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继9月1日云锋金融与蚂蚁数科达成战略合作、投资Pharos公链,以及9月2日宣布斥资4400万美元购入1万枚ETH作为储备资产后,马云旗下云锋金融集团的Web3布局再次传来重磅消息:9月5日,云锋金融表示,未来将持续增加在数字资产方面的投入比重,除以太坊外,还
继9月1日云锋金融与蚂蚁数科达成战略合作、投资Pharos公链,以及9月2日宣布斥资4400万美元购入1万枚ETH作为储备资产后,马云旗下云锋金融集团的Web3布局再次传来重磅消息:9月5日,云锋金融表示,未来将持续增加在数字资产方面的投入比重,除以太坊外,还计划探索将包括比特币(BTC)、Solana(SOL)等多元化的主流数字资产纳入公司战略储备资产。这一系列密集且大胆的动作,不仅揭示了传统金融巨头对数字资产态度的根本性转变,更预示着一场由马云系资本引领的“数字资产财库”(Digital Asset Treasuries, DAT)新浪潮即将席卷全球。
随着加密资产逐步纳入全球另类投资版图,内陆传统金融机构对 “合规参与加密市场” 已经加快加密资产布局,投资持有比特币和ETH以太坊。就如最近,马云持股40%的上海云峰系案例作为典型样本,我来给大家拆解一下:
一、看看上海云峰的企业股权构架(解决合规问题)
1、境内主体:上海云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核心运营实体)
根据工商登记及基金业协会备案信息,上海云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实际工商名称为 “上海云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股权架构呈现高度集中的 “双股东” 结构,具体明细如下:
黄鑫:持有 60% 股权,对应出资额 600 万元人民币(减资后),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马云:持有 40% 股权,对应出资额 400 万元人民币(减资后),为第二大股东。
该股权结构自 2024 年 10 月减资后保持稳定,减资前二者出资额分别为 1.74 亿元和 1.16 亿元,持股比例始终维持 60%:40% 的核心架构。
2、境外主体:香港云峰金融集团(上市公司,代码 00376)
虞锋通过三级控股结构实现对云峰金融的绝对控制:
第一层:虞锋持有云锋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70.15% 股权;
第二层:云锋金融控股持有 Key Imagination Limited 91% 股权;
第三层:Key Imagination 持有 Jade Passion Limited 73.21% 股权,而 Jade Passion 为云峰金融的主要控股股东。
经穿透计算,虞锋实际控制云峰金融 47.25% 的表决权,构成单一大股东控制格局。
战略股东持股情况
美国万通国际(MassMutual International LLC):通过全资子公司持有 9.6 亿股,占总股本 24.82%,为第二大股东,该持股源于 2018 年万通保险亚洲收购案中的股权支付安排;
其他机构股东:持股比例均未超过 5%,包括蚂蚁金服、新浪等早期战略投资者,但当前已退出主要股东序列。
上海云峰基金管理的 QDII 私募基金通过投资云峰金融股权成为其 “实质性大股东”,但具体持股比例未单独披露。结合公开信息推测,该部分持股可能通过 Jade Passion 等控股平台间接实现,与虞锋的控制链条形成协同持股结构。
3、跨境股权架构的核心特征与合规意义
上海云峰基金 60%:40% 的股权结构既满足内陆私募基金管理人对 “股权清晰稳定” 的监管要求,又通过自然人直接持股模式简化决策流程,适配跨境投资的灵活性需求。
云峰金融通过开曼群岛控股公司(云锋金融控股)+ 香港实体(Jade Passion)的双层架构,既符合香港联交所对上市公司股权清晰性的要求,又为加密资产投资预留了税务优化与风险隔离空间。
(注:股权数据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引用自云峰金融 2025 年中报及上海云锋投资工商变更记录)
二、投资路径与合规逻辑拆解
该案例通过 “三层嵌套 + 两步传导” 实现内陆资金合规对接比特币、以太坊,具体路径如下:
1. 资金出境环节:依托 QDII 构建合规通道
云峰基金在境内完成合格投资者资金募集后,以 QDII 私募基金为载体,依据《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管理试行办法》及外汇管理局相关规定,将资金投向香港资本市场 —— 核心标的为云峰金融股权。此环节的合规性核心在于:借助 QDII 制度解决 “境内资金出境投资境外上市公司” 的额度与监管合规问题,避免资金违规跨境流动风险。
2. 加密资产持有环节:通过 DAA 模式落地资产配置
云峰金融作为香港注册上市公司,依据香港证监会对 “数字资产相关投资” 的监管框架(如《有关虚拟资产期货合约的警告》及对持牌机构的合规要求),采用 DAA(Digital Asset Allocation,数字资产配置)模式,以公司自有资金直接持有比特币、以太坊等加密资产。此环节的合规性核心在于:利用香港对数字资产相对开放的监管环境,将 “加密资产持有” 主体置于境外合规实体下,规避内陆当前对加密资产直接投资的监管限制。
境内管理人:上海云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 “云峰基金”),具备私募基金管理人资质,是该投资计划的发起与募集端;
跨境桥梁:云峰基金管理的 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私募基金,依托 QDII 额度实现境内资金合规出境,是跨境投资的执行载体;
境外资产持有方:香港上市公司上海云峰金融集团(下称 “云峰金融”),作为云峰基金 QDII 产品的核心投资标的(目前云峰基金为其第一大股东),承担加密资产直接持有的职能。
三、收益链路机制与循环逻辑
该路径形成 “加密资产收益→上市公司价值→境内基金收益” 的完整传导链条:
比特币、以太坊的价格波动(波段收益)直接反映为云峰金融的资产负债表变动,进而影响其港股股价;
云峰基金作为云峰金融的第一大股东,通过股权权益享有上市公司股价上涨带来的资本利得与分红收益;
境内合格投资者通过持有云峰基金 QDII 产品,间接获取加密资产收益传导后的投资回报,实现 “境内端 - 境外端 - 资产端” 的收益闭环。(这里看懂的,自己可观望)
1. 机会价值:合规破局、资产配置优化、监管适应性
2. 风险管控:监管政策不确定性、跨境传导风险、主体信用风险
从目前而言,这是内陆传统金融机构及传统合格投资人,能够合规出境参与币圈及 Web3 盛宴的一条合规性强且逻辑完善的闭环路径。
马云旗下云锋金融的系列动作,无疑为传统金融机构拥抱数字资产树立了新的标杆。从最初的ETH购入,到未来探索将BTC、SOL等多元化主流数字资产纳入战略储备,再到与蚂蚁数科和Pharos公链的深度合作,云锋金融正以一种全面而进取的方式,构建其在Web3世界的宏大版图。
来源:小模型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