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与此同时,机构看好汽车估值修复潜力,逻辑在于:(1)下半年供给端持续优化;(2)中高端市场增长空间大、盈利强;(3)产品+技术多维度领先,自主车企有望挑战豪华市场。
汽车板块迎催化:
9月,车市传统的“金九银十”销售旺季拉开帷幕,预计本月超20款新车将扎堆亮相。
与此同时,机构看好汽车估值修复潜力,逻辑在于:(1)下半年供给端持续优化;(2)中高端市场增长空间大、盈利强;(3)产品+技术多维度领先,自主车企有望挑战豪华市场。
看好2H25E处在强车型周期+低估值的车企及零部件。
01
二季度行业利润微降,下半年供给端持续优化
截至9月4日,申万一级汽车板块2025年半年报已披露完毕。上半年行业总营收19550.78亿元,同比增7.33%;归母净利润822.05亿元,同比增0.62%。分季度看,25Q2营收10456.62亿元,同比增8.62%、环比增10.14%;归母净利润419.32亿元,同比微降7.07%、环比增4.18%,利润下滑主因市场竞争加剧与价格战。
当前行业“反内卷”推进、品牌产品结构优化,利润有望改善。近期新车型热度高涨,长城坦克500上市2小时锁单12257台,问界M8纯电版2小时大定超7000台,小鹏P7上市7分钟大定破10000台。后续蔚来ES8、吉利极氪9X将于9月上市,魏牌旗舰SUV计划25Q3推出,伴随新车密集上市与交付放量,自主高端车型将加速上量,下半年行业供给端持续优化。
02
中高端市场增长空间大、盈利强
2024-2025年自主车企份额提升主要依赖5-15万元A级车市场,而未来高增速车企需聚焦15万元以上中高端市场——该市场增长空间大、盈利强,是决定车企利润弹性的关键。
据2024年销量测算:
●5-15万元市场:年销量1100-1200万辆,年收入1.1-1.2万亿元,净利润500-600亿元;
●15-25万元市场:年销量仅550-600万辆(为前者一半),但年收入同样达1.1-1.2万亿元,净利润550-600亿元,盈利能力与前者持平;
●25万元+豪华市场:年销量约400万辆,按单车净利润2万元(BBA达3万元)测算,远期净利润约800亿元,超前两大细分市场。
15万元以上中高端市场还具备两大关键特征:一是自主份额提升空间大,当前不足50%,合资仍占主导;二是品牌力可规避单一价格竞争,盈利稳定性更强。未来,15万元以上中高端市场将成为自主车企盈利增长的核心空间。
03
产品+技术多维度领先,自主车企有望挑战豪华市场
产品层面,自主车企精准切入豪华市场需求痛点,以差异化形态打破传统格局。理想聚焦家庭用户,通过大六座SUV等创新产品形态,填补市场空白;华为系、小米则依托生态协同,推出覆盖25-50万元价格带的多元车型,如问界M9、小米SU7,上市即获高订单,快速建立用户认知。
技术层面,自主车企在电动化与智能化领域形成代际优势。电动化方面,比亚迪DM-o混动平台、华为800V高压快充等技术,实现续航与补能效率突破;智能化上,华为ADS4.0智驾系统、理想MindVLA大模型等,在感知精度、决策效率上领先传统豪华品牌,且技术下放速度更快,15-25万元车型已能搭载高阶智驾功能。
地缘政治背景下汽车作为内需消费品,刺激政策有望加码。结构端,2026年至2027年,购置新能源车辆减半征收购置税,免税额不超过1.5万元,预计会带动今年下半年新能源渗透率的加速提升。
上汽集团、长城汽车、比亚迪、赛力斯、福耀玻璃、星宇股份、卡倍亿、保隆科技、伯特利、德赛西威等。
民生证券崔琰等《汽车行业系列深度十:自主冲击豪华市场,高端定义增量空间》250902
东莞证券刘梦麟等《板块二季度利润略微下滑,近期新车型密集上市》250905
中泰证券何俊艺《25Q2汽车行业总结:盈利分化,强者恒强》250901
东吴证券黄细里《汽车行业智能化9月投资策略:新一代智驾架构集中落地,继续看好智能化主线!》250830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由博览财经提供,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浙商证券认同或赞成其观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亦不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投资者不应将本信息作为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因素,亦不应以本内容取代自己的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浙商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平台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