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南协会风采展示丨以导览为窗,展复旦校韵风华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0 18:36 1

摘要:2024年三月中旬,复旦校园全面开放,游客数量激增。纷至沓来的游客满怀期待,却因缺乏系统了解渠道难深入认识复旦;人流激增也给校园管理带来新考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司南协会应需而生。

司南协会

以导览为窗,展复旦校韵风华

01

应运而生:从自发组建到规范运营

2024年三月中旬,复旦校园全面开放,游客数量激增。纷至沓来的游客满怀期待,却因缺乏系统了解渠道难深入认识复旦;人流激增也给校园管理带来新考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司南协会应需而生。

出于参与校园管理的责任感与探究校史校情的热忱,校学生会骨干“笃行计划” 成员主持人队的同学们自发集结,筹建了“复旦司南协会”。他们组织学生志愿者,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多品类、多层次的高质量校园导览,既借此发掘校园文化资源、讲述鲜活的复旦故事,也在游客密集的假期里协助引导校园秩序。

自 2024 年 “五一” 黄金周首次亮相以来,这支年轻的队伍已形成较成熟的运营模式。目前协会有核心成员30、导览志愿者 132,业务范围兼顾节假日与周末的日常导览,以及对接学校部处、学生社团的专项导览。截至 2025 年暑期,司南协会累计开展专项导览50 余次,服务人次超6500

02

三大特色:让导览成为文化传播的窗口

司南协会的导览活动,始终围绕 “文化性、丰富性、互动性” 三大核心展开,让每一次讲解都成为展现复旦魅力的生动载体。

1

文化性:传递历史厚度与当下活力

志愿者的讲解绝非简单的建筑介绍,而是将复旦的过去与现在紧密相连。在复旦烈士雕塑纪念广场,他们讲述革命年代的家国情怀;在“复旦源”区域,解读相辉堂、老校门的校史变迁;在光华楼前,介绍当代学科建设与学术创新突破。这种跨越时空的叙事,让访客既触摸到历史的温度也感受到今日复旦的学术脉动

司南协会导览路线图

2

丰富性:多元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

协会不断拓展导览的边界,形成了多层次的服务体系。路线上,涵盖邯郸校区十余处重要地点,并在光华大道、相伯路等路段设置校园风物、学科建设等多元化讲解内容;形式上,推出多语种、特定线路、校友故事等讲解,已服务多个访校团体;内容上,结合时令与学校大事灵活调整,如 “节日特辑”“校庆 120 周年特辑”,并联合校内特色社团推出主题专场讲解。这种 “常规+特色”的模式,让不同需求的访客都能找到共鸣点。

志愿者在老校门处讲解

3

互动性:双向沟通促进共同成长

导览过程中,志愿者注重与访客的即时交流,根据群体特点调整讲解侧重——面对青少年,多讲校园生活与成长故事;面对学术团体,深入解读学科发展与科研成果。同时,志愿者会主动告知校园开放规定与文明倡议,提醒避开教学楼、宿舍等区域以减少对师生的干扰,介绍开放食堂信息并引导错峰用餐,维护校园秩序。导览结束后,通过二维码收集反馈,每一条意见都会被认真对待。这种双向互动不仅提升了服务质量,更让志愿者在回应需求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校园文化的理解。

志愿者在出发前提示游客们文明游览校园

03

志愿心声:在服务中收获成长与认同

截至目前,参与导览的志愿者以邯郸校区本科生为主,涵盖文史、理工等多个学科。对他们而言,这段经历既是奉献,也是成长。协会建立了规范的志愿者培训与管理体系:每位志愿者上岗前需经过至少两次系统培训——既有“老队员”的讲稿示范,也有“新成员”的实地模拟,同伴们会化身“游客”抛出各种问题,帮助志愿者熟悉流程、灵活应变。日常运营中,社团每天整理游客与志愿者的双向反馈,及时优化服务细节,还通过星级志愿者制度调动积极性,让队伍既充满活力又井然有序。

更令人动容的是服务中的温暖瞬间:烈日下,游客队伍里的小朋友主动为志愿者撑伞;结束后,访客自发响起的掌声。即使是对于熟悉校园的同学们,导览依然能够带来更新、更全面的视角。这些细节让志愿者深刻感受到,自己不仅是校园导览的引导者,更是复旦精神的传播者。

志愿者和游客们

04

未来的路:让更多人看见复旦的多元面貌

面向未来,司南协会正探索更好的导览形式。运营上,扩充新路线、开发双语时段,完善固定站点功能,协调保障参观活动与正常教学科研互不干扰;内容上,重点整理 “复旦源”区域讲解词,深化校史素材的挖掘与更新;合作上,持续对接校内党团社团与国际交流项目,拓展专题导览的覆盖面。这些努力的最终目标,是让复旦的开放不仅停留在“允许进入”,更能实现“促进理解”——既让每一位访客通过导览读懂复旦的历史、现在与未来,也让师生们在开放的校园中始终拥有安心的学习生活环境。

司南协会在叶耀珍楼旁的站点

如果你也想成为复旦故事的讲述者,司南协会正期待你的加入。在这里,你可以带着访客走过光华大道,在校训墙前驻足沉思,在“复旦源”感受历史的厚重——而这些,都是属于司南人的独特浪漫

下次在叶耀珍楼旁看到蓝马甲,不妨上前打个招呼——说不定,跟着他们,你会重新认识这座你每天穿梭其间的校园。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