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段童年小梗,串起两位NBA新星的成长线。阿门-汤普森和奥萨尔-汤普森在播客里回忆,床板上密密写着“69”,不是数学题,是冲着勒布朗的“6尺9”。他们想长成那样的体型,想把篮球这件事做大做满。结果呢?身高没到那一寸,球场存在感却一步步抬高了。
阿门谈儿时的心愿,想长到和詹姆斯一样的身高,那么达成了吗?
一段童年小梗,串起两位NBA新星的成长线。阿门-汤普森和奥萨尔-汤普森在播客里回忆,床板上密密写着“69”,不是数学题,是冲着勒布朗的“6尺9”。他们想长成那样的体型,想把篮球这件事做大做满。结果呢?身高没到那一寸,球场存在感却一步步抬高了。
进入联盟那年,两人分别被火箭和活塞在第四顺位、第五顺位签走。体测摆在那:身高201cm,臂展213cm,是标准的长臂后场坯子。体重区间略有差异,阿门约90-95kg,奥萨尔在93-99kg之间。和詹姆斯的2米06还有距离,但他们的移动速度、防守覆盖和对抗底子,已经能在两支年轻球队里顶住强度。
回看上季表现,阿门在火箭跑出了梯度。打了69场,42次首发,场均32.3分钟,拿到14.1分、8.2篮板、3.8助攻、1.4抢断、1.3盖帽,投篮命中率55.7%。这串数据像一把瑞士军刀,哪里缺口就往哪里补。短板也直白,三分27.5%,防守端和持球推进都在线,外线准度在追赶。把三分稳定到35%?对方防守选择会被迫改写,空间一开,突破和顺下的杀伤点会更吓人。
火箭对他的培养路线也清晰,往后卫方向打磨运控与节奏控制。为了让他接管更多球权,教练组在二次转换、手递手后的小角度分球上加作业,持球后变向步点更果断。把终结效率留下,把出手结构理顺,是这条路的关键。若能在高位触发点提高决策速度,他的挡拆价值会更快兑现。
另一边,奥萨尔在活塞也涨球迅速。上季59场,48次首发,场均22.5分钟拿10.1分、5.1篮板、2.3助攻、1.7抢断、0.7盖帽,投篮命中率53.5%。三分卡在22.4%,但他的比赛方式不靠投篮活命。防守段的横移、协防到位和一拍抢断,给了活塞对位压力和反击起点。要说定位,靠近高机动3D,只是“D”已然硬邦,“3”还在烤箱里。
两兄弟的模板并不完全重叠。阿门更像发起点型大后卫,追求球权和纵深推进;奥萨尔更偏连线型锋卫,在防守与无球切入上见活。把时间线拉长,阿门握有更高的战术话语权,对应的就是火箭可能在续约节点给到更高筹码。奥萨尔所在的活塞,核心轴心还是坎宁安,队内资源会围绕持球一号位建设。定位不同,成长赛道也就不同。
身高话题绕回那块床板,“6尺9”没到,201cm停住,球风却没有止步。两人把臂展优势用到极致,补位时间更快,换防尺度更敢。防守端的“快手+长手”组合,是这批新生代后场的通行证。对持球点的延误和对传球路线的干扰,直接转化成快攻分。把身体天赋变成交付结果,这才是选秀排名背后更真实的价值。
对阿门而言,三分之外还有两件事必须做稳:一是持球后的节奏变速,二是弱侧的空位识别。只靠直线爆发不够,联防面前要敢用停顿和伪装视线。练到这一步,他的助攻会自然增长,失误率会往合理区间回落。对奥萨尔来说,无球线路要更贪心一点,底角的出手必须果断,二次弹跳和抛投触感也得提升。把简练进攻做到高效,就能长期留在首发结构里。
球迷提过一个设想:哪天兄弟俩能合体在一支队?想象画面很美,现实得看筹码和时机。火箭阵容年轻且上升,倾向稳住核心梯队;活塞要围绕坎宁安配置功能件。要让两条线交汇,交易成本不低,球队管理层也得算得更细。把这件事放到长期变量里看,概率并不高,但并非零。
播客里的那段笑谈有趣,背后是少年心气的直线逻辑:看到勒布朗,抬头就是天花板。把“69”写在床上,是每天醒来就对着梦想发誓的一种方法。床板被处理了,还留了一小块当纪念,这种执念不花哨,却很有效。把愿望具象化,再把训练细化,这样的路径在职业体育里屡试不爽。
把镜头拉回数据,阿门的攻防影响力已经得到媒体与球迷认可,防守讨论里频繁出现他的名字。保护篮板、追帽、夹击回撤,这些非数据直观的细节,构成了胜负的灰度区域。他的场上覆盖与到位时机,给了火箭防守转进攻的更短路径。若三分稳定到35%上下,他的使用率和末节信任度会显著上扬。
奥萨尔的价值在于稳定输出和对团队结构的服从。他的球权占用不高,却能在防守端拉高下限。对小阵容来说,这种“能补洞”的类型极其重要。到关键回合,他能在强侧顶住第一下,能在弱侧伸手切断分球,能在换防后不被一个回合点名。这类贡献不抢镜头,却能把比赛拴住。
问题回到标题:想长到和詹姆斯一样的身高,实现了吗?身高没有,能力版图在扩张。有人靠厘米数站稳位置,他们靠功能性赢尊重。走到现在这一步,训练细节决定天花板,持球判断与外线命中率将继续定义上限。
等到新赛季开打,两个指标最值得盯:阿门的三分出手选择与节奏掌控,奥萨尔的底角命中与无球切入转化。把这四项做到合格以上,赛季中段的风评会自然改变。届时你会发现,少那几厘米,比赛并没有少层次。
把愿望写在床板上,后来把它写进比赛里。两兄弟的故事,暂时没有完结符,也不需要。把每一场球打实,名单上会记住他们的名字。等到那一天,再提“6尺9”,已经不重要了。
来源:豫哥说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