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毕竟这不是哪家俱乐部的友谊赛,正儿八经的国家队,背后扛着几亿人的希望,结果场上的气氛却跟下班摸鱼似的。
开场哨声刚落,我的手机还没反应过来,弹幕就开始狂飙。
记不清是第几分钟,国足U23小伙刚碰几脚球,比分就飘了。
那感觉像早高峰地铁还没挤上去,门就关了。
有人直接在群里发语音:“今晚不用看了,能活着回去就算赢。”
说笑归说笑,谁心里不憋着一口气?
毕竟这不是哪家俱乐部的友谊赛,正儿八经的国家队,背后扛着几亿人的希望,结果场上的气氛却跟下班摸鱼似的。
镜头给到主教练,眉头拧得能夹死一只蚊子。
战术板举了半天,手指头在上面画圆圈,球员场上还是各玩各的。
你说他们没拼?
那倒也不是,偶尔有几个奔着皮球杀过来,下一秒又像喝错水一样迷失方向。
那场面,像极了小时候踢野球,大家各怀心事,球在脚下转一圈,最后莫名其妙回到对手脚下。
赛后采访,教练还在那坚持,“球员们很努力,我们还有机会。”
我愿称之为足球圈最强自我安慰。
球迷们倒没给他留面子,微博评论区直接爆炸。
有的建议请AI做教练,说不定还能多进几个球;有的干脆调侃:国足这块招牌,早该扔到黄浦江里洗洗了。
说到拼劲,这年头谁还真信?
看看全场数据,控球率不到40%,传球成功率低得像模拟考分数。
射门次数一只手能数完,射正更是稀罕物。
对手也不是什么世界劲旅,照样让我们满地找牙。
回头翻翻上次亚洲杯,咱们也是这么跌跌撞撞,能混过一轮淘汰赛都算“奇迹”。
球迷心里其实都明白,什么青训、归化、准军事训练,说得好听,真玩起来,哪一样不是糊弄事?
插播一段小插曲。
群里有个老球迷,十几年前还跟着买球衣、熬夜看直播。
现在只要国足一踢球,他就提前准备好瓜子和啤酒,嘴里挂着一句“今晚又能看段子了”。
你说这不是爱?
可他还真舍不得脱粉,哪怕每次被气到熬夜失眠。
球员心理这块,真不是一句“没斗志”能糊弄过去。
场上摊手、咬牙、低头走路的镜头太多了。
你看隔壁日韩,输了球还敢拍胸脯说下次再来。
咱这边,球员有的还在场边补妆,有的赛后忙着发自拍。
国家队变成了流量场,踢球像是走红毯。
你说要是不心疼,谁还守着屏幕看完九十分钟?
说到足协,头顶的那群人,年年喊改革,年年出总结。
球迷倒背如流的那几句话:“我们会吸取教训,未来继续努力。”
这套台词要搁娱乐圈,早被骂剧本烂尾。
每次输球,基层教练背锅,高层拍拍屁股继续开会。
你说这像不像职场里的甩锅套路?
说白了,谁都知道问题在哪,可没人真敢掀桌子。
再提点数据。
最近五年,国足换了几拨教练?
平均一年一换,连小学生都知道换帅治不了病。
青训体系,说是向欧洲看齐,结果基层教练工资低到离谱,孩子们踢球还不如补课实在。
之前有记者调查,某地青训基地一年预算,不够买三套像样的球衣。
你说要出梅西?
做梦都得打折。
其实,国足的困局不是一场球能说清。
你随便翻翻历史,十几年前还偶尔有惊喜,现在连惊吓都不新鲜。
足协、俱乐部、青训、舆论,谁不是这场大戏的配角?
有时候真想让这些人体验下球迷的绝望,看看凌晨两点刷直播弹幕的那种心情。
别说专业层面,战术分析都懒得写。
昨晚的中场防线像豆腐渣,边路没人,前锋成了孤岛。
对方一冲,咱这就跟没带GPS似的,四处乱撞。
说是准军事训练,结果一身汗只换来个“惨败”。
有媒体还在总结原因,什么心理素质、技战术、临场应变……其实大家都明白,根本不在这儿。
你要问中国足球未来在哪,谁敢打包票?
哪怕有人站出来说要翻天覆地改革,球迷都要想一想:“这回能撑多久?”
网络上也有反转的段子,隔壁伊朗、沙特、越南都在进步,咱们还在原地画圈。
偶尔有人提议请外教,结果外教一来,先学会了开总结会。
其实每个球迷都有点“受虐”属性。
明知道输,还忍不住想看,生怕错过什么段子。
你问我下次还看不看?
看,当然看。
谁让咱们是中国球迷呢,吐槽归吐槽,真到了开球那一刻,谁能忍得住不点开直播?
就像有人说的,中国足球就像家里那口老锅,磕磕碰碰用习惯了,扔了舍不得,留着又发愁。
说了这么多,今晚的你是不是也在屏幕前等着下一场“奇迹”?
弹幕区见,别光喷,也说说你心里那点难言的期待吧。
谁知道呢,也许哪天国足真踢出人样,咱一起不眠夜,直播见证历史?
来源:夜入紫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