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 | “检”路成长,良“师”相伴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0 16:45 2

摘要:在这个致敬师恩的特殊日子里,忆起在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以下简称“上海铁检院”)第五检察部实习的点点滴滴,不禁感慨:法律职业的严谨与温度,正是在一位位“老师”的言传身教中代代相传。

@教师

有这么一群人

他们以法律为“教材”

以案件为“课件”

传道授业解惑

他们既是正义的守护者

也是知识的传播者

一朝沐杏雨,一生念师恩

带教老师 第五检察部检察官助理 陈涛

第五检察部实习生 于晴

在这个致敬师恩的特殊日子里,忆起在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以下简称“上海铁检院”)第五检察部实习的点点滴滴,不禁感慨:法律职业的严谨与温度,正是在一位位“老师”的言传身教中代代相传。

初入上海铁检院第五检察部时,我对检察工作的理解仍停留在书本层面。然而,在见证老师们的每一次案件讨论、每一份文书打磨、每一次提审参与时,我深切体会到公益诉讼工作的细致与厚重。检察官老师们不仅以专业能力为我解惑,更以对法治的敬畏和对公正的坚守为我树立了榜样。他们耐心指导我完成事务性工作、解答我的疑问,让我明白检察公益诉讼工作既是技术,更是责任。

记得检察官老师办理一起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案件时,我见证他们提审、整理笔录和撰写起诉书,从他们的严谨推敲和打磨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检察工作的严谨与细致。老师在提审中对关键细节的精准追问,以及在起诉书撰写时对证据关联性与法律适用严密性的反复推敲,都让我深刻意识到“法律人的初心就是让每一个案件经得起考验”。这种对专业的极致追求,恰如春风化雨,无声却深刻地塑造着我的职业认知。

实习期虽已过半,但学习仍在继续。我看到了检察工作者在公益诉讼中的担当,在跨区划改革中的创新,在团队协作中的默契。这些经历让我理解:法律不仅是条文,更是与人、与社会、与时代对话的桥梁。

感谢上海铁检院的每一位老师,你们以实践为教材,以责任为粉笔,为我书写了生动的一课。未来无论走向何方,这段时光都将成为我法律生涯中永不褪色的底色。

衷心祝愿所有传道授业者节日快乐!愿法治之光,因每一位“师者”的耕耘而更加明亮。

带教老师 第五检察部检察官助理 丁莎莉

第五检察部实习生 刘雅雯

秋意渐浓,教师节如期而至。不同以往,今年教师节我不在校园,而在上海铁检院实习。不知不觉实习已过大半,还记得实习第一周,根据实习计划我就参与公益诉讼部门撰写的一篇关于认购碳汇司法适用的论文,这是我第一次了解碳汇这个新兴领域,是完全全新的体验。在撰写初期,我阅览了大量的关于碳汇认购的论文和资料,公益诉讼部门的司法实践提供了碳汇认购的典型案例,绿碳、蓝碳、碳普惠等鲜活的例子跃然纸上,让我认识到了碳汇的发展潜力,原来还有认购碳汇这种新型生态修复方式,将生态环境损害转化为碳减排量交易,既弥补了传统修复方式的局限性,又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提供了司法路径。虽然已经完成了论文,但我还是想持续关注碳汇领域,希望能继续探索认购碳汇的司法适用与路径。

这次实习也是我第一次切身参与公益诉讼类的司法实务,了解到很多关于环境污染、妨害药品、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案件,每一个案件的背后都是在为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行动着,切切实实让我体会到“通过司法守护公众共同的福祉”,当单一的课本知识走进现实,一个个案例、一个个法律条文仿佛有了生命活力,吸引我去探寻,去感受司法的魅力。也让我对公益诉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走出校门,走进检察院,这段实习经历将成为我职业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老师们的指引和教导下,我找到了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和方向,也一步步体会到了法律的魅力。

来源: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