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世纪80年代,石平到日本留学前,已经是北大哲学系高材生,前途一片光明,可他如今却沦落到日本社会拒绝接纳、中国社会也对他失去好感的地步。
文| 一线吃瓜菌
编辑| 一线吃瓜菌
上世纪80年代,石平到日本留学前,已经是北大哲学系高材生,前途一片光明,可他如今却沦落到日本社会拒绝接纳、中国社会也对他失去好感的地步。
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会变成如今这个样子?
1988年,石平以公派留学生身份,前往日本学习,刚到日本就受到担保家庭的隆重接待。
日本家庭的女主人跪坐玄关迎接他,让他“感动到几乎落泪”,认为日本人待他格外真诚,也让他对日本不由自主地产生好感。
石平去日本留学时,刚好赶上日本经济巅峰期,他对日本的印象非常深刻,无论是日本街头的秩序,还是日本国民素质,都超出他的预期。
于是他在日本留学没多久,就对这个国家产生强烈的好感,甚至在1989年发表《与中国的精神诀别书》,主动和祖国切断情感联系。
石平在神户大学攻读博士时,又以内频繁地接触日本右翼学者圈,这个圈子的知名媒体《产经新闻》、《正论》,都为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声乒坛。
日本媒体的新闻嗅觉是敏锐的,他们鼓励石平以“中国叛国者”身份批判中国,自从石平采纳了他们的建议,就在日本社会获得很高的关注度。
2007年他申请加入日本国籍时,还因为日本政府仅用5分钟就完成手续,仪式感不够强烈而感到失望,专程往伊势神宫参拜。
这些年石平活跃在日本的舆论界,没少因为他极端的反华言论,在日本社会争取到一席之地。
除了否认南京大屠杀,支持日本拥核,他还在2012年钓鱼岛争端中,鼓吹“中国是纸老虎”。
从石平获得日本右翼政客认可,到被安倍晋三支持团体吸纳为核心成员,他已经一步一个脚印,在日本政坛有一定的地位。
今年参选议员时,他大谈“审查归化忠诚度”问题,强调自己的日本人身份,显然是他还没有被日本社会真正接纳。
如今的情况也是这样,石平极力要迎合日本社会,却遭到日本人质疑他能背叛祖国也能背叛日本,政客米山隆还讽刺他骂远方的中国不算勇气。
于是他参选时,才遭到日本右翼网民集体抵制,要求他“滚回中国”,让他陷入到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
石平早年就因为入籍日本,和四川老家的父母断绝往来,与原配中国妻子离婚后,和一个在日本右翼派对上认识的日本女子奉子成婚。
他身为四川人,对日军侵华的暴力行径轻描淡写,和正常国人站在对立面,他的种种叛国者行为,成功让他获得中国的制裁,后续情况不容乐观。
石平在国内的动产、不动产被冻结、本人和直系亲属被永久禁止入境,还被禁止和任何中国组织、个人进行交易合作。
可他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宣称这次制裁是“中国政府颁发的勋章”,否认南京大屠杀甚至扬言要继续参拜靖国神社。
但石平在日本的前途,并没有因为他的种种言论有太多实质性的进展。
因为日本会“一年级新生”议员,需要6年以上资历,才能获得话语权,这让他在日本的地位更加尴尬。
不光日本社会大部分网民不认可石平,国内主流媒体更是发文表示,日本民众喊话石平“滚回中国”,但中国不是垃圾回收站。
这篇文章还被人民日报官方转发,不少网友都对石平持批判的态度,让他被国内接纳的希望更加渺茫。
石平因为过去主动炒作“昭和天皇受辱事件”,向日本外务省举报中国网民恶搞视频,遭外界嘲笑,背叛根源的人,终究只是工具而已,算不得同胞。
他在日本发表的偏激到令人反感的言论,连日本人也欣赏不来,还有学者指出他全盘否定儒家的“忠义”传统,也不符合日本文化追求的高尚品格。
被国内媒体评价“五毒俱全、数典忘祖”的石平,能走到这一步,怪不得别人,完全是他自己造成的。
石平早年刚入籍日本,就和日本私立大学拓殖大学有比较深入的联系,已经很能说明问题。
拓殖大学在日本东京都,它的前身是“台湾协会学校”,学校创始人是为了开拓殖民台湾的“人才”,经营的这个学校。
二战结束后,日本殖民体系瓦解,拓殖大学和殖民的关联才逐渐减少,主攻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也从刚开始的只有殖民实务,增加了商学、法学、语言、工程学这些学科。
但这所高校,并没有完全被改变,仍然存在一些不简单的地方。
石平在拓殖大学的身份,就别日本右翼势力利用,增加他反华的可信度,他在课堂上散播的涉台、涉疆、钓鱼岛等主权错误的观点,逐渐被传播出去。
他提到“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的言论,还鼓动日本政府趁中国“忙于台海问题时采取果断行动”。
石平加入日本国会“日华议员恳谈会”这个亲台组织,甚至呼吁加强“日台”关系,挑战中日两国的底线。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期间,他作为四川成都人,还公开反对日本向中国提供援助。
石平就这样以一个狂热皈依者的形象,巩固自己在日本的地位,可无论是日本媒体还是政界,都没有给他足够的尊重,甚至为他提供的发言机会都非常有限。
因为他无论如何,本质上都是中国人,在日本政界影响力微弱,政治前途渺茫,一步步成为“跳梁小丑”的角色。
践踏民族底线,伤害的不只是个人利益,还有祖国和人民的感情,真正的爱国者无需靠诋毁故乡表明忠诚。
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爱国都是一个人很难绕开的话题,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只有真正热爱祖国的人,才能更好地站稳脚跟谈个人发展问题。
来源:一线吃瓜菌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