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之前当地朋友说哥本哈根还不算太冷但阴雨连绵,于是备了结实的雨具,没想到连续几天(10月中旬)天空响晴,风和日丽,深感幸运。只有离开那天刮着大风,绿黄交织的秋叶旋转着积聚到临街小店的台阶上,深秋的味道才扑面而来。由于气候原因,这座城市公共建筑物的一层大都处在半
哥本哈根的街头餐厅和南瓜
去之前当地朋友说哥本哈根还不算太冷但阴雨连绵,于是备了结实的雨具,没想到连续几天(10月中旬)天空响晴,风和日丽,深感幸运。只有离开那天刮着大风,绿黄交织的秋叶旋转着积聚到临街小店的台阶上,深秋的味道才扑面而来。由于气候原因,这座城市公共建筑物的一层大都处在半地下,进门之前要先下几级台阶,颇有地方特色。随着万圣节的临近,街头巷尾、花盆里窗台上都摆放着黄澄澄的南瓜,赏心悦目。
半地下室样的街头小店
丹麦和哥城因安徒生、美人鱼、马士基集团(全球最大的远洋运输公司)闻名,在气候领域也大名鼎鼎,只是哥城人大约不愿意提及这件事情:2009年12月全球年度气候大会在哥城举办,小小的城市手忙脚乱地承接了史无前例的三万参会人,等待历史性的一刻——按照两年前的授权,这届大会应该有一个关于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成果出炉。东道国(和欧盟)雄心勃勃,凭借自身的环保成就和积极立场,努力推动将气候治理部分机制全球化,无奈时机尚未成熟,各方角力两周后大会“无果而终”,勉强形成了没有法律地位的“哥本哈根协议”,舆论哗然。时任丹麦首相兼大会主席拉斯穆森(Rasmussen)的落寞面孔仿佛还在眼前,会议结束前聚集在入场处的青少年们的失望表情也让与会者五味杂陈。一年之后“哥本哈根协议”才“转正”,而更具里程碑意义的进展要等到2015年的巴黎气候大会和《巴黎协定》了,6年时间才慢慢形成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当年丹麦人确实操之过急了,心情可以理解但在多边进程中欲速则不达。对我们这些老“气候人”来说,当年在哥城都不同程度地焦虑过,重返小城心情多少有些异样。
丹麦当然不会被一次失败的大会遮掩光彩,它依然是气候治理最成功的国家之一。在“德国观察”(German Watch)发布的年度“气候变化表现指数”(CCPI)排行榜上,丹麦一直位居前五位,而前三位永远是空缺的,意味着现阶段没有哪个国家能做得到十全十美。这两年丹麦更排到第四,相当于第一。看看它的发电结构就能知晓部分原因:2022年73.1%的电力消费来自可再生能源,而全球平均水平仅为25.8%。丹麦提出的碳中和目标年是2045年(大部分国家是2050年,我国是2060年前,印度是2070年),2050年实现负排放-10%。当然,人们也会评说丹麦小国寡民(人口不到600万),船小好掉头,批评者会强调2022年选举后丹麦气候政策有所停滞。不过从长期耳濡和短期目染来评判,在哥城和丹麦环保理念确实已经深入人心。
在我们开会的Moltkes大厦,最奇特的地方是不提供自助午餐,而是不嫌麻烦地准备正式桌餐。阅读宣传手册才明白,这是他们减少食物浪费的主要手段——跟我们的理解有点偏差呀。午餐是按人头定制的份饭,一份沙拉和一份主菜(以鱼肉和鸡肉为主),小面包和无酒精饮料限量自取(包装以玻璃瓶和易拉罐为主,无塑料)。饭菜和餐具都十分精致,但分量偏小,很难不做到光盘。上下午各有一次茶歇,可爱小点心能大体保证大家不饿肚子。此外,卫生间摆放着获得生态友好认证的生物源洗手液,一块块小毛巾来自回收棉质材料;按照其国家标准,9种废弃物分类方式中规中矩。
酒店里同样,除厕纸外没有任何一次性物品。洗脸池墙壁上安装着大大的洗手液和浴后乳液补充盒,浴缸那边是香波和护发素,能满足基本需求,但牙刷牙膏以及拖鞋一定需要自备了。我最喜欢的一点——欧洲小城的酒店大都这样——没有多余灯具,不过房灯、台灯和阅读灯,开关位置清爽明了,不会为打不开需要的灯而心急,窗帘绝对不会设置成自动型的,开关由己。
马路上到处都是疾驰而过的自行车。绝大多数是朴实无华半旧不新的28型大车,骑行者披挂整齐,一看就是个人物品,自行车通勤无疑是常态。不少车子前方带有“婴儿包厢”,小宝宝坐在里面怡然自得。少量颜色鲜艳的网约单车停靠在历史雕像、古老教堂旁边,过往和现代的混搭看上去也相得益彰。这些年丹麦荷兰等欧洲国家已经将“自行车王国”的称号拿了过去,果然名不虚传。
谁能想到哥本哈根这座港口城市还拥有不俗的运河系统?这次才真正意识到。这条开挖于17世纪的运河蜿蜒曲折,将水上交通引进城市内部,运河两岸建筑鳞次栉比商贾云集,城市经济更上一层楼,哥城由此成为北欧商贸中心。如今,这条运河的观光功能已经远大于交通用途,但仍有少量通勤驳船在运营,例如那个外观像一顶礼帽的新歌剧院就位于一座外岛上,乘船过去很方便;要去位置有点偏远的“海的女儿”(The Little Mermaid)处打卡, 如果有点赶时间,从新港(Nyhavn)坐船过去最佳。
从生态角度看,水路交通是最低碳最经济的运输方式,虽然有不便之处,但非常值得保留。时至今日新港运河两边高高低低色彩鲜亮的建筑,与木船、桅杆共同构筑了一个美好童话世界,早已是世界文化遗产,哥城不折不扣的地标。白天游人来来去去,深夜时分,深蓝色夜空满月高悬,沿街室外茶座灯火炉火星星点点,仿佛凡·高的油画。
夜晚的运河边小酒馆
说来奇怪,哥本哈根唯一的垃圾焚烧厂与“礼帽”歌剧院的距离不远,天色将明未明的时候,能清晰看到烟囱排出的水汽在晨风的吹动下,90°折弯飘向歌剧院方向。按照哥城的环境要求,这座垃圾焚烧厂应该是超级清洁的。朋友骄傲地说,丹麦所有的垃圾焚烧厂都用来发电或供热,污染物排放完全不用担心,绝大部分都是水;哥城的这一座,由于独特的斜坡式构造已经成了“网红”,冬天滑雪其余季节滑草,备受欢迎。看看,让决策者头疼的“邻避效应”,在这里并不存在。不过,要做到垃圾焚烧厂超低排放,精准的垃圾分类是前提条件。
清晨的歌剧院和垃圾焚烧发电厂
如果有什么要吐槽的话,那就是物价了。北欧国家高税收高福利,早有耳闻,对高物价也有预料,再说预订酒店时已经接收到信号,但身临其境还是感到震惊——也许是疫情和局部战争加剧了通胀。一张普通明信片的国际邮费要50丹麦克朗(DKK),折合人民币53块,这真是我的邮资“历史之最”“国家之最”了,之前最贵的也就是2.5欧元(意大利),20块左右(见2022年11月27日方寸世界里的远方 | 小黑)。而当我翻出2009年从哥城发出的明信片,赫然看到那时只要9DKK!(写到这里,我有点目瞪口呆了) 不由得查了一下全球城市生活成本排名,2023年前十欧洲城市占五席,其中四个在瑞士,第五个就是哥本哈根。
某个晚上走进酒店附近一家看上去挺热闹的餐厅,点一份炸薯条、两个鸡肉串和一杯迷你啤酒,裸价(菜单价格加总)280DKK,实收348.75DKK,又一次被惊到了。细细查看,原来有10%服务费(30.5DKK)以及刷卡费13.25DKK(约4%,因为是外币卡)。那也不对呀,加总不应该是323.75吗?我指着一项25DKK的收费问服务员这是什么。小伙子说是瓶水钱。我回应道:我点了啤酒没点水,这瓶水是你们主动放这里,我理解是免费的。二话没说,小伙子走了,不久之后拿着25DKK返还。我忿忿不平,服务费和刷卡费也多收了哈,先放过这一回。
价值348.75(323.75)DKK的晚餐
吃了这一堑我愈加小心挑选餐厅并仔细查看每份账单。又一餐是意面加苹果酒,裸价218DKK,加刷卡费(不到2%)共222.14DKK,无服务费;再一餐是披萨加红茶,共220DKK,无服务费无刷卡费。我被这有点混乱的收费系统搞晕了——对国际游客不太友好啊,旅游业发展你们不在乎吗?
抽空到超市里走走,对高价格的惊诧略有所退却,大体偏高但在合理范围内,少数商品显然要比北京便宜,比如600克的巴丹木,只要42DKK(约45元人民币),而我家旁边超市318克的国产同类商品,价格也是40元左右。忍不住买了一袋。女士长筒袜等基础衣着看着真心不贵。
到此也许可以粗浅判断:旅游业相关价格涨幅高于日常消费。我想哥城对旅游业可能确实不太上心,当夏季温度适宜的北欧城市越来越成为旅游热点时,他们似乎对如何接住这“泼天的富贵”毫不在意。会议茶歇时有人谈起在刚刚过去的夏天里哥城熙熙攘攘的景象,朋友脸上浮现出不置可否的表情。另一个类似的旅游热点国家,新西兰,大幅提高了旅游税,用市场手段调节游客数量,追求的是“可持续旅游”,首先保证环境质量不因旅游过旺而受损。丹麦的思路应该是类似的。
从生态角度着眼,较高的价格可以抑制非理性消费——如果一定要给与丹麦以及北欧高物价积极理解的话。另外,如果要真正将环境成本内部化,很多商品的价格确实应该比既有价格高一些。在这个被物欲和消费主义控制的世界,不顾一切的低价竞争容易诱导消费者落入消费陷阱,买买买、换换换、扔扔扔,背后是环境和气候成本。消费需要被刺激吗?这是个两难问题,不积极消费似乎就没有GDP的增长、财政收入的上涨,而积极消费背后的代价大家都视而不见,反正“勤俭过日子”的理念已经太古旧了。丹麦这样的国家,似乎从来不会激励消费,买不买换不换是自己的事情,不强求GDP,日子照样过得得体舒适。对于旅游服务业,本来应该打造一个更能吸引游客的环境,但这里价格高到离谱、价格系统有点诡异,他们也不太在乎,言外之意,你们来不来随意,我们不会刻意做调整,更不会提供优惠。这未免让人不爽。能怎么样呢,这些从自然环境到人文环境都有点高冷的北欧国家天生如此。
作者:小黑
文:小黑 编辑:吴东昆 责任编辑:舒 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来源:文汇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