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师,是梦想的播种者,是成长的摆渡人。他们用知识照亮前路,以温情浸润心灵,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育人篇章。当前,宿迁正深入贯彻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全面推进教育强市建设。
“宿迁筑梦人·我的育人故事”专题报道
教师,是梦想的播种者,是成长的摆渡人。他们用知识照亮前路,以温情浸润心灵,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育人篇章。当前,宿迁正深入贯彻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全面推进教育强市建设。
值此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特推出“宿迁筑梦人·我的育人故事”专题报道,通过讲述一线教师的育人故事,感受宿迁教育的深度与温度,见证他们如何以爱为桨、以梦为帆,载着学子驶向未来的辽阔海洋。
在教育这片沃土上,宿迁市泗阳双语实验学校的杨荣丽老师已辛勤耕耘三十载。她怀揣着炽热的教育情怀,秉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用行动在学生心中种下知识与梦想的种子,也为无数青年教师照亮了专业成长的道路,成为教育领域里一道温暖而明亮的光。
以生为本: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航人”
自踏入教育行业的那天起,杨荣丽便坚定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教书”与“育人”深度融合。在她眼中,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因此她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从思想引导、情感关怀到生活帮助,全方位守护学生成长。
为了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杨荣丽格外注重班风与学风建设。课堂上,她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课后,她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及时为遇到困惑的学生排忧解难。她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着每一位学生,用真诚与关爱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家长的信任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多年来,她所带班级的教学质量始终在年级内名列前茅。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也迎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面对新时代的教育需求,杨荣丽始终保持“勤学笃行”的态度,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始终走在课程改革的前沿。
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杨荣丽深入研究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积极与家长沟通交流,构建起家校共育的良好格局。她坚持“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原则,尤其关注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通过制定个性化辅导方案、耐心细致辅导,帮助他们逐步建立学习自信,实现学业上的突破与成长。在课堂教学中,她大胆创新教学模式,将多媒体技术、生活案例融入课堂,让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鲜活,用热情与智慧点燃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热情。
深耕科研:做教育实践中的“探索者”
在专注教学的同时,杨荣丽也从未放松对教育科研的追求。她深知,科研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支撑,只有不断探索教育规律,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实践。
2016年,杨荣丽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创新性地提出“多感官参与,构建动态德育课堂” 的教学主张,并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开展系统实践。这一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德育课堂的局限,通过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互动体验中感悟道德力量,显著提升了课堂教学实效,为德育课程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此外,她还积极投身课题研究,主持和参与多项省规划课题,在《江苏教育》等核心期刊发表多篇高质量论文,研究成果荣获市教学二等奖。同时,她还40余次在市、县教学研讨活动中执教示范课、开展专题讲座,将自己的科研成果与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同行,推动区域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示范引领:做青年教师成长的“摆渡人”
多年来,杨荣丽始终牢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遗余力地帮助青年教师成长。
她主持江苏省第五届小学道德与法治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精心设计培训课程,从教学技能、科研方法到职业规划,全方位为乡村教师提供指导,助力乡村教师突破专业发展瓶颈。在学校,她领衔校级名师工作室,主动承担起“传帮带”的责任,指导10余名青年教师制定职业规划、提升教学能力。在她的悉心指导下,多名青年教师在市级赛课中斩获一等奖,并成功获评高级职称,她本人也两度被泗阳县教育局评为“青蓝工程优秀师徒”。
不仅如此,杨荣丽还担任县兼职研训员,通过开展同课异构、送教下乡等活动,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传递给更多基层教师。自2016年起,她多次参与“一师一优课”晒课活动,三节课程获评市级优课。同时,她还走进高校开设讲座,为培养未来的人民教师贡献自己的力量。
多年的坚守与付出,让杨荣丽收获了累累硕果。她先后获评“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个人” 等多项荣誉称号,每一项荣誉的背后,都是她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热爱。
近五年,她在核心期刊及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9 篇,开展专题讲座30余场,受益教师超过万人。她用扎实的专业素养、创新的教育理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诠释了新时代教育家精神,也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如今,杨荣丽依然奋战在教育一线,她用初心守护教育梦想,用智慧照亮学生与同行者的道路。在未来的日子里,她将继续带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探索、不断前行,书写更加精彩的教育篇章。
来源:正直溪流v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