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白银是一种金属单质,元素符号为Ag,纯白银颜色白,有金属光泽,质软,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延展性,延展性仅次于金,能压成薄片,拉成细丝,具有富延展性,是导热、导电性能很好的金属。白银主要分为原料银、二号银、千足银、足银、925银和素银。
白银是一种金属单质,元素符号为Ag,纯白银颜色白,有金属光泽,质软,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延展性,延展性仅次于金,能压成薄片,拉成细丝,具有富延展性,是导热、导电性能很好的金属。白银主要分为原料银、二号银、千足银、足银、925银和素银。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本文节选自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全球及中国白银行业现状,白银或将进入供应紧张时期「图」》,如需获取全文内容,可进入华经情报网搜索查看。
从白银行业产业链来看,白银的上游供给端由矿山银、再生银以及政府供给组成,下游的需求端分布较广,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投资、珠宝首饰、银器、摄像等。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白银的下游需求结构来看,工业、投资及珠宝首饰需求占比较高,而由于传统摄影行业的衰落和数码相机行业的发展,摄影对银的需求占比较小。其中,工业需求占据总需求的一半左右,2022年达到5.6亿盎司,与2021年相比略增5%。
资料来源:世界白银协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华经产业研究院为助力企业、科研、投资机构等单位了解白银行业发展态势及未来趋势,特重磅推出《2025-2031年中国白银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本报告由华经产业研究院研究团队对白银行业进行多年跟踪研究,使用桌面研究与定量调查、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解读白银行业市场发展现状、上下游产业、竞争格局及重点企业等相关因素;科学运用研究模型,多维度对行业投资风险进行评估后精心研究编制。
报告目录:
第1章中国白银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1.1 行业定义
1.1.1 行业定义
1.1.2 报告数据说明
1.2 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1.2.1 国际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1.2.2 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1.2.3 宏观经济与白银行业的相关性
1.3 黄金价格及金银价格比率分析
1.3.1 黄金价格走势分析
(1)国际黄金价格走势分析
(2)国内黄金价格走势分析
1.3.2 黄金市场形势预测
1.3.3 黄金价格及金银价格比率分析
1.3.4 白银价格与黄金价格高度相关——金银价格比率
1.4 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5 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1.5.1 城乡居民收入及消费分析
(1)居民收入水平分析
(2)居民消费水平分析
1.5.2 中国居民消费喜好分析
1.6 中国白银行业发展机遇与威胁分析
第2章世界白银行业发展分析
2.1 世界白银储量分析
2.1.1 世界白银储量规模分析
2.1.2 世界白银储量区域分布
2.1.3 世界银矿类型分布
2.2 世界白银行业供需分析
2.2.1 世界白银行业供给分析
(1)世界白银总体供给分析
(2)世界白银主要产品供给分析
1)矿产银供给分析
1、矿产银供给规模分析
2、矿产银来源结构分析
3、矿产银供给区域分布
2)再生银供给分析
1、再生银供给规模分析
2、再生银供给区域分布
2.2.2 世界白银行业需求分析
(1)世界白银需求总体概况
(2)世界白银细分市场分析
1)世界白银需求结构分析
2)白银在工业应用领域的需求分析
1、白银在工业应用领域的应用
2、白银在工业应用领域的市场需求分析
3、世界白银在工业领域主要需求区域分布
4、世界白银在工业应用领域的市场容量预测
3)白银在首饰制造领域的需求分析
1、白银在首饰制造领域的应用分析
2、白银在首饰制造领域的市场需求分析
3、世界白银在首饰制造领域的区域分布
4、世界白银在首饰制造领域的市场容量预测
4)白银在摄影领域的需求分析
1、白银在摄影领域的应用分析
2、白银在摄影领域的市场需求分析
3、世界白银在摄影领域的区域分布
4、世界白银在摄影领域的市场容量预测
5)白银在银器制造领域的需求分析
1、白银在银器制造领域的应用分析
2、白银在银器制造领域的市场需求分析
3、世界白银在银器制造领域的区域分布
4、世界白银在银器制造领域的市场容量预测
6)白银在银币银章领域的需求分析
1、白银在银币银章领域的市场需求分析
2、世界白银在银币银章领域的区域分布
3、世界白银在银币银章领域的市场容量预测
2.2.3 世界白银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1)世界白银供需现状分析
(2)世界白银供需趋势分析
2.3 世界白银价格走势分析
第3章中国白银行业发展分析
3.1 中国白银行业总体状态与经济特性分析
3.1.1 中国白银行业状态描述总结
3.1.2 中国白银行业经济特性分析
3.2 中国白银储量分析
3.2.1 中国白银矿产储量规模分析
3.2.2 中国银矿产区域分布
3.3 中国白银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3.3.1 企业规模分析
3.3.2 行业供给分析
(1)白银供给规模分析
(2)白银供给结构分析
1)矿产银分析
2)再生银分析
3.3.3 行业需求分析
3.3.4 行业进出口分析
(1)白银行业进出口总体态势分析
(2)白银行业进口产品结构分析
(3)白银行业出口产品结构分析
3.3.5 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3.4 中国白银行业盈利状况分析
3.4.1 行业销售利润率分析
3.4.2 行业资产利润率分析
3.5 中国白银行业市场竞争分析
3.5.1 现有企业的竞争
3.5.2 潜在进入者威胁
3.5.3 供应商议价能力
3.5.4 购买商议价能力
3.5.5 替代品威胁
3.5.6 竞争情况总结
3.6 中国白银行业重点区域发展分析
3.6.1 中国白银行业区域分布
3.6.2 湖南省白银行业发展分析
(1)湖南省白银行业在行业中的地位
(2)湖南省白银产量分析
3.6.3 江西省白银行业发展分析
(1)江西省白银行业在行业中的地位
(2)江西省白银行业产量规模分析
3.6.4 河南省白银行业发展分析
(1)河南省白银行业在行业中的地位
(2)河南省白银行业产量规模分析
3.6.5 云南省白银行业发展分析
(1)云南省白银行业在行业中的地位
(2)云南省白银行业产量规模分析
3.6.6 浙江省白银行业发展分析
(1)浙江省白银行业在行业中的地位
(2)浙江省白银行业产量规模分析
第4章中国白银行业细分市场分析与预测
4.1 中国白银需求结构分析
4.2 白银在电子电气领域的需求分析与预测
4.2.1 白银在电子电器领域的应用分析
4.2.2 白银在电子电器领域的市场需求分析
4.2.3 白银在电子电器领域的市场容量预测
4.3 白银在银基合金及钎焊料领域的需求分析与预测
4.3.1 白银在银基合金及钎焊料领域的应用分析
4.3.2 白银在银基合金及钎焊料领域的市场需求分析
4.3.3 白银在银基合金及钎焊料领域的市场容量预测
4.4 白银在首饰领域的需求分析与预测
4.4.1 白银在首饰领域的市场需求分析
4.4.2 白银在首饰领域的市场容量预测
4.5 白银在摄影领域的需求分析与预测
4.5.1 白银在摄影领域的市场需求分析
4.5.2 白银在摄影领域的市场容量预测
4.6 白银在银器领域的需求分析与预测
4.6.1 白银在银器领域的市场需求分析
4.6.2 白银在银器领域的市场容量预测
4.7 白银在银币银章领域的需求分析与预测
4.7.1 白银在银币银章领域的市场需求分析
4.7.2 白银在银币银章领域的市场容量预测
第5章中国白银行业主要企业经营分析
5.1 中国白银企业总体发展状况分析
5.1.1 白银行业企业规模
5.1.2 白银行业销售收入情况
5.1.3 白银行业利润总额情况
5.2 中国白银行业重点企业个案分析
5.2.1 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概况
(2)企业经营状况
(3)企业盈利能力
(4)企业市场战略
5.2.2 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概况
(2)企业经营状况
(3)企业盈利能力
(4)企业市场战略
5.2.3 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概况
(2)企业经营状况
(3)企业盈利能力
(4)企业市场战略
5.2.4 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概况
(2)企业经营状况
(3)企业盈利能力
(4)企业市场战略
5.2.5 湖南白银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概况
(2)企业经营状况
(3)企业盈利能力
(4)企业市场战略
5.2.6 盛达金属资源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概况
(2)企业经营状况
(3)企业盈利能力
(4)企业市场战略
5.2.7 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概况
(2)企业经营状况
(3)企业盈利能力
(4)企业市场战略
5.2.8 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概况
(2)企业经营状况
(3)企业盈利能力
(4)企业市场战略
5.2.9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概况
(2)企业经营状况
(3)企业盈利能力
(4)企业市场战略
5.2.10 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概况
(2)企业经营状况
(3)企业盈利能力
(4)企业市场战略
第6章中国白银行业前景预测与投资分析
6.1 中国白银行业发展趋势预判与前景预测
6.1.1 关于中国白银行业发展趋势预判
6.1.2 关于中国白银行业前景预测
6.2 中国白银行业投资特性分析
6.2.1 白银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1)资金壁垒
(2)资源壁垒
(3)政策壁垒
6.2.2 白银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1)行业政策风险
(2)行业技术风险分析
(3)行业供求风险分析
(4)行业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分析
6.3 关于白银行业发展建议
6.3.1 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要调整产业内部资源的配置关系
6.3.2 产业结构调整要适应产业转移全球化、产业升级全球化
6.3.3 产业结构调整要注重产业经济融合化
来源:华经情报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