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晨的歌声,穿透渝东南的层峦叠嶂。在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板桥乡水车坝教学点,一面五星红旗在晨风中冉冉升起——这或许是全中国最微型的学校升旗仪式:一位老师,五个学生,但涂娅老师挺直的脊梁、孩子们庄重的眼神,让仪式的神圣感丝毫不减。
TEACHERS' DAY教师节快乐
清晨的歌声,穿透渝东南的层峦叠嶂。在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板桥乡水车坝教学点,一面五星红旗在晨风中冉冉升起——这或许是全中国最微型的学校升旗仪式:一位老师,五个学生,但涂娅老师挺直的脊梁、孩子们庄重的眼神,让仪式的神圣感丝毫不减。
二十多年来,这座乡村教学点如沉默的渡船,将一茬又一茬孩子从此岸渡向彼岸,而涂娅,既是掌舵的船长,也是划桨的行者。
这样的场景,是我国特定发展阶段的特殊风景。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人口流动加剧,乡村学校规模减小已成普遍趋势。在此背景下,如涂娅老师般的坚守者,其价值更显珍贵。当她将“23年将300多个孩子送出大山,60多名学生走进大学”的成绩单展现在世人面前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个人的奉献,更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国家为保障教育公平所付出的非凡努力。
人们常将乡村教师比作“麦田里的守望者”,但对于涂娅而言,守望之外更有创造。她既是全科教师,也是生活导师,用“一人一校”的坚守,为大山里的孩子打开看世界的窗口。那些从水车坝走出的孩子,成为了医生、工程师、教师——这充分证明:乡村教师的坚守是值得的,他们用最小的教育支点,撬动了无数农村家庭的命运跃迁。
如今的水车坝教学点,早已不是人们印象中的“破旧土坯房”,而是配备了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智慧课堂”。这样的变化,是教育政策不断优化、因地制宜的生动体现,也是乡村孩子们的心之所向、乡村教师们的情之所系。
需要看到的是,随着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乡村学校的布局调整成为必然。但这个调整绝非简单的“撤并”,而是精准施策。对于确需保留的教学点,国家持续加大投入,改善条件,确保“小而优”“小而美”;对于需要调整的学校,也在确保学生就学便利的前提下审慎推进。无论是过去的坚守还是现在的优化,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在这个过程中,乡村教师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
涂娅老师是幸运的,她的坚守获得了“马云乡村教师奖”的肯定。但在中国的广袤大地上,还有无数个“涂娅”在默默耕耘。他们既是历史阶段的守望者,也是教育发展的见证者。随着教育资源配置不断优化,他们必将获得更专业的支持、更优质的待遇、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教育的伟大,不仅在于打造顶尖的璀璨,更在于不漏掉每一缕微光。从水车坝走出的60余名大学生,是60多颗星;无数个微小学培养的孩子,终将汇聚成照亮时代的星河。
致敬涂娅,致敬所有为中国教育“摘星”的乡村教师!正是他们以微光点亮微光,用坚守传递希望,让我们的教育星空,变得无比壮丽、无比璀璨。
祝广大教育工作者
节日快乐
作者/青锋融语
编辑/唐宇丨值班/任桂容丨总编辑/陈杰
往 | 期 | 推 | 荐
来源:酉阳发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