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孔府文物保护到全球文明对话,我国博物馆体系五年建设成果显著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0 17:44 1

摘要: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乔云飞在会上介绍,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十四五”期间,会同相关部门加强顶层设计,出台了关于博物馆展陈展览、公众教育、开放服务等一系列改革发展政策文件,为博物馆建设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截至2024年

国新办9月10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乔云飞在会上介绍,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十四五”期间,会同相关部门加强顶层设计,出台了关于博物馆展陈展览、公众教育、开放服务等一系列改革发展政策文件,为博物馆建设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截至2024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7046家,其中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1660家,基本建立起类型丰富、主体多元、普惠均等的现代博物馆体系,我国博物馆事业实现蓬勃发展。

在藏品征集和文物保护方面,全国博物馆新增藏品889.2万件/套,各地公布馆藏一级文物名录,摸清全国馆藏一级文物家底。实施了西藏布达拉宫贝叶经、孔府档案等一批重点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和珍贵濒危、材质脆弱的馆藏文物保护修复工作,有效保护国家珍贵文化遗产。

在传播文化、服务公众方面,五年间,中央累计投入免费开放补助资金超150亿元,接待观众超41亿人次,连年组织“博物馆里过大年”等活动,积极推进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丰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有力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

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方面,持续开展“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推出“何以中国”等精品展览,全国每年举办展览超4万个、教育活动超50万场次,有力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充分发挥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增进了人民精神力量。

在促进交流、增进对话方面,举办文物进出境展览和交流活动300余场,推出“秦汉文明展”、“丝绸之路”等文物外展知名品牌,引进“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等重磅文物进境展览,有力发挥文物资源独特魅力,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乔云飞进一步表示,近年来,“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特别是在节假日,一些热门馆“一票难求”。“我们通过调研发现,少部分博物馆优质藏品展品集中、需求集聚,导致供不应求,这是供给侧普遍规律。对此,我们积极指导各地文物部门和热门博物馆采取一系列有效举措。”乔云飞说,一方面增强供给能力,通过大馆带小馆,巡展、借展、联合办展、“云展览”等方式,把更多优质文化资源送到基层;另一方面提升服务质效,科学实施预约机制,丰富优质文博内容,优化参观线路,提升公众参观体验。特别是在寒暑假和节假日,进一步统筹安全和需求,通过调整单日预约量、取消闭馆日、延长开放时间等方式主动应对,最大限度满足爆发式激增需求。

乔云飞强调,下一步,还将加强博物馆建设科学规划,注重优质资源统筹和组织调度,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优化布局,发挥央属大馆、省级博物馆和重点专题博物馆辐射引领作用,持续提升基层中小博物馆发展水平,推动各级各类博物馆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公众美好生活需求相契合的博物馆“生活圈”,让博物馆这所大学校绽放新光彩。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