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能想到啊,一部央视正剧的庆功宴,居然让个“土得掉渣”的角色演员抢了风头?《生万物》刚播的时候,收视率一路飙升,网友都调侃“连剧里的老母鸡都透着演技”,可那会儿没人注意迟蓬。她演的“大脚娘”,穿着洗得发白的花棉袄,一口地道的乡土话,跟人说话时眼神里全是戏,一会
谁能想到啊,一部央视正剧的庆功宴,居然让个“土得掉渣”的角色演员抢了风头?《生万物》刚播的时候,收视率一路飙升,网友都调侃“连剧里的老母鸡都透着演技”,可那会儿没人注意迟蓬。她演的“大脚娘”,穿着洗得发白的花棉袄,一口地道的乡土话,跟人说话时眼神里全是戏,一会儿操心家里的庄稼,一会儿心疼晚辈,就跟老家邻居阿姨似的。结果越往后播,大家越爱这个角色,弹幕里全是“找大脚娘”的评论。
之前剧组宣传,海报上全是流量明星,找迟蓬的名字得跟玩“找茬游戏”似的,后来见她火了,赶紧把名字往前挪,这变脸速度比翻书还快。庆功宴上更逗,杨幂直接凑过来跟迟蓬合影,俩人手挨着手笑得特开心,网友一看就懂:“幂姐这波操作,简直是娱乐圈情商教科书啊!”
网上关于这事儿的说法可太不一样了。有网友嘴硬:“迟蓬不就是个配角运气好吗?杨幂发合照就是蹭热度,娱乐圈哪有真尊重前辈,不就是看她火了才凑上去!”这话听着就气人,你是没看见迟蓬这四十年咋过来的?她演了多少小角色,哪怕只有几句台词,都琢磨半天,之前丢了奖项,也没见她抱怨一句,就闷头拍戏。杨幂主动合影,是给前辈体面,也是认可她的实力,咋就成蹭热度了?
其实迟蓬拍戏时的细节更让人佩服。有次三伏天拍外景,她裹着厚厚的棉袄演冬天的戏,汗顺着脖子往下流,把棉袄都浸湿了一大片,可导演一喊“开始”,她立马进入状态,眼神里的沧桑和温暖一点不含糊。休息的时候,别人都躲在空调房里,她却坐在树荫下,拿着剧本在上面画标注,嘴里还小声念叨着台词。
庆功宴那天,她刚进宴会厅的时候,手里攥着个布包,看着周围光鲜亮丽的明星,还有点局促,手不自觉地搓着衣角。结果杨幂老远就看见她了,笑着快步走过来,伸手挽住她的胳膊,还凑在她耳边说了句啥,然后把她往中间的位置带了带,那一下,迟蓬眼里的局促立马没了,笑得特别放松。
这事儿哪儿只是娱乐圈的事儿啊,身边不也常有类似的情况?有些行业里,有人靠耍嘴皮子、搞噱头混得风生水起,真正踏实干活、有真本事的人,反而被晾在一边。就像有些公司里,有的人天天琢磨怎么抢功劳、争位置,真到干事的时候啥也不会;可那些默默钻研的老员工,关键时刻总能顶上。
迟蓬的逆袭,就是给这种浮躁风气一记响亮的耳光——不管在哪儿,真本事才是硬通货,靠投机取巧撑不了多久。央视夸她“用角色说话”,其实就是在说,不管哪个行业,都该尊重实力、认可坚持,这样才能走得长远。
我前阵子听朋友说,他们公司有个老工程师,平时不爱说话,就爱钻研技术,之前公司搞个大项目,一群年轻人咋都搞不定,最后还是这老工程师熬夜改方案才成。结果项目庆功会,一开始没给老工程师安排前排位置,后来领导知道是他的功劳,赶紧把他请过去。你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事儿?看完《生万物》,又知道了迟蓬的事,你们觉得,是那些花里胡哨的“站位”“名头”重要,还是实实在在的实力靠谱?评论区好好唠唠,我等着看你们的想法!
来源:娱乐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