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号早上,我送外甥去新开的金陵河西学校附属小学报到,校门口堵成一锅粥,家长群里有人边排队边转发房价截图——同一个小区,比去年贵了一万二。
“孩子明年就要上小学,可河西的学区房已经涨到让我怀疑人生。
”
9月1号早上,我送外甥去新开的金陵河西学校附属小学报到,校门口堵成一锅粥,家长群里有人边排队边转发房价截图——同一个小区,比去年贵了一万二。
四所新学校同时开门,南京人第一反应不是教育升级,是钱包又要瘪一圈。
站在门口,我听见前面一位爸爸嘀咕:
“说是普惠,可兴趣班一学期八千,机器人课另算。
”
我瞄了一眼招生简章,确实写着“自愿参加”,但老师补了一句:“全班都报,您家孩子不跟上进度会吃亏。
”
空气里那股焦虑味儿,比桂花香还冲。
往里走,操场铺的是能吸震的软胶,教学楼外墙装了太阳能板,连厕所都是感应冲水。
硬件没得挑,可我心里咯噔一下:这钱从哪来?
答案写在公示栏——“社会资本参与”。
翻译成人话:企业掏钱,学校冠名,家长埋单。
南师附中栋梁学校的大股东是某地产集团,博雅高中背后是亚东建设,名字一个比一个响亮,算盘也一个比一个精。
栋梁学校最夸张,进门就是一面三层楼高的LED屏,滚动播放“AI个性化学习”。
我凑过去试了一下,扫脸登录,系统立刻弹出孩子的错题本,连上周数学小测哪道题用了草稿纸都标得清清楚楚。
旁边一位妈妈惊叹:“好先进!
”
我却后背发凉——这数据留存在谁的服务器?
万一泄露,孩子从小到大的轨迹被扒个精光,连暗恋对象都能被算法算出来。
再说师资。
博雅高中吹得天花乱坠的“传奇校长”周飞虎,我打听了一下,原来是某县中挖来的,确实带过清北班,但跳槽频率堪比程序员。
老师群里流传一句话:“铁打的学校,流水的名师。
”
年轻老师更惨,签的是第三方外包合同,五险一金按最低标准交,寒暑假还得轮值招生。
一位95后班主任跟我吐槽:“家长半夜发微信问作业,不回就投诉,工资四千八,我图啥?
”
幼儿园那边倒是轻松些。
省级机关河西幼儿园主打自然教育,后院整了一片小菜地,小朋友排队种萝卜。
我蹲下来问一个娃:“喜欢上学吗?
”
他奶声奶气:“喜欢,因为可以光脚跑。
”
结果旁边家长急了:“老师,他袜子又脏了,回家奶奶要骂的。
”
自由与规矩的拉锯,从三岁就开始了。
最魔幻的是放学时的停车场。
奔驰宝马靠边站,新能源保姆车占C位,车顶支着露营棚,妈妈们一边等孩子一边开视频会议。
有人把笔记本电脑架在后备厢,边改PPT边吼:“宝贝,英语打卡还没上传!
”
我数了数,半小时内,外卖骑手送了四单咖啡两单沙拉,还有一单给狗买的生日蛋糕。
教育成了中产生活的背景板,连狗都不能输在起跑线。
回家路上,我刷到一条新闻:四所新校总投资超过30亿,其中政府出资不到三成。
底下最高赞评论只有六个字:“羊毛出在羊身上。
”
突然明白,所谓教育升级,升级的不是孩子,是房价、是焦虑、是资本的新故事。
新学校确实漂亮,可如果读书最后拼的是谁家底厚,那再智能的教室也救不了普通人。
河西的灯亮了,照得每一张脸都亮堂堂,也照得每一颗心发慌。
教育的尽头,不该是账本。
来源:灵巧远山T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