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死关头,离歹徒最近的易政勇,几乎是本能地第一个冲了上去。他还没来得及思考,后背就传来一阵剧痛,是歹徒砍下的第一刀。剧痛没有让他退缩,他反手死死抓住对方,手臂上又添了一道深可见骨的伤口。
编辑:X
2014年5月31日,江西宜春,一辆普通的中巴车正在郊外的公路上行驶。车上,高三学生柳艳兵和易政勇正结伴回家过周末,还在讨论着几天后的高考。
谁也想不到,一个名叫邱干华的年轻男子,因为对自己的生活感到绝望,决定向无辜的人挥刀,报复这个社会。
他盯上了这辆载满学生和妇女的班车,当汽车行驶了近一个小时,来到人烟稀少的地段时,他猛地站起,抽出了藏匿的菜刀。
短短时间,6人受伤,车厢里一片惨叫。其中两个高一女孩头部和手臂都中了刀,鲜血四溅。
生死关头,离歹徒最近的易政勇,几乎是本能地第一个冲了上去。他还没来得及思考,后背就传来一阵剧痛,是歹徒砍下的第一刀。剧痛没有让他退缩,他反手死死抓住对方,手臂上又添了一道深可见骨的伤口。
“快来帮忙!”即便气息奄奄,失血过多的易政勇仍在用尽全力呼喊。听到呼救,柳艳兵也毫不犹豫地扑了过去,拼命抓住歹徒持刀的手,两人合力将歹徒按倒在地。柳艳兵奋力夺下了菜刀,可终因体力不支,让歹徒挣脱逃窜。
当救护车赶到时,浑身是血的柳艳兵指着已经休克的易政勇,对医护人员说的第一句话是:“先救他!”直到这时,他才感觉到自己头顶也裂开了一道口子,鲜血早已浸透了牛仔裤。
易政勇被送到医院时,白色的T恤已变成了褐红色,人已陷入缺血性休克。医生检查发现,他的左边肋骨被砍断,手筋也断了。那场手术,持续了整整四个多小时。
而柳艳兵的伤势同样骇人,后脑勺一道长达12厘米的裂口,深及颅骨。右肩的伤口长得手指都能陷进去。医生后怕地说,再深一点,就没命了。
他们用血肉之躯,为一车人挡住了灾难。可当他们从昏迷中醒来,距离那个他们奋斗了十余年的目标——高考,只剩下3天。
两位农村少年,瞬间成了全国家喻户晓的英雄。
《新闻联播》重点报道,《人民日报》头版刊登。教育部和当地政府授予他们“希望之星见义勇为好青年”的称号。医院的病房被挤得水泄不通,媒体记者、社会团体、捐款的企业络绎不绝,走廊里摆满的鲜花从病房门口一直延伸到楼梯口。
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澳门大学、南昌大学……十几所顶尖高校的电话打爆了家长的手机,都表达了破格录取的意向。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承诺本硕连读,并包揽五年全部学费。
澳门大学校长更是亲笔签发意向书,不仅免除学费,还提供生活补贴。甚至,国家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也找上门,提供公派赴美培训直升机的机会,只要考核合格,就能成为一名飞行员。
这些条件,对于任何一个高三学生,尤其是对于两个家境贫寒的农村孩子来说,都像是天降的头彩。柳艳兵是留守儿童,父母在他3岁时就外出打工,几年才回一次家。母亲为了陪读,在县城租了一间30平米的小屋,月租就要400块。他原本的计划是,高考后就去深圳打工,为家里分忧。
易政勇的父母也没什么文化,四处打工,收入微薄。两个孩子都曾因伤势和错过高考而陷入绝望,他们最怕的,就是成为家庭的拖累。
然而,面对这些足以改变一生的“捷径”,两个少年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震惊的决定:全部婉拒。
柳艳兵说,挺身而出不是为了什么回报,只是为了“问心无愧”。易政勇则觉得,自己“不过是去挡了一刀”,他更希望“做一个平凡人,回报社会”。在他们朴素的价值观里,能有一次补考的机会,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他们想要的,是凭自己的真实能力,堂堂正正地走进大学校门。
父母虽然心疼孩子,但也为他们的勇敢和正直感到无比自豪。就这样,在受伤整整32天后,身体还未完全康复的柳艳兵和易政勇,在家人的搀扶下,坚持走进了为他们单独开设的考场。
最终,柳艳兵考入了南昌大学,他选择这所学校,是出于一份“报恩”的心,因为南昌大学是第一个向他伸出援手的。易政勇则被江西财经大学录取。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为那段惊心动魄的青春,画上了一个最正直的句号。
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它能让一时的热度冷却,也能让真正的品格熠熠生辉。
转眼11年过去了,当年轰动全国的两位英雄少年,早已褪去光环,回归了平凡的生活。但他们当年许下的“回报社会”的诺言,却在各自的岗位上,以最朴实的方式践行着。
柳艳兵在大学期间,就常常利用假期去乡村支教。他不仅教孩子们知识,还像个大哥哥一样,每天接送那些留守儿童上下学,细心照看他们的生活。毕业后,他入职中铁集团,工作勤恳认真,常常跟着项目天南地北地奔波。
而易政勇,则做出了一个更让人意想不到的选择。大学毕业后,他主动请缨,回到家乡,投身到驻村扶贫工作中,成了一名基层扶贫干部。
这份工作远比想象中辛苦。他走家串户,跟贫困户拉家常,甚至卷起裤腿和他们一起下地干活,皮肤晒得黝黑。带着全村人一起捡垃圾,改善村容村貌。利用休息时间,给村里家庭条件差的孩子免费补课。还手把手地帮助村里的残疾贫困户,开起小店,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
从热血少年到扶贫干部,易政勇用行动证明,那份深植于骨子里的善良与担当,从未改变。他们没有成为万众瞩目的“名人”,也没有利用当年的声誉去谋求什么。他们只是像两颗普通的螺丝钉,在最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发光发热,将少年时的那腔热血,化作了对社会长久而温暖的回馈。
柳艳兵和易政勇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人生底色。面对歹徒的刀子,那是刻在骨子里的勇敢和无畏。面对名校的破格邀请,他们选择用真本事说话。如今在平凡的岗位上,那份赤子之心依然滚烫。
这些选择的背后,是一个人闪闪发光的精神品格。就像蔡元培先生早就在《中国人的修养》里点明的:“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教他们学会分享,懂得承担家务。教他们在犯错后勇敢地说出“对不起”,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教他们拥有同理心,能理解他人的不易,乐于伸出援手。
甚至,要教他们适度地面对挫折,就像约翰·杜威所说,失败本身就具有非凡的教育意义。
当世界陷入黑暗时,总会有人用勇敢撕开一道光。当英雄身处困境时,也总会有人用温暖去守护这份正义。而当这份善意得到了回馈,他们又会选择点亮自己,去照亮更多的人。
最终决定孩子能走多远的,不是卷子上的分数,而是他为人的高度。
在大家都抢着拼分数的时代,我们做家长的,真该慢下来,守住教育的初心——先把孩子的人品根基打牢。
人品立住了,未来不管遇到什么风浪和诱惑,孩子都能站得直、行得正,踏踏实实地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央视网《江西见义勇为2考生将单独高考 公交上夺刀救人受重伤》
来源:影史奇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