献给家乡济南的专属情书。该作品为山东歌舞剧院民族乐团首部大型原创民族管弦乐的其中一章。高白变身作曲家,用音符描绘大明湖春日波光、垂柳拂岸,让听众沉浸式感受家乡的浪漫质朴。《红梅随想曲》中,吴厚元的作曲借红梅傲雪,喻祖国山河的坚韧风骨,高白的演奏将红梅的气节融入弦音,传递对家国精神的礼赞。本场音乐会大轴登场的作品《蒙山沂水情》尤为特别,于红梅、李尚谦编创的旋律里,高白与同门师弟以及多位学生携手,以二胡重奏与民族乐团交融,再现沂蒙山水的壮丽,诠释家乡与祖国山河的情感联结。
高白师从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二胡演奏家于红梅。她至今清楚地记得小时候跟着于老师回家乡演出的场景。恩师那份对音乐的热爱、对家乡的眷恋,深深影响着她。如今,高白博士毕业留校任教,从台下仰望到台上绽放,她循着恩师的足迹,带着她的学生,回到家乡举办二胡独奏音乐会。这份对民乐情怀的薪火相传,让弦音在传承中愈发清亮。
刘沙自两年前出任山东歌舞剧院民乐团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后,便与院领导酝酿推动山东籍音乐人才回乡举办专场音乐会。他介绍,“谁不说俺家乡好”音乐季,已规划多场音乐会,高白是其中最年轻的参与者。“我们计划明年推出更多山东籍音乐家的专场音乐会,以音乐季为契机,以音符为纽带,努力为家乡的孩子种下音乐的种子,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原始动力。”
这场音乐会,是高白艺术历程的一次回望,更是民族音乐讲述山河故事、传递家国情怀的生动实践。
- THE END -
直达音乐周报小程序电子刊
Q:想订阅《音乐周报》?
Q:想投稿?
Q:想合作?
来源:音乐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