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稚:尚界的核心在于解决规模化和高端化难以兼得的矛盾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0 15:15 1

摘要:在尚界H5于8月28日开启预售,18小时内订单突破5万台之后数日,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与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进行了一次对话,首次向外界透露了尚界并非一帆风顺的诞生过程,并围绕尚界的产品理念、市场前景等议题做了深入交流。

科技平权的本质是成本实力的较量。

文 | 智库君

在尚界H5于8月28日开启预售,18小时内订单突破5万台之后数日,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与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进行了一次对话,首次向外界透露了尚界并非一帆风顺的诞生过程,并围绕尚界的产品理念、市场前景等议题做了深入交流。

在中国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过程中,传统汽车制造巨头与科技巨头进行深度合作,已成为一种趋势。贾健旭与余承东的这次对话,体现了双方的合作诚意、对打造优质产品的极致追求,同时也展现了他们面向市场的战略眼光,以及共同推动“科技平权”,将高端智能驾驶技术带入20万元以下主流市场的决心。

被寄予厚望的尚界,其未来前景如何?上汽与华为的此次合作,真的能推动“科技平权”的进展和普及吗?

本期智库说,对话中国汽车三十人智库专家、亚仕龙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FISITA中国大使刘小稚博士。

刘小稚

核心观点:

目前最大的悬念,莫过于尚界H5的外观设计。对上汽来说,让华为来掌握主导权,或许是实现成功的关键。尚界的核心,在于解决规模化和高端化难以兼得的行业矛盾。尚界如果成功,将意味着上汽自主品牌有机会成为造血者,一旦实现,资本市场也必将对上汽重新估值。科技平权的本质,是成本实力的较量。制造业归根结底拼的是成本——成本控制能力,才是制造的核心竞争力。

上汽亟需一款爆款车型重振市场信心

智库君:在这场关于“尚界”品牌的对话中,贾健旭希望实现“华为顶天立地,上汽尚界铺天盖地”的局面,余承东也将双方的合作比喻为“五根手指握成拳头,打爆市场”。总体来说,您是否看好尚界?为什么?

刘小稚: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年轻人已成为消费的绝对主力。然而,若想在20万元以内找到一款既贴合年轻群体审美、具备鲜明智能标签,又有科技品牌赋能的产品,并不容易。特斯拉和部分造车新势力品牌设计前卫、科技感强,但价格门槛相对较高;比亚迪性价比出色,却在智能属性上略显不足。

而尚界H5,或许正能精准切入这一尚未被充分开发的潜力市场——它既契合年轻人对智能科技的追求,又控制在可接受的价格区间内。对于上汽而言,眼下亟需一款爆款车型重振市场信心。因此无论从市场定位还是企业战略来看,尚界H5的出现都是恰逢其时。

目前最大的悬念,莫过于它的外观设计。在“颜值即正义”的当下车市,造型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款车的命运。这一切,不妨留给时间揭晓答案。

智库君:上汽 + 华为,这对组合从去年年底就开始接触,随后迅速确认了智选车模式,并打造了 SAIC 尚界品牌。尚界的英文名直接用了上汽集团的简称,可见这个全新项目,上汽集团是以冠名的态度来做的。但是,“灵魂论”并没有消失。从目前来看,上汽与华为的合作模式您是否看好?核心挑战是什么?有什么建议?

刘小稚:我在多个场合都曾提及我的“挖井理论”:如果五个人分别独自挖井,最终或许都能抵达同一片水源,但如果大家携手协作、分工配合,共同挖掘同一口井,便能用更少的资源和时间找到水源。

当前汽车行业的市场销量,正是这样一片值得深入挖掘的“水源”。华为的智能系统已在多款车型上得到验证,展现出技术领先性与可靠性。对上汽而言,与其将全部筹码押注于自研路径,不如借助华为已经成熟的智能化技术,这或许能成为上汽更快实现销量突破的机遇。

事实上,华为与车企的合作已有成功先例——上汽强大的供应链体系能力,结合华为在智能技术、品牌与渠道等方面的优势,无疑构成一种极具潜力的组合。

然而,与华为的合作也并非全无挑战。合作伙伴的选择与协作机制往往至关重要。正如“大象与大象共舞”并不容易,华为与赛力斯的合作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华为的全面主导。因此,对上汽来说,让华为来掌握主导权,或许是实现成功的关键。

科技平权的本质是成本实力的较量

智库君:五界之中,尚界首次将价格下探到20万元以下,这是一个大胆的决定,也进入了一个红海市场。尚界的对手是谁?尚界有机会吗?

刘小稚:尚界的定位,核心在于解决规模化和高端化难以兼得的行业矛盾。此前,上汽旗下智己品牌冲击30万元以上的高端市场却销量有限,而荣威聚焦10-20万元主流价位虽有一定规模,但品牌和技术溢价能力偏弱,两者未能形成有效协同。

尚界以20万元以内的定价切入,打出“高阶智驾”标签,依托华为技术赋能实现高端智能体验,同时借助上汽强大的供应链体系控制成本,实现规模化量产——这标志着首次将以往高端车型才具备的技术能力,成功下沉至走量价位。

这样一款同时具备性价比、智能科技与安全可靠特性的车型,如果再配上出众的颜值,几乎很难在同一价位中找到真正意义上的竞争对手。它精准卡位的是一片市场空白。而如果要问谁有能力将这一战略落地,上汽无疑是国内最具实力和资源的种子选手之一。

智库君:余承东“吐槽”贾健旭极力将尚界H5的价格压至20万元以下。他坦言“192线激光雷达+ADS4.0+鸿蒙座舱,光这三件套就够别家卖25万了”,贾健旭回应称希望双方“一起贴钱搞科技平权”。上汽凭借其强大的供应链和成本控制能力,以及华为的技术支持,让高端科技不再是高价位的专属。上汽+华为,这一次真的可以做到“科技平权”吗?

刘小稚:科技平权的本质,是成本实力的较量。制造业归根结底拼的是成本——成本控制能力,才是制造的核心竞争力。

在如今刺刀见红、激烈内卷的汽车市场中,最终能够存活下来的品牌,或许不超过现在的十分之一。在这场残酷的优胜劣汰中,“科技平权”必将成为关键趋势——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将从高端配置逐渐普及为大众标配。

而强强联合,必将加速这一进程。上汽与华为这样的合作,不仅有机会成为“科技平权”的重要推动者,更可能重新定义竞争规则。但无论如何,合作只是路径,技术只是工具。最终能在用户心中扎根的,依然只能是产品本身——一切,仍要回到产品上见分晓。

智库君:去年 8 月,上任不久的贾健旭提出,要以自主品牌业务作为主攻方向,并且将上汽乘用车公司、上汽国际、创新开发研究总院、零束科技、海外出行这五家子公司 " 握指成拳 "。去年年底,荣威和飞凡两大汽车品牌正式合并。智己、飞凡研发部门,以及零束部分跟总院互有重复的部门,一起并入到了创新研发总院。今年年初,这一概念正式落地,被称为 " 大乘用车板块 "。

无疑,“尚界”是上汽自主改革的关键“外援”和“试验田”,其成败具有战略意义。您如何看,尚界对于上汽和华为的战略意义?

刘小稚:在过去三十年中,上汽的利润、核心技术和渠道体系很大程度上由合资业务所定义,自主板块(荣威、名爵、智己)则长期处于“输血”状态。而尚界如果成功,将意味着上汽自主品牌有机会成为造血者,一旦实现,资本市场也必将对上汽重新估值。

从合作模式上看,尚界是上汽以相对轻量化的方式与科技企业开展的一次开放性尝试。其战略定位务实,即便未达预期,也不会对集团整体战略形成重大冲击。上汽可借此验证智能座舱、车云协同等新兴技术在真实用户场景中的落地效果,而无需动用核心品牌资源。即便结果未尽如人意,也不会反噬主品牌形象。

总体而言,尚界是一项成本可控、风险隔离的合作探索——值得搏一把。

往期链接:

智库说 | 安庆衡:给赛力斯下一步发展三个建议

智库说 | 赵福全:全球汽车产业近期形势与走向研判

智库说 | 董扬:内卷的根源与治理小议

智库说 | 吴松泉:上合组织国家,中国汽车出海的“黄金赛道”

智库说 | 赵福全:人类社会站在历史巨变的拐点上

智库说 | 何仑:尽快取消购车限制,释放潜在有效需求

智库说 | 董扬:海外是中国动力电池产业下一个主战场

智库说 | 何仑:新势力品牌的“信任危机”刚刚开始

智库说 | 上海交大许敏:不盲目跟随特斯拉 抓住AI融合机遇探索中国解决方案

智库说 | 吴松泉:是时候全面彻底取消汽车限购了

智库说 | 顾剑民:懂车帝测试只是众多长尾问题中的冰山一角!

智库说 | “战时状态”的广汽,应走“三精“路线!

智库说 | 何仑:买电车到底该信谁?

智库说 | 无处不在营销,为了小米拥趸的情绪价值

智库说 | 吴松泉:16个痛点与建议,整车与供应链可持续发展

智库说 | 应对小米冲击波:“蔚小理”尽早合体不失为一种选择

梅松林论车 | 小米汽车是对标者,不是颠覆性创新者

智库说 | 小米汽车,核心壁垒在于占据用户心智入口

智库说 | 朱西产:理想做开源难度很大、地平线也许更适合

智库说 | 法雷奥顾剑民:支持建立国家级统一开源汽车OS平台

智库说 | 吴松泉:4年降了近1/4,汽车扩内需别忽略轻型商用车

智库说 | 何仑:买电车到底该信谁?

智库说 | 付于武:60天账期,是汽车产业法治化破局第一步

智库说 | 徐大全:汽车消费低迷,建议延续“以旧换新”刺激政策

智库说 | 大国企能否成功整合,关键是谁来操刀

智库说 | 吴松泉:“内卷式”竞争已成为汽车业高质量发展的绊脚石

智库说 | 何仑:解决无底线价格战的关键在“油电同权”

智库说 | 安庆衡:遏制价格战,建议政府借鉴欧盟“价格承诺”

盛世危言“价格战” | 降价+账期双重绞杀,供应商大面积退场?

盛世危言“价格战” | 在狼性与佛心之间取得平衡

智库说 | 董扬: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存在四大短板

智库说|何仑:中国汽车扎堆匈牙利,合规与本土化是关键

智库说 | 董扬:需要制定人机共驾阶段的规则

智库说 | 左延安:极氪私有化,符合“变则通”的经营哲学

智库说 | 张君毅:极氪或将退市,不意味吉利放弃高端化路线

智库说|郑赟:美国关税将对全球汽车竞争格局产生两大重要影响

智库说 | 董扬:需要研究方向盘怎样才能脱手

智库说 | 吴松泉万字长文,讲透地方汽车产业“十五五”战略布局方向

智库说 | 吴松泉:关税风暴下的汽车业迎来变革与挑战

智库说 | 安庆衡:油电博弈塑造了中国独特的产业生态

智库说 | 何仑:电车营销,吹牛必须上税

梅松林论车 | 安全是“底限”需求、高阶智驾是“上限”需求

智库说 | 何仑:车市癫狂的代价大到深不见底

智库说 | 拆解小米SU7碰撞事故最后时刻的六个细节

智库说 | 董扬:中国汽车国际竞争力显现的重要契机

智库说 | 朱西产:打破央企、地方国企、民营、外资之间的界限

梅松林论车 | 阻碍尚界成为销量之王的最大因素可能是性价比

智库说 | 付于武:一汽+零跑,市场机制推动下的新型合作范式

智库说 | 安庆衡:从新能源汽车盈利难看中国汽车的破局之路

智库说 | 朱西产:特斯拉FSD入华躲不开数据合规与离境问题

智库说 | 吴松泉:试论未来汽车产业竞合新格局

智库说 | 刘小稚:高阶智驾能力不足,上汽牵手华为顺势而为

智库说 | 吴松泉:不要恶性竞争,要价值竞争

智库说 | 董扬:锂电池太瓦时是如何炼成的

智库说|破解汽车供应链困境,六位汽车老兵发出呼吁!

智库说|反思比亚迪巴西事件:中国车企出海要补的课很多

智库说 | 左延安谈本田日产合并:能否再出现一位“戈恩”很关键!

智库说|刘小稚:现金流是生命线,海外扩张应循序渐进

梅松林论车|哪吒汽车启示录:根本症结在于战略路线摇摆

智库说 | 吴松泉:应继承40年来汽车产业发展和政策制定好的经验

智库说 | 董扬:优势企业拖欠款也应列入行业自律范围

智库说|张君毅:外资车企入华40年,期待奥迪用“倾听”破冰

智库说 | 吴松泉:汽车业“五期”叠加,别忽略5大阵痛和风险

智库说 | 董扬: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的三点理由

智库说|销量“周榜”里的秘密,蔚来、理想为何分道扬镳?

梅松林论车|美国汽车市场也要引进一条“大鲶鱼”

智库说蔚来|左延安:有芯有魂,情理之中,成本之外

智库说|吴松泉:传统汽车合资企业亟待实现四个转变

智库说 | 董扬:低空经济也是汽车产业的机会

智库说|郑赟:泰国的日系车天下将被撼动?

智库说 | 何仑:避免换道翻车,“油电同权”要倒计时了

智库说 | 吴松泉:“卷”的底线是不能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

智库说|安庆衡+张君毅:反思武汉无人车事件,自动驾驶不进则退

智库说|朱西产:人车同权,无人驾驶汽车应赋予人类驾驶员相同的路权

智库说|刘岱宗:自动驾驶引发“阵痛”无法避免,谨慎大规模推进是关键

智库说|郑赟:欧盟反补贴关税,让中国车企对目标市场更加明确

智库说|吴松泉:着眼于“四个强化”,建议尽快启动氢能高速示范

智库说|张君毅:欧盟反补贴关税只是开始,中国车企应退出盲目竞争

智库说|刘小稚:上汽,被赶超只是时间问题?

智库说|张君毅:上汽换帅,止血以稳固,变革以发展

智库说|安庆衡+左延安:员工收入和供应链不能“卷”

智库说 | 付于武:再不纠正“卷”就会扭曲整个产业的价值观!

智库说 | 再出发,夹缝中的领克需要被看见!

智库说 | 沈进军:驱散内卷阴霾,反不正当竞争法应发挥作用!

智库说 | 吴松泉:妥善处理废旧动力电池意义重大且紧迫

智库说 | 董扬:内卷严重,政府应该管控市场竞争规则

智库说|郑赟:面对“内卷”,中国车企需要全球视野

智库说|何仑:不要让电车长成巨婴!

智库说 | 何仑+钟师:面对内卷,车企底气各不相同

智库说 | 张君毅:上汽固态电池不是噱头,“整零合作”是大势所趋

智库说 | 原诚寅:全固态电池产业化,需要回答三个问题!

梅松林论车 | 比亚迪、吉利热效率之争,利远大于弊!

智库说 | 左延安:过度竞争在侵蚀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

智库说 | 何仑:安全和质量,刺破电车泡沫的关键一针?

智库说 | 吴松泉:我国汽车出口快速增长不可忽视的五大问题

智库说 | 致魏建军,初心、聚焦、放权!

智库说 | 长城,到底怎么了?

智库说 | 何仑:驾驶辅助,别一天到晚瞎忽悠

智库说乐道 | 刘小稚:不要陷入多品牌的泥潭,通用是前车之鉴

智库说 | 朱西产+钟师:上汽奥迪,新阶段与新挑战

智库说乐道 | 张君毅:多品牌是手段,正道是做强品牌!

梅松林论车|零跑“新合资模式”出海,有利有弊、先易后难!

智库说 | 乘用车乱象不应在商用车重演

智库说 | 付于武:车圈“饭圈化”,应引导公众关注“含金量”更高课题

智库说 | 对比:中美汽车在对方的存在感相差几何?

智库说 | 何仑:北京车展,同质化内卷到底有多可怕?

智库说 | 安庆衡:反思北京车展,下个十年谁能走下去?

智库说 | 董扬:液态和固态电池将长期并存

智库说 | 日系车企联手中国大厂背后说明什么?

梅松林论车 | 理想,洗掉狂妄的浮躁气

智库说 | 吴松泉:新能源快速替代燃油车背后的三大风险

智库说 | 董扬:从小米造车到北京汽车工业的思考

智库说 | 梅松林:中德汽车有必要在全球范围内加大战略合作

智库说 | 金伟华:内卷无意义、雷军的使命更厚重!

小米造车启示录 | 梅松林:小米是一个相对均衡的六面战士

小米造车启示录 | 刘小稚:固定打法击穿盈亏平衡点!

智库说 | 吴松泉:便利汽车消费,还有哪些“堵点卡点”?

智库说 | 张君毅:用户和生态也是“双刃剑”

智库说 | 众擎资本管理合伙人余宁:小米汽车最大的优势是雷军

智库说 | 刘小稚:小米汽车最大的劣势在制造端

智库说 | 梅松林:小米汽车不太可能一击就中

智库说 | 何仑:“电动车孤岛”关键是怎么个“孤”法

智库说 | 崔东树:新能源价格战对消费者购车促进分析

智库说 | 吴松泉:中国汽车出海需要直面五大差距

智库说 | 梅松林:卓越的创业者在争议中自我突破

智库说 | 安庆衡:MEGA遭遇网暴不代表理想不行了

智库说 | 钟师:中国市场变成“电动车孤岛”的逻辑是成立的

智库说 | 左延安:避免恶性竞争不断升级,以至在国际竞争中后劲乏力

智库说 | 从华晨宝马成立二十年,看中国汽车合资的过去与未来

智库说 | 沈进军读新政:十四年打通所有堵点,中国二手车市场会迎来大爆发

智库说 | 对话安聪慧:极氪如何突围?

智库说 | 安庆衡:碳达峰目标为结束汽车业粗放式发展设定了时间表

智库说|六大维度看透小米造车

智库说 | “十四五”汽车税收改革至关重要

智库说丨三论自主品牌二次冲高:中国汽车在疫情洗礼下悄然质变

智库说 |自主品牌二次冲高:特斯拉无人可以复制

智库说 | 自主品牌二次冲高:风口虽至,警惕盲目跟风

智库说|罗兰贝格郑赟:现阶段自动驾驶谈盈利是伪命题

智库说|新能源汽车“铁三角”,坐标中国合肥!

智库说救市 | 付于武:给限购松绑,需要城市交通管理升级

智库说救市|安庆衡:放开限购可以分为六个层次

智库说|罗兰贝格郑赟:蔚来“补短板”的难度比特斯拉更小

智库说|王秉刚:给补贴退坡后的中国电动车十个建议

智库说丨安庆衡:对中国电动汽车发展应充满信心

智库说 | 沈进军:汽车存量市场时代,需提高置换率拉动新车销售

附:中国汽车三十人智库专家成员(排名不分先后)

付于武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

王秉刚 国家电动乘用车技术创新联盟技术委员会主任

安庆衡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原北汽集团董事长

左延安 前江淮汽车董事长

赵福全 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

董 扬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国电动车百人会副理事长、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联席理事长、德载厚资本董事长

沈进军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

赵 英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陈玉东 博世集团董事会中国事务顾问、资深汽车专家

林 雷 大钲资本合伙人、董事总经理

梅松林 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

何 仑 网通社汽车研究院院长

钟 师 资深汽车媒体人

张君毅 商汤绝影CFO,前奥纬咨询和罗兰贝格咨询全球合伙人,前蔚来资本管理合伙人

刘小稚 亚仕龙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FISITA中国大使

徐向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国家乘用车自动变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蔡 蔚 教育部汽车电子驱动控制与系统集成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哈尔滨理工大学头雁教授、精进电动创始人

吴松泉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资深首席专家

施雪松 腾讯车联副总裁、南京隼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CEO

顾剑民 法雷奥集团中国区CTO

崔东树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

郑 赟 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全球高级合伙人

杨殿阁 清华大学学科办主任、车辆与运载学院首任院长

徐大全 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

朱西产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

原诚寅 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总经理、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

金伟华 华登国际风险投资合伙人

余 宁 众擎资本管理合伙人

许 敏 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

来源:观山车局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