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青春》山西省青少年法治广播第20240905期(总252期)《如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0 12:30 3

摘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少年强则国强更不是一句空话。国家也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条文来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这样的情况:未成年人受虐待受欺凌,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甚至,有的父母长辈也成了损害自己合法权益的人。那么,现实中,青少年怎样维护自

主持人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少年强则国强更不是一句空话。国家也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条文来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这样的情况:未成年人受虐待受欺凌,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甚至,有的父母长辈也成了损害自己合法权益的人。那么,现实中,青少年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

普法小姐姐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普法小姐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指出:

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若未成年人身陷权益受侵,以至于其合法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时,他们或者其父母或监护人应借助于法律机制来切实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

具体措施包括:

1.向相关监管机构提出申诉;

2.向公安机关报案;

3.向当地人民检察院提交控诉;

4.向当地人民法院发起诉讼等途径。

主持人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几种自身权益受损害的例子,来详细说明青少年如何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普法小姐姐

首先第一种情况:父母损害孩子的合法权益该怎样维护。

生活中,有很多父母的管束过了度,比如,完全不允许青少年交异性朋友,和哪些同学说话也要干涉,这就从某种程度上侵害了青少年的正当权益。

有些父母甚至有暴力倾向,孩子不听话就会大打出手,感觉我打我自己的孩子不犯法,其实,这都是侵害了孩子们权益的错误观念和行为。

主持人

作为青少年,对待父母这样的行为可以采取哪些办法呢?

普法小姐姐

要多与父母交流,告诉家长你的想法,说出你内心的苦闷,这样,家长才会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而在有的地区,因为经济等原因,还存在家长剥夺孩子上学权利的现象,对于这种情况,青少年们一定要勇敢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受教育的权益。当然,也可以求助于老师、求助于政府部门、求助于法律援助。

主持人

如果青少年遇到校园欺凌应该怎么做呢?

普法小姐姐

首先,要明确校园欺凌的认定标准。根据《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校园欺凌的认定要素包括:主体是学生之间;主观方面是一方蓄意或恶意;客观方面是一方实施了欺压或侮辱行为;行为的后果是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只要符合这四个要素,就可以认定为校园欺凌行为,不论是否存在力量对比不平衡等其他因素。

其次,要及时向学校和家长报告欺凌事件。如果你发现自己或他人遭受了校园欺凌,你应该立即向学校老师或者家长报告,并提供相关证据。学校和家长有义务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并给予受害者必要的心理辅导和法律援助。如果涉及到暴力伤害或者财产损失,还应该及时报警,并保存好医疗证明、物品清单等证据。

主持人

若判定校园欺凌行为确实存在,我们应如何追究对方的法律责任呢?

普法小姐姐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民法总则》等法律规定,实施欺凌的学生可能要承担以下几种法律责任:

1. 行政处罚。如果实施欺凌的学生违反了治安管理规定,如故意伤害、寻衅滋事、敲诈勒索等,公安机关可以对其处以警告、罚款、拘留等行政处罚。

2. 刑事处罚。如果实施欺凌的学生构成了刑事犯罪,如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等,人民检察院可以对其提起公诉,人民法院可以对其判处相应的刑罚。

3. 专门教育。如果实施欺凌的学生有严重不良行为或者屡教不改,且未满16周岁,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以送入专门学校进行专门教育。

4. 民事赔偿。如果实施欺凌的学生给受害者造成了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受害者可以依法向其请求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各项损失。如果实施欺凌的学生未满18周岁,其监护人也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主持人

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法律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它的约束力,更在于它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它教育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正如本文标题所提出的问题“未成年人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启示和教训。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教训,将它们内化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以便更好地遵守法律,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