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口中的“老妈”!“南粤优秀教师”朱碧陶用20年守护语文课堂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0 16:57 1

摘要:“2005年毕业回校任教至今,我始终记得:这里是我的母校,更是我要守护的‘教育家园’。”在博罗中学的教师办公室里,谈及自己的执教生涯,朱碧陶眼中满是热忱。

“2005年毕业回校任教至今,我始终记得:这里是我的母校,更是我要守护的‘教育家园’。”在博罗中学的教师办公室里,谈及自己的执教生涯,朱碧陶眼中满是热忱。

20年来,朱碧陶用温情与智慧,把语文课上成了“心灵课”。她不仅是学生心里的“老妈”,也是课堂上的引路人。日前,她荣获2025年“南粤优秀教师”称号。

“日子还将平淡着、真实着,而我,也将一如既往地真诚付出着,幸福收获着。和我的学生一起吟诵身边的一首首动人的诗篇。”这是朱碧陶在《泪水,吟成一首动人的歌》中写下的句子,也藏着她与学生初遇时的温暖记忆。

2005年,从华南师范大学毕业的朱碧陶选择入职母校——博罗中学。初登讲台,她还是个“小女孩”,却在第一届学生心中埋下了“温暖”的种子。在一次课堂上,朱碧陶向学生讲授课文《我的母亲》时,她动情地对学生说:“你们也是我的第一届孩子。”这句心里话,让全班学生不约而同地称呼她“老妈”,而她也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老妈”的责任。

朱碧陶回忆,当时班上有个学生因情感困扰和身体问题,频繁迟到、旷课,多次承诺改正却屡屡失信。然而,朱碧陶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这名学生,始终耐心开导、持续关注。在又一次旷课后,学生找到了朱碧陶,问她是否还愿意相信自己,朱碧陶给出了肯定的回答。自此,这名学生痛改前非,再未迟到旷课。“教育就是用真心换真心,给学生一点时间,他们总会给你惊喜。”这份信任,成了照亮学生成长的光。

“以前总担心学生写不出800字作文,现在他们哪怕只剩半小时,也能写出900多字的好文章。”谈及教学成果,朱碧陶提起一位2024届毕业生:高考时该生因答题失误耽误时间,仅剩30分钟写作文,却凭借扎实的积累完成创作,最终语文考出117分的好成绩。这背后,离不开博罗中学推行的“阅读说话课”,而朱碧陶正是这一教学模式的积极实践者。

朱碧陶介绍,每周她会给学生布置5-8篇文章,让大家精读1-2篇并写读后感。课堂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再推选优秀作品在全班展示。“学生们特别踊跃,不仅愿意写,还愿意听,听说读写的能力都练到了实处。”

在她的推动下,学生的语文素养显著提升。此外,朱碧陶自身也“勤于笔耕”:她在《广东教育》《文学教育》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撰写的《同心向党,奔赴远方》在“学习强国”展播,还在第一、二届“南方传媒杯”粤港澳大湾区高考语文“下水作文”大赛中获奖,并主持、参与多项省市课题研究。如今,她作为“惠州市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正把阅读教学的经验分享给更多同行。

“一个合格的老师,既要以身作则,也要做学生的朋友,倾听他们的声音。”这是朱碧陶得出的感悟。在育人中,她从不吝啬耐心,更不轻易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有学生曾频繁犯错,她一次次引导,帮对方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有学生比较内向,在她的影响下变得开朗,家长特意反馈“孩子现在敢和外界主动交流了”。

“朱老师没有代沟,我们聊的话题她都懂,有矛盾她会跟我们好好沟通。”高三学生唐映纯说,朱老师的课堂总有“课前演讲”环节,无论学生讲什么主题,她都能灵活延伸,让大家收获满满;学生王艺欢则喜欢朱老师组织的诗歌鉴赏、朗诵比赛,“不仅增进了同学感情,还让我更爱语文了”;学生李露最难忘作文本上的评语,“每篇作文她都会指出优点和缺点,特别认真,我的语文成绩也慢慢提高了。”

教育是一场慢耕细作的修行,亦是一份以心育心的坚守。未来,朱碧陶将带着对学生的牵挂,继续在教育沃土上继续稳步前行,用扎实的教学、温暖的陪伴,为更多孩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也为学校的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博罗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