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姑陈:前有群狼,后有猎犬,福鼎白茶未来之路何去何从?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0 18:26 1

摘要:还能多喝到一些茶,一些各种各样的,各名各目的茶,甚至是一些中药。

《1》

上周去茶叶交易会。

第一次去,但是,感觉还挺好。

至少,可以通过这样一个窗口,窥见许多信息。

同行的信息,行业发展的信息,创新的信息。

还能多喝到一些茶,一些各种各样的,各名各目的茶,甚至是一些中药。

是的,茶叶交易会里也可以买到号称降血压降血糖的中药,简直太万能了。

原本想要喝到这些茶,可能要跑断腿,可能要开车去很远的地方,可能还要去好几个县城,才可以喝得到。

还不一定喝得全。

而这次的茶叶交易会,把闽茶一系的几乎所有茶类,从北到南,都囊括在内了,光白茶就喝到了来自五六个县的,还有武夷岩茶。

值得一提的就是,原来,闽北那些县城,离武夷山特别近的,就在武夷山周边的那些地区,从前一直是唯武夷山马首是瞻,跟着武夷山做岩茶,做水仙肉桂大红袍,活得很滋润。

而现在,这些地区出来参展宣传的,几乎都是白茶了。

他们改弦更张,大量做起了白茶。

我们刚去的时候不知道,一脚跨进那个展区,照例是吓了一大跳。

原来还有这么多我们不知道没听过的白茶呢。

原来白茶界,已经如此地欣欣向荣。

这些年,是我们井底之蛙了。

《2》

最有意思的一点是,虽然一家福鼎的企业都没看到,但是,福鼎白茶的身影,无处不在。

喝闽北的白茶厂家的茶的时候,他们会提到,福鼎白茶如何如何,而我们的白茶如何如何。

喝闽东的白茶厂家的茶的时候,他们更加熟悉了,说,福鼎白茶如何如何,看,我们的茶也如何如何。

甚至,还有更亲近的,说,你知道****、****、****吗?(分别是福鼎白茶中的知名品牌)我是他们的茶青供应商。

拿出一大堆图片来佐证。

可惜手机像素不太高,看不太清楚,无法证明真假。

这是村姑陈一个很不好的习惯,遇事总是先存疑惑,可能是从小看母上大人办刑事案件留下来的后遗症吧。

这一点,李麻花比我强。她的宗旨是,先相信,万一信错了,也没有损失什么,权当长了经验教训。

所以这些年,我们的组合一直牢不可分。

谁说女生和女生之间是没有友谊的?

人家李麻花是个男生。

《3》

后来上山去问老S,他们为什么不去参展?

他说,去不了哩,要准备采秋茶哩。

他今年的目标是采秋牡丹,秋白露,寒露,今年闰六月,不知道,嗯,能不能奢望一下,可以采到霜降白茶呢?

他瞪我一眼,说,到时候再看。

这一次我没吐槽他。

因为现在请人工真的很贵,尤其是到了霜降那种遥远的深深深秋季节,跟黄栀子抢工人,是很费成本的。

黄栀子一斤10块钱,手快的人一个月能挣两三万块,岂是采寒露茶采霜降茶这点子微薄的采茶工钱可以媲美的?

白露节上山的时候看到,其实每家茶园里,采茶的人并不多。

包括春茶季的时候,采茶的人也已经远远不如2019年的时候了。显露出一种微微的萧条。

但是,奇怪的是,市场上,特别是互联网上,直播间里,福鼎白茶却比比皆是,随处可见,随时可买,随便要多大的产量都有,源源不断,买之不竭。

只要你想买福鼎白茶,满手机都是;只要你搜索福鼎白茶,每个平台瞬间都会给你推送一大堆直播间。

一边是采茶的茶农很少、请工人采茶的茶厂很少,一边则是满直播间的福鼎白茶,这种反差,是不是很惊悚?

明明当地没采多少福鼎白茶,那么,网上这些“福鼎白茶”是怎么来的呢?

是外星人送来的么?

当然不是。

云,贵,川,浙,这几个省份的茶区,给福鼎白茶做了非常好的替补。

那些福鼎茶农不爱采,不愿意采,不想采的白茶份额,都让给他们顶替上了。

所以你就会发现,直播间里,真正的福鼎白茶没多少数量,而三分之二的冒名“福鼎白茶”,随时随地,想买就买。

尤其价格还非常便宜,十分诱人。

比地下室还便宜。

《4》

2008年以来,福鼎白茶把全国茶友的味蕾,渐渐给征服了。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福鼎白茶,热爱上福鼎白茶。

市场份额逐年扩大,节节高升。

2018-2019这两年,我们惊喜地发现,福鼎本地的大小白茶厂,呈爆发式增长。

一夜之间,千树万树梨花齐齐开放。

所以,在那时候的互联网上,标注着福鼎白茶四个字的白茶,基本上百分之七八十,都真正的福鼎白茶。

整个行业一片繁荣,许多外出打工多年的人,都陆续回乡,建起了白茶厂,进来为白茶的兴旺添砖加瓦。

于是,福鼎本地的白茶行业就更加地钟鸣鼎食、烈火烹油了。

这时候,外省的白茶开始跟进了。

他们对于福鼎白茶的心态很矛盾,一边是羡慕,一边是嫉妒,但在市场上,又绕不过福鼎白茶这座高山。

就在这种一边认为福鼎白茶不过如此,一边又认为我并不比福鼎白茶差的心态中,把市场继续扩大。

直到口罩时代来临,经济列车突然暂停。

短暂的惯性滑行之后,来到了现在的,后口罩时代。

现在的福鼎茶农们,一边回味和感慨着2019年的辉煌,一边对当下的低迷,一筹莫展。

既想回到从前的巅峰时期,又对现在的行情与价格,心有戚戚。

他们在矛盾的夹峰之中生存久了,表现出来的行为就是,春茶大采、银针狂采、秋茶不太采或者几乎不采。

这就使得,真正产自福鼎的牡丹王越来越少、真正产自福鼎的秋白茶越来越少。

但,这两种白茶产品的市场份额,经过无数白茶同行们这十几二十年的辛苦耕耘,其实是很大的。

缺口很大。

《5》

这就给了外省白茶们,一个巨大的商机。

直播间里,那些叶片奇宽奇大的白露饼,那些咖啡色的老白茶饼,那些几乎没有芽头的老寿眉茶,大多都出自外省。

又便宜,又大份,还没有产量限制,想买多少买多少,想要几万斤都可以拿得出来。

这些“皇帝的新衣”,大大地满足了又想喝老白茶,又不愿意花钱的那一部分消费群体。

是以,当下的茶圈里,全民都喝上了“福鼎老白茶”。

幸福的人们以为是消费下行才让福鼎白茶变得如此亲民。

其实并不是。

这是勤劳的外省白茶,在替福鼎白茶,接收金字塔底层的那部分白茶消费者。

他们心态很端正:这笔钱你们福鼎人不想赚,我们来赚。

在商言商,这并没有错。

但是,如果不顶着“福鼎老白茶”的名号来销售,还可以实现如今的销售量,就更好了。

明公正道地写上,贵州老白茶,云南老白茶,四川老白茶,浙江荒野银针.....

各个省份都把自己的产品名字打出来,把自己的产品特色印出来,这才是可以真正让白茶圈更加繁荣,遍地开花的好事。

《6》

这就是福鼎白茶当下的现状。

本地人半采不采,半做不做,外省人疯狂采,疯狂做,再打着福鼎白茶的名号,到直播间里低价倾销。

这么多年来,福鼎白茶一直是白茶界里,任何新秀都无法逾越的高山。

但同时,福鼎白茶的思路,也到了应该更新,应该刷新,应该调整与变通的时候了。

市场上,互联网上,消费者对福鼎白茶的认可度,远远高于其它任何的外省白茶。

这就是一个绝佳的绝处逢生的机会。

也是一个极佳的绝地反击的机会。

只要品牌美誉度仍在,只要市场口碑仍在,只要消费群体仍在,任何时候开始调整,任何时候开始大展新脚,都不晚。

人是恋旧的。

就冲这一点,福鼎白茶这块金字招牌,就可以再金光闪闪几百年。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6000多篇原创文章。

来源:小陈茶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