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让人没想到的是,由于这支骑兵的到来,竟然引发了欧洲史上著名的“民族大迁徙”。
公元375年,一支神秘的骑兵部队突然出现在东欧平原。
他们骑术精湛,来去如风。
以闪电般的速度摧毁了强大的阿兰王国,继而击溃日耳曼哥特人。
让人没想到的是,由于这支骑兵的到来,竟然引发了欧洲史上著名的“民族大迁徙”。
罗马史学家阿米安·马塞林惊呼:
“这些从未见过的野蛮人,像雪山崩裂般突然出现,摧毁一切!”
而他描述的这些人,正是被汉朝击败后西迁的匈奴人。
那么这支被东汉王朝击溃的军队,为何能在欧洲所向披靡?
还有他们究竟做了什么,让整个欧洲恐惧了整整一千年?
要理解匈奴西迁的破坏力,首先要看他们在东方经历了什么:
公元前119年,霍去病“封狼居胥”,匈奴远遁漠北。
公元前36年,陈汤斩郅支单于,宣告“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公元91年,窦宪燕然勒功,北匈奴开始西迁
随后这些被汉军屡次击败的匈奴残部,带着失败的屈辱和丰富的作战经验,踏上了西迁之路。
查阅相关资料,我发现匈奴西迁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达近300年的漫长过程:
第一阶段:这个阶段大约发生在公元91-160年之间。
从漠北出发迁移到乌孙故地(也就是今哈萨克斯坦地区)
第二阶段:该阶段发生在公元160-350年左右。
乌孙出发,迁移到了康居地区(现在的中亚地区)
第三阶段:大约是350-374年之间。
这次他们渡过伏尔加河,进入欧洲,因此开启的撕裂欧洲的旅程。
在迁徙的路上,匈奴人不断吸收其他游牧民族,逐渐形成更强大的军事联盟。
当他们出现在东欧平原时,已经是一支融合多种游牧技术的“超级草原骑兵”。
到达欧洲后,当时是匈奴王阿提拉,在吸取了众多民族的经验后,对国家进行了改革。
同时也开启了匈奴对欧洲的恐怖统治。
在军事上,他革新了弓箭和骑兵的射战术
首次改造出了复合弓,射程达200米远,欧洲的当时弓箭完全跟不上节奏。
还有改进后的骑射战术,能够在马上360度射击,欧洲重骑兵无法抵挡。
最让欧洲人恐惧的是,他们割掉敌人鼻子、屠城示威,制造恐怖。
普罗科匹厄斯在《战记》中是这样描述匈奴士兵的:
“他们像猎人追逐猎物一样驱赶敌人,用精准的箭雨摧毁一切抵抗。”
公元434年,阿提拉成为匈奴王。
他建立了一个东起里海,西至莱茵河的庞大帝国。
最让欧洲恐惧的是阿提拉的残暴:
4公元51年沙隆之战,双方伤亡超30万;
公元452年攻入意大利,摧毁阿奎莱亚城;
同时还索要巨额贡金,要求东罗马帝国每年进贡2100磅黄金。
当时欧洲流传一句话:“阿提拉之剑所至,草木不生。”
匈奴西迁推动日耳曼人南迁,最终导致:
公元378年哥特人击败罗马帝国
公元410年罗马城首次被攻陷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而对欧洲人造成的心理阴竟然影持续千年之久。
面对匈奴人,在建筑上,欧洲开始修建坚固城堡。
军事上用重装骑兵取代罗马军团
最主要是的是对欧洲文明的重构,匈奴的统治直接导致了欧洲进入封建时代。
有趣的是,欧洲人至今搞不清楚这些“匈人”从哪里来。
18世纪法国学者德奎尼首次提出“匈人就是匈奴”的假设,但仍在争议中。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支西迁的部队确实改变了欧洲历史进程。
《剑桥中世纪史》承认:“匈人的出现,标志着欧洲古典时代的结束和中世纪的开始。”
最后,在我看来这些被汉朝击败的“失败者”,西迁后却成为欧洲的“上帝之鞭”。
这其中既有游牧民族的韧性,也有东西方军事技术的代差,更有时势造英雄的历史偶然。
(注:文章图片取材于网络。本文系独家原创内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
参考文献:
1. Ammianus Marcellinus《罗马史》,哈佛大学出版社,1950年
2. 范晔《后汉书·南匈奴传》,中华书局,1965年
3. Procopius《战记》,洛布古典丛书,1914年
4. Jordanes《哥特史》,剑桥大学出版社,1915年
5. Toynbee《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6. 武黎嵩《匈奴史稿》,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
7. 《剑桥中世纪史》第一卷,剑桥大学出版社,1975年
8. 林幹《匈奴通史》,人民出版社,1986年
9. 余太山《塞种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10. Maenchen-Helfen《匈人世界》,加州大学出版社,1973年
来源:历史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