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娟:以匠心育桃李 用坚守铸师魂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0 17:24 1

摘要:扎根讲台二十余载,以独具匠心的教学智慧点亮课堂,以传承文化的自觉播撒经典,以言传身教的力量引领成长,更以教研创新的担当带动团队,她就是合水县三里店小学教师郑丽娟。

她,扎根讲台二十余载,以独具匠心的教学智慧点亮课堂,以传承文化的自觉播撒经典,以言传身教的力量引领成长,更以教研创新的担当带动团队,她就是合水县三里店小学教师郑丽娟。

走进郑丽娟的办公室,最显眼的是案头那摞码放整齐的手写教案,字迹娟秀却透着力量。从2003年踏上讲台至今,她始终坚持不用现成的电子教案,而是根据学生学情,设计课型、选择教法,一笔一划书写备课内容。“资料是死的,孩子的眼睛会说话。”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话。每节课前,她都会反复琢磨,设计分层作业;课后及时写下教学后记,整理易错题集。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让她的教案成了学校的“活教材”,课堂上孩子们总是小手如林、跃跃欲试。

“哪怕教过十遍的课文,每次备课我都要重新琢磨,这届孩子和上届不一样,教法自然得调整,看着他们眼里的光,我就觉得值。”郑丽娟说。

除了日常教学,郑丽娟更像一位文化播种人。她酷爱古诗文,也带着学生在经典中浸润成长。一年级背《三字经》,二年级诵《弟子规》,三年级品《论语》名句,四年级以上开展“每周一诗”活动。她还牵头编写了《三小诵读》读本,为每个年级精选适宜的经典诗文。在她看来,这些文字或许现在孩子们不能完全理解,但终会成为滋养灵魂的养分。

“郑老师带我们背诗时,会讲诗里的故事。通过背景故事的补充,一下子拉近了我们和古诗的时空距离,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真正理解了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记忆也就更深刻了。”学生方绎珺说。

作为班主任,郑丽娟坚信“其身正,不令则行”。她总会提前三分钟站在教室门口等候,亲手摆正歪掉的桌椅,批改作业时连一个标点错误都不放过。久而久之,孩子们也养成了自觉捡垃圾、工整书写的习惯。“弯下腰捡起的不仅是垃圾,更是做人的尊严。”这句她常说的话,已悄悄刻进学生心里。

“以前我写字特别潦草,郑老师没批评我,只是把自己的备课本给我看,说‘字如其人,认真写的字里藏着态度’,现在我作业本总被当作范文。”学生张家恺说。

如今,郑丽娟老师已成长为庆阳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更是团队里的“教研领头雁”。她深入课堂听课磨课,承担市县示范教学,还耐心指导青年教师成长。从列业务清单到共同备课,从听课评课到打磨课件,在她的带动下,多名青年教师成长为教学骨干,韩淑娟老师就曾在她的指导下斩获全县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

“郑老师不仅自己教得好,还能把经验毫无保留地传下去,她带动的不只是一个班级、一所学校,而是一片区域的教研氛围。”合水县三里店小学副校长尚鹏斐说。

回望来路,二十载春秋流转,郑丽娟用匠心打磨课堂,用经典滋养心灵,用言行引领成长,用担当带动团队。她获评的“合水县学科带头人”“合水县模范班主任”“庆阳市模范班主任”“庆阳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等一个个沉甸甸的荣誉,见证了她寒来暑往的无私付出。

“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未来我会脚踏实地助力青年教师成长,用爱心守护每个孩子,继续在我热爱的教育沃土上辛勤耕耘,为基层教育工作贡献自己全部的光和热。”郑丽娟说。

在三尺讲台上,她就像一盏灯,照亮了学生的求学路,也温暖了更多教育者的前行路。这份躬耕教育的坚守,正是师者最美的模样。

总监制:王廷斌

监制:邱晶晶 张玉峰

责编:文昱绚

编辑:杨青青

来源:大美合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