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滚:深山一盏灯 点亮千百颗童心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0 17:59 1

摘要:9月的南阳,秋高气爽,在伏牛山深处的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里,校长张玉滚正和孩子们一起整理新到的红色绘本。从老师到校长,这位扎根山村20余年的教育者,始终把“童心向党,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作为育人初心。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进学校,走近张玉滚,听他讲

9月的南阳,秋高气爽,在伏牛山深处的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里,校长张玉滚正和孩子们一起整理新到的红色绘本。从老师到校长,这位扎根山村20余年的教育者,始终把“童心向党,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作为育人初心。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进学校,走近张玉滚,听他讲述在乡村教育中,如何把红色基因种进孩子心田,让一颗颗童心向着党,沿着光的方向生长。

伏牛山深处的“教育点灯人”

黑虎庙小学坐落在伏牛山深处,20多年前,张玉滚第一次踏进这所学校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心头一紧:土坯房教室漏着雨,课桌椅是用砖头垒的,全校只有5名老师、40多个孩子,连一本像样的课外书都没有。

“当时老校长拉着我的手说,‘娃们不能没老师啊’,我就留了下来。”张玉滚记得,最初他是老师,最艰难的是给孩子们运书本。那时山里没有通公路,每次去镇上拉教材和作业本,他都要挑着扁担出发,天不亮就进山,踩着露水走,踏着月光回,扁担把肩膀磨得红肿,脚底的水泡破了又起。有一次雨天路滑,他摔在山涧边,书本散了一地。他顾不上擦脸上的泥,先把书一本本捡起来抱在怀里,生怕打湿了——那是孩子们一学期的希望。

从老师到校长,20多年里,黑虎庙小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脑教室、图书角、新操场……各类教学设施一应俱全,可张玉滚还是习惯在课间去操场转一转。“我就是个山里的老师,能给娃们点亮一盏灯,让他们知道山外有光,心里有方向,就够了。”张玉滚工作之余心里一直在反复琢磨,“山里的娃不光要学拼音、算算术,更要知道‘为啥读书’‘为谁长大’。”

“第一粒扣子”缝进孩子成长里

“乡村孩子的‘第一粒扣子’,得有乡土气,更得有信仰。”张玉滚说,学校里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父母在外打工,孩子跟着老人生活。这些孩子更需要精神滋养,“童心向党”不是口号,得用孩子们能懂、能参与的方式,融进日常的每一分每一秒。

每次升旗仪式后,张玉滚总会多留10分钟,给孩子们讲“红色故事”。他会讲“鸡毛信”里海娃的勇敢,也会讲村里身边老党员的故事。课余时间,张玉滚还带着孩子们搞起了“红色实践”。放学后,“学雷锋志愿小队”的孩子们会跟着老师去村里的老人家里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志愿服务,让孩子们从小懂得感恩,懂得回报社会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

山里资源有限,可张玉滚总有“土办法”让红色教育“活”起来。他和老师们带着孩子们编排红色情景剧《小英雄雨来》。排练时,孩子们记不住台词,他就一句一句教;孩子们不知道“掩护交通员”是什么意思,他就给他们讲交通员的故事。后来,这个红色情景剧还去县里参加演出,当孩子们站在舞台上说出那句“我们要当小英雄”时,台下的掌声响了很久。

“光在学校里讲还不够,得让娃们亲眼看看‘英雄的样子’。”得益于镇平县丰富的红色资源,张玉滚和镇平县彭雪枫纪念馆建立了联系。每年,他都会带着孩子们去纪念馆参观:看彭雪枫将军的照片,听将军带领战士们抗日的故事。“孩子们参观后,都很受启发和触动,不少孩子说,将军的革命精神值得大家学习,要把参观的感悟化作勤奋学习的动力,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张玉滚告诉记者。

“爱国主义教育,离不开全社会的帮助,十分感谢大家对孩子们的关心爱护。”张玉滚告诉记者,每年都有很多志愿者给学校捐赠爱国主义教育书籍以及红色教育绘本,《小兵张嘎》《小英雄雨来》《闪闪的红星》……课间,孩子们总是围在图书角看书,有的孩子还会把故事讲给同学听。“以前娃们问‘山外有啥’,现在他们会说‘我要去山外,学本事,回来建设家乡’。”张玉滚说,这就是他最想看到的样子——童心向着党,眼里有光,心里有梦。

让红色火种 照亮孩子们的心田

谈及对孩子们的期许,张玉滚望向远处的群山:“我希望他们记住,脚下的土地浸透着先辈的汗水,胸前的红领巾连接着远方的星光。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将来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了根,不会忘了来时的路。”以前学校有个孩子,家里不富裕,总是自卑,张玉滚经常和他谈心,带他参加红色实践活动,还鼓励他写作文。后来这个孩子考上了县里的重点中学,临走前对他说:“张老师,我以后要考师范大学,回来当老师,像您一样,给山里的娃们讲故事。”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可一群人的力量就大了。”张玉滚说,他现在最想做的,就是让更多乡村教师成为“红色种子的传播者”。“我们计划和更多红色教育基地合作,让老师们多去学习,也让更多孩子能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张玉滚说,他将邀请山外的志愿者老师来讲课,给孩子们讲更多英雄的故事,让山里的红色教育不再“孤单”。

校园内,孩子们的读书声清脆悦耳,穿过山谷落在长满庄稼的田埂上。张玉滚看着孩子们一脸的骄傲:“乡村教师就像点灯人,又像山间的蒲公英,风一吹,就把红色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里。也许现在看不出什么,可总有一天,这些种子会开出热爱祖国、担当奉献的花。”

这个教师节,伏牛山深处的风是暖的,孩子们的笑脸是亮的,张玉滚的初心是坚定的。他知道,自己这辈子都离不开这座山,离不开这些孩子——他要做山里的“点灯人”,把“童心向党”的光,照在孩子们成长的路上,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沿着党指引的方向,长成参天大树,守护这片他深爱的土地。

审核:杨旸 校对:王远 编辑:洪涛

来源:玉乡镇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