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产改进行时④ | 培育赋能成长沃土,太仓书写产改“幸福样本”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0 14:40 2

摘要:近年来,太仓市始终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作为关键抓手,围绕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和队伍壮大等重点任务,持续发力、综合施策,积极打造一支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一流产业工人队伍,努力回应广大产业工人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近年来,太仓市始终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作为关键抓手,围绕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和队伍壮大等重点任务,持续发力、综合施策,积极打造一支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一流产业工人队伍,努力回应广大产业工人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思想领航

锚定前行方向

培育第一批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深入开展“劳模工匠进学校、思政教师进企业”宣讲活动62场,覆盖职工及学生近2万人次。举办工人先锋号、五一劳动奖章事迹巡展,在中华全国总工会平台开展“坐上劳模专线 跟着榜样看太仓”直播活动,广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2025年,产业工人褚锋获评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王阵锋、张永虎等21人获评苏州市劳动模范称号,其中产业工人占比近70%,一批产业工人脱颖而出。

企业扛旗

扎实推进产改试点培育,100家试点企业自觉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改革实践,产生了“三微三大”“聚胶红风”“青蓝工程”等40个产改试点企业优秀案例,一个个生动的“太仓经验”正在形成。

结合太仓“双元制”教育特色,聚焦“3+3”产业集群需求,面向全市200家重点企业开展“深化‘双元制’本土化、助力产业工人提档升技”专题调研,助力在太企业与在太职业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双元制”实践,实现产业工人素质提档和技术提升。

多维赋能

助力攀高成才

联合崇明、海门、启东等地成立劳动和技能竞赛“四地联盟”,签订产改交流暨人才协同培育、劳模助企合作战略协议,成立海工装备行业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开展理论宣讲、技术交流、竞赛切磋等11次。

“新时代职工赋能提质三年行动”扎实推进,匠心学堂、工匠研修班等教育研修活动定期举行,沪太工匠学院、3家苏州工匠实训基地、18家产改赋能站开展培训635场次,2.87万余人次参与。精准匹配新产业新需求,为太仓市航模协会授牌“低空经济产业技能人才孵化基地”,今年以来培训产业工人185人,取证率达100%。

建功立业

奋楫时代浪潮

围绕新兴项目、重点产业,太仓积极参与、承办多项苏州市“吴地工匠”职业技能竞赛,主办太仓市级“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竞赛项目32场,已核发技能等级证书470份。

以赛促训、以赛评才,让产业工人拥有更加广阔的竞技舞台。新培育苏州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3家,太仓市劳模创新工作室8家,备案劳模工作室131家。发挥工作室引领作用,广泛带动产业工人参与“五小”活动,产出近200个创新成果。组建140人组成的“1+X”市镇两级服务队,开展具有行业特质、专业特色的技术咨询、技能培训等助企服务。

权益维护

托举稳稳幸福

从打造苏州市首家24小时智能化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到开展“乐居娄东 工会帮‘住’”系列活动解决产业工人住房难题;从建立千名信息员队伍排查劳安风险,到打造“普法惠企 法护职工”品牌,服务超2万人次;从为342名职工给付互助保障金668万元,到针对受全球贸易环境影响的困难外贸企业中的困难职工开展专项慰问活动……太仓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书写“有一种幸福,叫生活在太仓;有一种踏实,叫工作在太仓”。

2025年是太仓市总工会非公企业重点服务年,太仓市总工会出台了《关于开展“非公企业重点服务年”专项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专项文件要求,对全市627家非公重点企业实施“5+X”服务(5指“送温暖、送清凉、送才艺、送培训、送疗养”,X指定向特色服务),惠及近5万名产业工人,助力非公企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下一步,太仓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坚持系统推进,不断培育壮大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为太仓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和技能支撑。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