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区人大:以师者之爱耕耘 以代表之责发声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0 17:40 1

摘要:第四十一个教师节在渐浓的秋意与桂香中如期而至,空气中弥漫着感念与敬重的气息。在淮阴区各级人大代表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既立于三尺讲台,执粉笔书写未来;也扎根群众之中,以代表身份倾听民声、传递民意。他们将教师的细腻与代表的担当融为一体,在双重角色中诠释着深厚的

第四十一个教师节在渐浓的秋意与桂香中如期而至,空气中弥漫着感念与敬重的气息。在淮阴区各级人大代表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既立于三尺讲台,执粉笔书写未来;也扎根群众之中,以代表身份倾听民声、传递民意。他们将教师的细腻与代表的担当融为一体,在双重角色中诠释着深厚的为民情怀。

朱莉琳:

用旋律叩响心门 以建言温暖乡土

“爱是教育的出发点,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这句话不仅是朱莉琳常挂嘴边的教育理念,更是她二十余年从教路上的真实写照。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她不仅是旋律的传递者,更是孩子心灵的守护者。面对十几个班级、数百名学生,她坚持在课堂上捕捉每一个孩子的眼神,课后与家长深入沟通、与同事细致交流,迅速构建起对学生个性、家庭背景和学习状态的立体认知。她曾教过一个名叫小雨的学生,因父母离异而变得孤僻自卑。朱莉琳没有放弃,一次次家访、一句句鼓励,并发动全班共同陪伴。渐渐地,小雨变得开朗自信,成绩也稳步提升。他鼓起勇气对朱老师说:“是您让我懂得了爱集体、爱他人。”这样温暖的故事,在她二十余年的教育生涯中并不少见。

作为区人大代表,她将教育一线的细腻感知转化为一份份沉甸甸的建言。她深入农村家庭,倾听家长心声,聚焦农村教育困境与老年群体生活难题,先后提交《关于农村教师发展与稳定的建议》《关于关爱老年人共铸健康梦活动的建议》等多条建议,推动政策落地、资源下沉。“我是农家女儿,我知道农村最需要什么。”她声音温柔,却字字铿锵。

陈新:

三十载不改初心 履职路上显担当

在城北开明中学,陈新老师是同事眼中的“教改先锋”,学生心里的“引路人”。从教三十年来,她始终走在教学创新的前沿。她带领语文教研组探索“情境化教学”,把课堂搬到乡村田野、古迹旧址,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感受文学的魅力;她开发《经典诗词中的家国情怀》系列微课,设计分层协作任务,践行“双减”政策,真正做到“减负不减质”。

而她还有另一个身份——连续两届淮阴区人大代表。她说:“教师是做‘人’的工作,代表也是为‘人’发声。本质都是服务。”她长期关注乡村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大量调研,撰写《关于完善乡村儿童心理健康支持体系的建议》,推动建立校内外协同心理辅导机制。她还参与录制区“云课堂”,开设公益心理讲座,帮助许多陷入困境的家庭重见光明。她提出的“加大乡镇基础教育投入”“解决特殊家庭因病致贫”“推动潘袁路维修拓宽”等多项建议,均直击民生痛点。“根扎得越深,越能听见真实的声音。”从课堂到会场,变的是场景,不变的是她那如磐的初心。

卜晓娟:

扎根讲台践使命 建言献策促发展

“每天和可爱的孩子们在一起成长,我感觉非常幸福。”市人大代表卜晓娟这样形容自己的职业。她承担数学、科学教学及级部主任工作,不断探索适合儿童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并带领教师团队共同成长。她联合德育处推动“润心关爱”行动,呼吁教师给予孩子更多耐心与关爱。“不仅要教知识,更要播撒希望。”她所带班级的学生不仅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更难得的是,孩子们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作为市人大代表,她积极参与视察、调研和会议,所提建议涵盖教育、民生、文体等多个领域。她附议“加强盐河开发利用”建议,提出“推动里运河皮划艇水上运动项目”,关注退役军人优待政策优化,建议将“老兵你好”语音提示改为“拥军卡”,于细微之处尽显人文关怀。“代表不只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我要当好群众的‘传声筒’。”她语气坚定地说道。

他们,是三尺讲台上的点灯人,也是百姓身边的代言人;他们以教育温暖童年,以履职照亮社会。在这个属于教师的节日里,让我们向所有如他们一般默默奉献、双向奔赴的教育工作者和人大代表致敬——正是他们的存在,让教育更有温度,让民意更有回响,让未来充满光明。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