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高考 695分却被国科大退档,母亲多次奔走无果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0 15:49 1

摘要:高考放榜的日子,总有人欢喜有人愁。分数线像一把尺子,丈量着十八岁孩子的梦想。有的人差几分就能改变命运,有的人分数够了,命运却早已写定。

高考放榜的日子,总有人欢喜有人愁。分数线像一把尺子,丈量着十八岁孩子的梦想。有的人差几分就能改变命运,有的人分数够了,命运却早已写定。

在这个盛夏,一个考了695分的女孩,本以为推开了理想大学的门,却不知道有些门,在她出生前就已经关上了。

这是一个关于选择、牺牲和秘密的故事,也是一个普通家庭在巨大机器面前的无奈和挣扎。

01

七月十五号这天,整个县城都被热浪笼罩着。

下午三点整,高考成绩开放查询。许清音坐在电脑前,手心全是汗。她输入准考证号,又删掉,反复几次才鼓起勇气点击查询。

695分。

她愣了好几秒,揉揉眼睛,确认没看错。全省理科排名189名。

“妈!妈!”她的声音都在发抖。

宋雨薇正在厨房择菜,听到女儿的喊声,手里的豆角掉了一地。她跑过来,看到屏幕上的数字,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

“清音,我的好闺女!”宋雨薇抱住女儿,两个人哭成一团。

许志远从书房出来,看了一眼成绩,脸上露出笑容。他拍拍女儿的肩膀:“不错,没给咱老许家丢脸。”

话虽这么说,他的眼神里却闪过一丝什么东西,很快就消失了。

班主任陈老师的电话很快就打来了:“清音啊,恭喜你!695分,这个成绩清华北大都有希望,国科大更是稳稳的。你想好报哪所学校了吗?”

“陈老师,我想报国科大物理系。”许清音的声音很坚定。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国科大确实很好,特别是物理方向。不过你这个分数,可以冲一冲清北啊。”

“老师,我从初中就想去国科大了。那里的天体物理研究是全国最好的。”

陈老师笑了:“看来你早就想好了。那就按你的想法来,老师支持你。”

晚上,一家人去县里最好的饭店庆祝。奶奶特意从乡下赶来,给孙女包了个大红包。

“我孙女就是有出息!”老太太乐得合不拢嘴,“咱们老许家祖坟冒青烟了。”

饭桌上,亲戚朋友轮番敬酒。宋雨薇作为市重点中学的英语老师,平时就很要面子,这会儿更是满面红光。

“清音这孩子从小就聪明,随她妈。”有人恭维道。

“哪里哪里,主要是孩子自己努力。”宋雨薇嘴上谦虚,心里却美滋滋的。

许志远坐在角落里,一杯接一杯地喝酒,话很少。

“志远,你女儿考这么好,你怎么不太高兴啊?”有人问。

“高兴,当然高兴。”他勉强笑了笑。

02

填志愿那天,许清音早早就确定了——第一志愿: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学院。

“清音,要不要再考虑考虑?”宋雨薇还是有点担心,“万一......”

“妈,没有万一。”许清音打断她,“我的分数超过国科大录取线50多分,肯定没问题的。”

许志远站在门口,想说什么,最后只是叹了口气。

“爸,你是不是有什么话要说?”许清音察觉到父亲的异常。

“没什么。”许志远摇摇头,“你自己决定就好。”

提交志愿后,许清音加入了几个高考群。群里热闹得很,大家都在讨论各自的选择。

林知遇发来消息:“清音,我报了清华计算机系,咱们以后就是隔壁学校了!”

“太好了!”许清音回复,心里充满期待。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等待。许清音开始准备大学的东西,买了新电脑,新衣服,还专门去书店买了几本物理专业书。

“你这是要提前预习啊?”宋雨薇笑她。

“当然了,国科大的课程很难的,我得提前准备。”

七月底,录取结果开始陆续公布。许清音每天都守在电脑前刷新页面。

林知遇第一个报喜:“我被清华录取了!”

群里一片祝贺声。

又过了两天,更多同学收到了录取通知。许清音有点着急了,不停地刷新页面。

八月二号上午十点,页面终于更新了。

“录取院校:中国科学院大学;录取专业:物理学。”

“妈!我被录取了!”许清音激动地跳起来。

宋雨薇放下手里的教案,过来一看,也激动得不行:“太好了!我这就打电话告诉你爸!”

许志远接到电话,只说了句“知道了”,声音听不出喜怒。

“你爸这人就这样,不爱表达。”宋雨薇安慰女儿。

奶奶知道消息后,又从乡下赶来了:“我孙女要上大科学家的学校了!我得去庙里烧香,感谢菩萨保佑。”

许清音开始在新生群里活跃起来。群里有学长学姐介绍学校情况,她了解到宿舍是四人间,有独立卫生间,食堂有五个,图书馆特别大。

“物理系的课很难,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一个学长说。

“不怕,我们都是为了梦想来的。”许清音回复。

她还了解到,国科大实行导师制,本科生就可以进实验室。这让她更加兴奋了。

“妈,我以后说不定能参与真正的科研项目呢!”

宋雨薇摸摸女儿的头:“我女儿肯定行的。”

03

八月五号早上,许清音像往常一样打开电脑,准备看看缴费通知。

页面加载出来,她愣住了。

录取状态:已退档。

她以为自己看错了,刷新了一遍,还是这三个字。又刷新,还是一样。

“妈......”她的声音在颤抖。

宋雨薇正在备课,听到女儿的声音不对,赶紧过来。看到屏幕上的字,她也懵了。

“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系统出错了?”

她立刻拿起电话,拨通了国科大招生办的号码。

“您好,我女儿许清音,准考证号是......她前两天还是录取状态,怎么现在变成退档了?”

电话那头的工作人员查询了一下:“家长您好,经核实,该考生确实已被退档,原因是不符合录取条件。”

“什么叫不符合录取条件?她695分,超过录取线那么多!”

“具体情况需要您到现场了解。”

挂了电话,宋雨薇立刻决定:“走,我们现在就去学校。”

许清音坐在车上,眼泪止不住地流。她不明白,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到了国科大招生办,接待他们的是赵主任,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表情很严肃。

“许清音同学的档案在复核时发现了问题。”他说。

“什么问题?”宋雨薇追问。

“这个...涉及一些规定,不便详细说明。”

“我女儿成绩没问题,体检合格,没有任何违纪记录,凭什么退档?”宋雨薇的声音提高了。

赵主任皱了皱眉:“家长,请您冷静。这是学校的决定,我们也是按规定办事。”

“什么规定?你倒是说清楚啊!”

“抱歉,无可奉告。”

许清音终于忍不住了:“老师,求求您告诉我,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赵主任看了她一眼,眼神里似乎有一丝同情,但还是摇了摇头:“同学,有些事情不是你的错。建议你尽快联系其他学校,看看有没有补录机会。”

母女俩失魂落魄地走出办公室。

回到家,许志远已经下班了。听说这个消息,他的脸色变得很难看,但没说什么,只是进了书房。

“你就不能说句话吗?”宋雨薇冲着书房喊,“你女儿的前途都要毁了!”

书房里没有回应。

04

第二天,宋雨薇开始四处奔走。

她首先想到了弟弟宋明轩。宋明轩在省教育厅工作,虽然职位不高,但认识不少人。

“姐,你先别急,我帮你打听打听。”宋明轩在电话里说。

等了两天,宋明轩回复了:“姐,我问了几个朋友,他们都说不清楚。国科大那边很特殊,有自己的一套规则。”

“什么规则能让一个695分的孩子上不了学?”

“我也不明白。要不这样,你去找个律师咨询一下?”

宋雨薇想想也对,立刻联系了江律师。江律师是专门处理教育纠纷的,在当地很有名气。

江律师仔细看了所有材料:“从法律角度看,许清音完全符合录取条件。学校无故退档,涉嫌违规。我建议发律师函,要求学校说明情况。”

“那就发!”宋雨薇毫不犹豫。

律师函发出去了,三天后收到回复。国科大的回函很官方:退档程序完全合法合规,符合相关规定,决定维持原判。

“这就是敷衍!”江律师也有点生气了,“他们连具体原因都不说。”

“那怎么办?”

“可以起诉,但说实话,胜算不大。这种学校都有自主招生权,法院一般不会干预。”

宋雨薇不甘心,又去找了几家媒体。大部分记者听说是国科大,都婉拒了。只有一家地方电视台愿意报道。

这期间,许清音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吃不喝。

林知遇来看她:“清音,你开开门,我们聊聊好吗?”

“你走吧,我不想见任何人。”里面传来许清音的声音。

“清音,这不是世界末日。你可以复读,明年再考。”

“你不懂......”许清音的声音里全是绝望。

她不是怕复读,而是不明白,为什么命运要这样捉弄她。她明明什么都没做错,为什么要承受这样的结果?

宋雨薇看着女儿这样,心如刀割。她一边安慰女儿,一边继续奔走。

许志远依旧沉默。他每天正常上下班,回家后就躲进书房。有时候,他会在女儿门口站一会儿,但从不敲门。

“你到底在想什么?”一天晚上,宋雨薇终于爆发了,“你女儿都这样了,你就一点都不心疼吗?”

许志远抬起头,眼睛里布满血丝:“心疼又能怎样?有些事情,不是我们能改变的。”

“什么叫不能改变?你连试都不试!”

“我......”许志远欲言又止。

“你什么你?许志远,我跟了你二十年,我怎么看不透你呢?”

这天晚上,许清音听到父母在客厅吵架。母亲的声音很大,父亲几乎没有回应。最后,她听到父亲说了一句话,声音很小,但她听清了。

“雨薇,有些事情你不知道,我......我对不起清音。”

05

八月二十号,距离开学只剩十天。

宋雨薇做了最后的努力。地方电视台的记者来了,要做一期专题报道。

镜头前,许清音红着眼睛:“我不明白,我到底做错了什么?我只是想学物理,想当一名科学家。从小到大,我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这个目标。”

记者问:“你对国科大有什么想说的吗?”

“我想知道真相。哪怕让我死心,也要让我知道为什么。”

节目播出后,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网友们群情激愤,纷纷猜测背后的原因。

“肯定是有人顶替了名额!”

“说不定是系统故障。”

“国科大应该给个说法!”

舆论压力之下,国科大发了一份声明:经核实,许清音同学的退档完全符合相关规定,不存在任何违规操作。学校一直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请大家不要过度解读。

看到这份声明,宋雨薇彻底绝望了。

“妈,算了吧。”许清音反而平静了,“也许这就是命。”

“什么命不命的!”宋雨薇抹着眼泪,“我女儿这么优秀,凭什么要认命?”

就在这时,省内另一所985大学打来电话,说可以通过补录接收许清音。虽然不是国科大,但也是所好学校。

“清音,要不就去这所学校吧?”林知遇劝她,“先上大学,以后还可以考研啊。”

许清音苦笑:“你不懂,有些机会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许志远听说这个消息,第一次主动找女儿谈话:“清音,这所学校也不错,你考虑一下。”

“爸,你是不是知道什么?”许清音盯着父亲的眼睛。

许志远避开了她的目光:“我什么都不知道。”

“那你为什么从一开始就不支持我报国科大?”

“我......”

“爸,如果你知道什么,就告诉我好吗?哪怕是坏消息,我也想知道真相。”

许志远的手在发抖,他深深地看了女儿一眼,转身走了。

06

八月二十五号晚上,许志远突然对妻子说:“明天陪我去一个地方。”

“去哪儿?”

“去了你就知道了。”

第二天一早,许志远开车带着妻子和女儿出门了。车子开了一个多小时,来到市郊的一座陵园。

“来这儿干什么?”宋雨薇疑惑地问。

许志远没有回答,径直往里走。在一块墓碑前,他停下了脚步。

墓碑上刻着:许志勇,1975-2009。

宋雨薇愣住了:“志远,这是谁?”

“我弟弟。”许志远的声音很低。

“你弟弟?”宋雨薇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们结婚二十年,你从来没说过你有个弟弟!”

许志远在墓碑前跪下了,眼泪终于流了出来:“志勇,哥对不起你,也对不起清音。”

许清音看着墓碑上的照片,是一个年轻男人,眉眼间和父亲有几分相似。照片下面写着: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系博士研究生。

她的心猛地一跳:“爸,叔叔是国科大的学生?”

许志远点点头,开始讲述一段尘封的往事。

十五年前,许志勇在国科大物理系读博士,研究方向是量子通信。他特别优秀,导师很器重他,让他参与了一个重要的科研项目。

2009年的一个深夜,实验室发生了事故。许志勇当场身亡,另外两个研究生受重伤。

“学校说是操作失误,但我不信。”许志远的声音在颤抖,“志勇那么细心的人,怎么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介入调查。最后的结论是意外事故,但因为涉及的项目属于保密级别,具体细节不能公开。

“学校给了一笔抚恤金,条件是我们家属要签一份协议。”

许志远从包里拿出一份泛黄的文件,上面有他的签名和手印。

宋雨薇接过来一看,倒吸一口凉气。协议上明确写着:乙方及其直系亲属不得再报考或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大学。

“你签了这个?”宋雨薇的声音在发抖。

“我那时候刚结婚,你还怀着清音。我需要钱安葬志勇,也担心如果不签,会给家里带来麻烦。”许志远痛苦地说,“我以为时间长了,他们会忘记这事。我以为清音用你的姓,不会被发现。”

许清音的腿一软,跌坐在地上:“所以,我被退档是因为这个?”

“档案审核的时候,他们查到了亲属关系。”许志远不敢看女儿的眼睛,“清音,爸对不起你。我不该抱侥幸心理,不该让你白白努力这么多年。”

07

墓园里很安静,只有风吹过树叶的声音。

许清音跪在墓碑前,眼泪不停地流。她终于明白了,为什么父亲一直那么沉默,为什么他从不支持她报考国科大。

“你为什么不早说?”宋雨薇的声音里有愤怒,有心痛,还有无奈。

“我怎么说?告诉清音,她这辈子都不能去国科大?告诉她,她的梦想在出生前就被我亲手毁了?”

“可是你瞒着,结果更残酷!”

“我知道......”许志远捂着脸,“我就是不甘心。清音那么优秀,她对物理那么热爱,我想也许,也许他们不会那么较真。”

许清音站起来,擦干眼泪:“爸,我不怪你。”

“清音......”

“如果我是你,可能也会这么选择。”她看着墓碑上叔叔的照片,“叔叔也是学物理的,对吗?”

“对,他从小就喜欢物理。你小时候摆弄那些物理书,就像他一样。”

“那他一定很优秀。”

“他是我们全家的骄傲。”许志远的眼睛又红了,“如果没有那场事故,他现在应该是个很厉害的科学家了。”

三个人在墓碑前站了很久。太阳渐渐西斜,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回去的路上,谁都没有说话。车里放着收音机,正在播报新闻:某高校今年录取工作圆满完成,共录取新生三千余名......

宋雨薇关掉了收音机。

回到家,许清音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她拿出手机,退出了所有的高考群,删掉了国科大新生群。

她打开电脑,看着那份985大学的补录通知。物理系,也是她喜欢的专业,只是不是她梦想中的那所学校。

晚上,她听到父母在客厅小声说话。

“要不要找人试试?看能不能通融一下?”这是母亲的声音。

“没用的。这种协议,谁都不敢违背。”

“那清音怎么办?”

“让她去那所985吧,也是好学校。”

“可是她的梦想......”

“有些梦想,注定实现不了。”

08

第二天,江律师来了。

他看过协议后,摇了摇头:“这份协议确实有法律效力。虽然可以尝试诉讼,但胜算几乎为零。”

“为什么?这明显不合理!”宋雨薇不甘心。

“法律和合理是两回事。”江律师叹了口气,“而且这涉及保密项目,一旦闹大,对你们家没好处。”

舅舅宋明轩也来了。他通过关系打听到一些消息:“姐,这事确实很复杂。那个项目到现在还在保密期,谁也不敢碰。”

“那就这么算了?”

“姐,有时候退一步也是一种选择。清音还年轻,去别的学校一样能成才。”

许清音听着他们的讨论,突然笑了:“舅舅说得对,我接受补录。”

大家都看着她。

“我想通了。”她说,“科学的道路不止一条。我去不了国科大,但我还可以学物理。也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让我走另一条路。”

林知遇来看她,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清音,我打听过了,那所985的物理系也很强,有几个教授是从中科院过去的。”

“是吗?”许清音眼睛亮了一下。

“而且本科毕业后,你还可以申请国外的研究生啊。MIT、普林斯顿,这些学校的物理系更厉害。”

许清音想了想:“你说得对。条条大路通罗马。”

她打电话给那所985大学,确认接受补录。

对方很高兴:“许清音同学,欢迎你!以你的成绩,我们可以提供全额奖学金。”

“谢谢。”

挂了电话,她看着窗外。天很蓝,云很白,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她打开那本量子力学的书,这是她为国科大准备的。现在,她要为新的学校准备了。

09

九月一号,开学的日子。

林知遇一大早就来了:“清音,我陪你去报到吧。”

“不用了,我爸妈陪我去。”

“那好,到了学校记得联系我。”林知遇拥抱了她一下,“清音,不管在哪里,你都是最棒的。”

许清音笑了笑:“谢谢你,知遇。”

车子开往省城。许志远开车,宋雨薇坐在副驾驶,许清音在后排。

“清音,到了学校好好学习。”母亲回头嘱咐。

“我知道。”

“有什么困难就跟家里说。”

“嗯。”

许志远从后视镜里看了女儿一眼:“清音,爸爸想跟你说......”

“爸,什么都不用说了。”许清音打断他,“我明白的。”

到了学校,校园很大,很漂亮。迎新的学长学姐很热情,帮他们搬行李,介绍学校。

“你就是许清音?”一个学长认出了她,“我在网上看到过你的新闻。”

许清音有点尴尬。

“别误会,我很佩服你。”学长说,“遇到这种事还能坚持下来,不容易。我们物理系主任说了,会特别关照你的。”

办完手续,父母要走了。

“爸妈,我没事的,你们回去吧。”

宋雨薇抱了抱女儿:“照顾好自己。”

许志远拍拍她的肩膀,什么都没说,但许清音从他眼里看到了歉意,还有期望。

看着父母离去的背影,许清音突然觉得他们老了很多。

宿舍是四人间,室友们都很友好。

“你就是考了695分的那个?”一个室友问。

“是我。”

“哇,学霸!以后考试就靠你了!”

大家笑起来,气氛轻松了很多。

晚上,许清音一个人去了图书馆。图书馆很大,藏书很多。她找到物理类的书架,一本本地看着。

虽然这里不是国科大,但书是一样的,知识是一样的。

她选了几本书,找了个安静的角落坐下。翻开第一页,熟悉的公式映入眼帘。

这一刻,她突然觉得,也许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

10

大学生活很快步入正轨。

许清音选了很多课,几乎把所有时间都泡在图书馆和实验室。她的成绩依然优秀,很快就引起了系里教授的注意。

“许清音,你有没有兴趣加入我的课题组?”量子物理的王教授问她。

“王老师,我可以吗?”

“当然可以。你的基础很扎实,正是我需要的学生。”

她选择了凝聚态物理方向,避开了天体物理。不是不爱了,而是那里有太多回忆。

一个学期过去,她发表了第一篇论文。虽然只是校刊,但对本科生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林知遇经常来看她,两所学校离得不远。

“清音,你变了。”林知遇说。

“哪里变了?”

“变得更坚强了。”

许清音笑笑:“也许吧。经历过一次绝望,就没什么可怕的了。”

寒假回家,父母看到她的状态,都松了口气。

“看来这所学校也挺适合你的。”母亲说。

“妈,哪里都一样,关键是自己努力。”

父亲依然话不多,但会默默地给她买物理书,订阅国外的学术期刊。

清明节,许清音独自去了叔叔的墓地。

她带着自己的论文,在墓碑前放下:“叔叔,这是我的第一篇论文。虽然很稚嫩,但这是开始。”

风吹过,墓园的松树沙沙作响。

“叔叔,我现在明白了,你没有完成的路,我会继续走下去。不是在国科大,但同样是物理,同样是科学。”

她站起来,深深鞠了一躬。

回去的路上,她收到导师的邮件:有一个国际会议,问她要不要投稿。

她回复:要。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大二了。

许清音成了系里的风云人物,不是因为她的过去,而是因为她的现在。她参与的项目获得了省级奖项,她的论文被SCI收录。

“许清音,你有没有考虑过出国读研?”王教授问她。

“老师,我想过。”

“以你的水平,申请顶尖学校很有希望。我可以帮你写推荐信。”

“谢谢老师。”

她开始准备GRE和托福。每天除了上课做研究,就是背单词刷题。

室友们都说她是拼命三娘。

“清音,你这么拼干嘛?”

“因为我失去过一次机会,不想再失去第二次。”

大三那年,她收到了MIT的offer。

全系轰动了。MIT的物理系,那是全世界最顶尖的。

“许清音,你太厉害了!”同学们纷纷祝贺。

父母知道这个消息,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闺女,你比爸妈想象的还要坚强。”母亲抱着她哭了。

父亲红着眼圈:“清音,爸爸为你骄傲。”

临行前,她又去了叔叔的墓地。

“叔叔,我要去美国了。去最好的物理系,学最前沿的知识。等我学成回来,一定会做出成绩,不辜负许家的物理基因。”

她把MIT的录取通知书复印件烧给叔叔。

火光中,她仿佛看到叔叔在微笑。

机场,全家人来送行。

“清音,照顾好自己。”母亲又哭了。

“妈,我会的。”

父亲递给她一个信封:“到了那边再打开。”

飞机起飞,她打开信封,里面是一张照片。照片上,年轻的叔叔穿着国科大的校服,笑得很灿烂。照片背面写着:志勇,愿你的梦想在清音身上延续。

许清音的眼泪终于流下来。

窗外是一望无际的云海,阳光洒在上面,金光闪闪。

她知道,前方的路还很长,但她不怕。因为她明白了一个道理:有些门关上了,但总有窗会打开。命运夺走了一个机会,却可能给你另一个更大的舞台。

飞机穿过云层,飞向那个陌生又充满希望的国度。许清音闭上眼睛,心里默默地说:叔叔,爸爸,妈妈,等着我的好消息吧。

来源:清风唏嘘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