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死死拖住了日本近七成的陆军兵力,为全球反法西斯斗争付出了巨大牺牲。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死死拖住了日本近七成的陆军兵力,为全球反法西斯斗争付出了巨大牺牲。
而在这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冲在第一线,成为全民抗战的中流砥柱。不仅国人看在眼里,也吸引了众多来自国际的观察者。
他们穿越火线,深入敌后根据地,亲眼见证并记录下了大量真实场景,战地报道、纪实笔记、私人日记和回忆录,如今都成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这些外来视角不仅印证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不可替代的作用,还精准预言了一个后来被验证的事实,抗战胜利之后,共产党将带领整个中国走向新生。
为什么共产党能赢得如此广泛的民心? 因为共产党靠的不是口号,而是实打实的行动。
坚定的抗日决心、朴素扎实的作风、不怕牺牲的勇气,加上一系列振奋人心的战绩,让社会各界,从普通百姓到知识分子,甚至国际友人,都纷纷伸出支持之手。
曾经,一位美军观察员说过,共产党领导的政府和军队,是中国近代史上首个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真心支持的政权。
美国观察员眼中的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是在1920年8月的上海成立的,发起人包括陈独秀、李汉俊等。
从那时起,它就成了全国建党活动的核心联络点。
九一八事变爆发当晚,中共满洲省委火速起草宣言,第二天就公开发表,打响了武装抗日的第一枪。
紧接着,中共中央也发出号召,动员全国人民奋起抵抗。这种坚决态度,跟当时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形成巨大反差,连外国观察员都忍不住点赞。
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穿过重重封锁抵达陕北,眼前的一幕让他难以置信,中共最高领导人毛泽东住在简陋的窑洞里,周恩来睡在土炕上,彭德怀甚至穿着用缴获的降落伞改制的背心。
要知道,当时的美国是全世界最发达的国家,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满目繁华。但当时的中国,因为处于战时,再加上国民党的围堵,共产党处境艰难。
但即便是在重重困境下,毛泽东等人的眼睛里,充满着奕奕神采。斯诺当时就断定,共产党是“兴国之光”。
而他的判断,也不是孤例。八年后,美军观察组正式进驻延安,在来到延安之前,他们难以想象这里到底是个什么地方,他们在斯诺笔下看到的,是一个充满理想的进步之地,但是,国民党宣传中的,又是一个仿佛“虎狼窝”的“叛乱据点”。
很快,实地考察之后,他们就清楚的知道,斯诺说的是对的。
组长包瑞德在报告中说,共产党控制区给了他们最大程度的合作,共产党对他们不设任何限制,允许他们自由访问任何地区。
共产党给予了他们最大的尊重,也让他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延安,一个有着 “兴国之力”的党派,以及强大的民族精神。
观察组成员卡特后来也说,中共最大的魅力是简朴,他们勤奋工作、简单生活,和国民党区域的腐化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延安呆的时间越长,他们就越喜爱共产党,让这些美国军官惊讶的,是延安的人际关系。
中共联络员特意提醒他们,不要像在其他地方那样喊“伙计”,而应礼貌地称呼“招待员”。
这让他们看到了一支纪律严明,但又处处透着尊重的强大组织。
军民一心是根本
我们都知道,美国其实和国民党的关系非常亲近,蒋介石靠着宋美龄的关系,搭上了美国,当时美国给国民党提供了不少的武器装备。
西安事变之后,蒋介石虽然答应和共产党一起抗日,却处处排挤,甚至暗中伤害共产党,不仅如此,还在国际舆论上,把国民党塑造成中国抗日的唯一力量。
但现实却是,中共敌后战场牵制着60%以上的在华日军,国民党和日本交战中,吃的败仗远比打的胜仗要多。
英国学者林迈在华北地区工作的时候记录了很多的战场数据,其中有一组数据,是1944年3月,当时,日军22个师团,占日本总兵力的64%,都被拖在游击区作战。可见,共产党的战斗力有多强。
后来,德国记者汉斯·希伯在新四军根据地失地考察之后,他说,如果没有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敌后坚持,中国的抗战能否持续至今难以想象。
打仗靠的是什么?当然是人民,没有人民,再牛的战术也无用武之地,抗日战争中,牵制不仅是军事上的,更是心理上的持久消耗。如果没有人民强大的信念,这场仗打不赢。
而人民强大的信念,也需要一支带领他们走出阴霾的领路人,这个领路人,就是共产党,共产党用自己先进的理念,优良的作风和敢于牺牲的精神,将人民拧成了一股绳。
美国总统罗斯福派来的海军陆战队军官埃文斯·卡尔逊就公开说,他见过的中共领导人都坚持一个立场,只有日本完全撤出,抗战才会停止。
他甚至直接告诉蒋介石和宋美龄,中国能坚持打下去,很大程度是因为他在北方看到了共产党人为国家拼命的样子。
面对民族危机,中共积极推动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把原先“反蒋”的政策转向“联蒋”,最终促成全民族共同抗战。
美国记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在接触过共产党之后也说,他们的首要任务是团结所有愿意抗日的人。
另一位记者贝尔也记录下了新四军的教育内容,士兵们被教导“所有抗日的中国人都是兄弟。
中共深入群众,组织动员,建立各种民间团体,就连日军都承认,有至少五十万民众在直接或间接支持共产党的军事行动。
日军老兵德津准一在回忆录中感叹,人民是水,共产党是鱼,这样的鱼水关系,才是游击战的根本。
所以美军观察员戴维斯才说,共产党政府和军队,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得到民众广泛支持。
实力如此,未来无限
当时的国民党肯定不服气,论军队规模,当时的共产党不如国民党,论武器装备,共产党也比不过,为什么美国一边支持国民党,却一边看好共产党,甚至断言,救中国,非共产党之力量不可”呢?
因为共产党打破了数千年来的封建礼教和阶级统治,试问有哪个政权,能做到让人民当家做主?
美军观察组曾经分享过一个故事,他们在延安驻扎期间,目睹一场军民协同的救援,当时,一名被日军击落的美军飞行员,在根据地民众的掩护下成功脱险。
这一幕,让包瑞德备受感动,他随后在自己的报告中说,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如此有组织的人民网络。
这一点,让他更加相信,得民心者得天下,因为他曾经在国民党区见到一个壮丁被捆成一串押去当兵,如果有不愿意的,国民党要不拳打脚踢,要不恶语相向。
但是,这样的场景,在共产党所在的地方是看不见的,中共边区实行志愿兵制,共产党不会对老百姓恶语相向,也不会强行征兵,但是参军者就是络绎不绝。
曾到访延安的美国合众社记者爱泼斯坦备受震撼,他和斯坦一样,也断言说,延安就是中国未来的缩影。
还有记者派西福拉斯在《1945年的延安》中也预言,他说,年底前,这里将成为中国军事与政治的中心。
可见,国际的目光是睿智的,而他们的预言,也很快成真了。这更加说明一个事实,谁能动员民众,稳定民心,谁就能决定国家的命运。
这一点,国民党能做到吗?如果能,也不会一败涂地,如果能,台湾不会是今天的局面。
共产党的强大内核,来源于军民一心,这一点,从共产党创建的那一天起到现在,始终没有改变过。
就拿当时的抗日战争来说,罗斯福派出的卡尔逊就在报告中详细记载称中国的县以下建有一套完全覆盖的民众组织体系,这是他们抵抗能力的来源。
在共产党的领带下,无论哪个地区,每个村庄都设有动员委员会,自卫队和各类群众团体。农民,商人,妇女甚至儿童都被纳入组织网络。
这套机制不仅用于战争,也延续到了建设时期,从红旗渠的绝壁开凿,到脱贫攻坚的驻村帮扶,共产党的内核始终是组织化的人民力量。
80年前,共产党带领人民打了胜仗,重拾民族尊严,重整旧山河。80年后,长安街上铁流滚滚,我们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来捍卫国家的安全,民族的尊严和人民的幸福。
美国曾经对于共产党有着清晰地认知,但是多年来,霸权思维让他们迷失。希望通过中国这一场震撼世界的九三阅兵,能够让美国重新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怎样强大到不可战胜的国家。
从延安窑洞到北京人民大会堂,从抗日根据地到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共产党始终遵循同一套逻辑,那就是把人民当做根基,不断务实,和平发展。
当年斯诺看到的“兴国之光”,包瑞德记录的“鱼水关系”,卡尔逊感叹的“绝对抗日立场”,其实都是共产党给世界树立的榜样,一个政权只有真正扎根于人,才能穿越战火,岁月与变局,持续生长。
所以,今天的中国才能如此强大,如此伟大。
来源:裂谷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