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美元新战场:一场“影响力资本”对“传统风投”的降维打击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0 19:12 1

摘要:像YouTube、TikTok和Patreon这样的公司如今已不再只是平台——它们正在改写创业规则,不再依赖风险投资,而是将受众本身作为新的资本。

像YouTube、TikTok和Patreon这样的公司如今已不再只是平台——它们正在改写创业规则,不再依赖风险投资,而是将受众本身作为新的资本。

如今的创作者经济已成为硅谷最强对手——而它的崛起并不依赖风险投资。

互联网的初衷很简单:人人皆可创造,并被慧眼发掘。但现实中的机会之门从未真正敞开。

多年来,硅谷决定着谁能获得资金、谁能扩大规模、谁有机会脱颖而出。斯坦福(Stanford)文凭是敲门砖,沙山路(Sand Hill Road,硅谷的风投机构聚集地)的融资路演更是标配,缺乏这些资源,成功的几率微乎其微。

那个时代并未消失,但它已不再是通往成功的唯一路径。新的模式正在屏幕上逐渐成型。YouTube明星、Twitch主播和TikTok创作者不再坐等风险投资的支持,而是直接通过自己的频道销售产品、塑造文化、创办公司。对许多人来说,忠实的粉丝社群远比一张投资人的支票更有价值。

更重要的是:这场转变不仅关乎娱乐产业,更是一场经济革命。所谓的创作者经济已迅猛膨胀为一个价值万亿美元的市场,它的“流通货币”不再是传统机构资本,而是信任、关注度与社群价值。这些新兴力量正开始与硅谷的老牌势力相抗衡。

创业新面孔

当罗根·保罗(Logan Paul)和KSI推出Prime Hydration运动饮料时,多数业内人士嗤之以鼻。谁会买YouTube网红推出的饮料呢?

然而两年后,Prime在美国多个主流市场的销量竟超越佳得乐(Gatorade),令行业始料未及。大概在同一时期,艾玛·张伯伦(Emma Chamberlain)凭借自己在YouTube的庞大粉丝群,推出了个人咖啡品牌,成功进驻全食超市(Whole Foods)和塔吉特(Target);而MrBeast的Feastables巧克力更是一夜之间登陆沃尔玛(Walmart)。该品牌高管事后坦言,市场需求远超预期,他们不得不加速铺货。

这并非只是一份副业,而是一家实时构建起来的公司——且未遵循硅谷的传统流程:没有融资轮次,没有董事会会议,也没有精心打磨的路演幻灯片。

当影响力取代风险投资成为增长的驱动力时,会发生什么?

企业如何与那些发布一则贴文,便能动员数百万买家的创作者竞争?

如今的商业领袖是否已为一个“信誉比资本更有价值”的未来做好准备?

不仅是巧克力:Feastables代表着创作者主导的新商业法则。图片来源:GADO VIA GETTY IMAGES

创作者如何颠覆创业规则

数十年来,硅谷的节奏毫无新意:先融资,再打造产品,最后通过营销获取关注。而创作者彻底颠覆了这套模式。他们先聚拢受众,再向社群直接推出产品。

这不仅仅是个别超级网红的胜利。YouTube、TikTok、Instagram和Twitch等平台已成为全球孵化器——没有围墙的加速器——其生态系统本身就内嵌了分销与变现工具。而Patreon、Substack和Shopify进一步延伸产业链,让创作者无需踏入风投大门也能实现规模化扩张。

先有概念,再筹集资本,最后触达消费者的传统流程已经坍塌,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飞轮机制:资本介入前,文化信誉便已创造需求。据高盛(Goldman Sachs)的数据,到2027年,创作者经济的规模可能接近5000亿美元,赶超大多数传统创业领域。

YouTube和Twitch不只是平台,更是推动下一代商业帝国发展的生态系统。图片来源: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MrBeast效应

吉米·唐纳森(Jimmy Donaldson)的另一个名字MrBeast更加广为人知。他并没有坐等硅谷的风险投资,而是背靠自己的2亿订阅者。当他推出Feastables巧克力时,沃尔玛几乎立刻上架,相信MrBeast现成的粉丝需求会直接转化为销量。

这说明了什么?关注度已成为终极销售渠道。过去,创业公司可能要花费数百万美元才能获取市场关注,而创作者则利用受众的信任和零距离的互动,轻松跨过了这些成本。

为何CEO不可置身事外

CEO们很容易将创作者热潮视作一时的文化潮流,但忽视它的结果很可能就是被时代抛在身后。从护肤品到金融科技,各个领域的创作者抢占市场份额的速度比大多数创业公司都要快。

而且他们并非孤军奋战,整个生态系统都在不断强化:TikTok Shop融合了电商功能,YouTube提供频道订阅,Instagram推出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线上店铺。曾经的“社交媒体”,如今已成为一站式创业平台。

如今,文化的速度已经超过资本的速度。一旦受众习惯了创作者主导的快节奏,就不会再放慢脚步,迁就传统的产品推出节奏。

从工作室到店铺:创作者正按自己的方式打造直面消费者的商业帝国。图片来源:GETTY

领导力新法则

想要在这一格局中竞争,高管们必须培养一套新思维:

先合作,再转型。不要只是一味收购创作者主导的品牌,而要与他们共同创造。他们的价值在于文化资产,而不仅仅是财务数据。

把信誉当作货币。每一次与客户的互动,要么是在积累信任,要么是在消耗信任。创作者对此有着天然的直觉——企业必须尽快学会。

重新设计营销漏斗。受众不是渠道,他们本身就是市场。不要把产品造出来再去找消费者,而是直接在已经有消费者的地方打造产品。

未来会往何处去?

趋势已十分明确。未来十年将会出现:

创作者主导的IPO。公开市场最终会将“受众忠诚度”视为重要的无形资产,纳入估值。

粉丝股权代币化。创作者可能会向粉丝提供自己商业项目的一部分所有权,客户、投资者与社区成员的界限将逐渐模糊。

机构合作。企业、大学和非营利组织将不再只是借助创作者进行营销,还会与他们共同打造产品、课程,甚至推动政策倡议。

现在的问题已不再是创作者会否颠覆你的行业,而是当他们真这么做时,你的动作是不是足够快、能让你活得下来。

硅谷的创业模式不仅仅遭遇了挑战,而是在被价值万亿美元的创作者经济所取代。

本文作者为福布斯资深撰稿人,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本文译自:

文:Jason Wingard

翻译:Lei&Rach

校对:Lemin

福布斯中国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精彩资讯永不错过

来源:福布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