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十八届云南省新剧(节)目展演,已于2025年8月22日至9月2日在昆明举办,经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省内外专家评委对展演剧(节)目进行评审,形成了第十八届云南省新剧(节)目展演获奖剧(节)目名单(附后)。
9月9日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办公室发布
第十八届云南省新剧(节)目展演
获奖剧(节)目名单
并向社会公示
其中
玉溪有4件作品
入选名单
详情如下↓↓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办公室关于第十八届云南省新剧(节)目展演获奖剧(节)目名单的公示
第十八届云南省新剧(节)目展演,已于2025年8月22日至9月2日在昆明举办,经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省内外专家评委对展演剧(节)目进行评审,形成了第十八届云南省新剧(节)目展演获奖剧(节)目名单(附后)。
现将名单向社会公示,公示时间为2025年9月9日至16日。公示期间,如有异议,请以书面方式向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反映,并提供必要的证据材料,以便核实查证。同时,提出异议者须提供本人真实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等有效联系方式,匿名、冒名或超出公示期限的异议不予受理。
异议受理单位: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
通讯地址:云南省昆明市滇池路678号
电子邮箱:ynwlzz@163.com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办公室
2025年9月9日
拟获优秀剧目奖的滇剧《风云滇缅路》,由玉溪滇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展演中心创作演出。该剧以1937年—1942年抗战危局为背景,生动再现了云南各族儿女共筑“抗战生命线”的壮烈史诗。该剧以“梨花”一家为缩影,讲述了一家人、一村人、一路人、一国人甘愿赴死抗战,救亡图存的故事。
滇剧《风云滇缅路》剧照。普文贵 摄
滇剧《风云滇缅路》剧照。普文贵 摄
玉溪花灯戏(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展演中心创作演出的花灯小戏《彝山红》拟获优秀节目奖。花灯小戏《彝山红》,讲述了彝族山寨中,网络红人“核桃哥”与“鸡蛋妹”因直播意外相遇,围绕核桃与鸡蛋发生了一系列争执与趣事。陈主任出现,告知他们将被市里表彰,但只有一个名额。两人决定通过现场PK来决定胜负,最终在陈主任的建议下,两人组合成“彝山红”一起往上推荐,希望他们强强联手,一起带动乡村振兴发展。故事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展现了乡村创业者的生活与情感,以及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
花灯小戏《彝山红》剧照。图源:玉溪花灯戏传承保护展演中心
花灯小戏《彝山红》剧照。图源:玉溪花灯戏传承保护展演中心
跨界融合舞台剧《青铜·花腰》拟获优秀舞美奖(灯光设计:胡斌)。该剧以“古滇人”“花腰傣”为命题,分为序、上篇《青铜》、中篇《轮焕》、下篇《花腰》、尾声《千年一面》五个篇章,把非遗乐器和青铜器文物活化相结合,以云南独有少数民族民间乐器和玉溪聂耳竹乐团研发的非遗竹制特色乐器演奏为主,歌舞为辅,讲述了古滇青铜文明在历史长河中逐渐隐没,而花腰傣文化如青铜之花在这片土地上悄然绽放,两个文明跨越千年在时光深处相遇的故事。
《青铜·花腰》剧照。李宜涧 摄
《青铜·花腰》剧照。陈苏欣 摄
花灯戏《聂耳》拟获优秀表演奖(主演李彪)。大型原创现代花灯戏《聂耳》,讲述了聂耳从青年时代受共产党人进步思想影响,走出云南,投身革命,融入抗日救亡的时代大潮中。在以田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影响下,他以非凡的音乐天赋,以音乐为武器,创作了大量的进步歌曲,最终创作出《义勇军进行曲》。剧目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遵照艺术规律,进行合理构思,着重刻画聂耳的心路历程。同时表现了聂耳部分音乐创作的过程,表现出聂耳音乐的进步性和人民性。尤其是《义勇军进行曲》,最终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成为中华民族具有精神图腾意义的一个文化符号。
花灯戏《聂耳》剧照。@舞蹈中国 刘海栋 摄
花灯戏《聂耳》剧照。李艾丽 摄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