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古时的农耕时代,生产力落后,人们进行农事作业都是靠天,天气影响到粮食产量。古人也就根据多年的经验,总结出来一些关于农业的谚语,用来指导进行农事活动。
导读:这不是迷信,“七月二十怕风雨”,明日七月二十,迎风雨天啥预兆?看看老祖宗留下来的农谚怎么说?
农历七月二十不一般,是传统农耕文化,祭拜天地的日子,会举行一些民间活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在古时的农耕时代,生产力落后,人们进行农事作业都是靠天,天气影响到粮食产量。古人也就根据多年的经验,总结出来一些关于农业的谚语,用来指导进行农事活动。
明日,根据最新天气预报,鲁西南将会迎来,立秋以来最强风雨天。农村一些有经验的老人说“七月二十怕风雨”,七月二十迎风雨天,有啥预兆?看古人农谚咋说?
一、七月二十雨加风,秋收产量要落空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七月二十出现风雨天,秋季庄稼的产量会落一场空,预兆着秋粮会出现欠收甚至于绝产。
农历七月二十,正处在秋季的黄金段仲秋时段,正是秋季庄稼的关键时期,是粮食增产的关键时期。如遇到风雨连天,会造成作物倒伏,造成秋粮减产甚至于绝产。
二、七月二十风夹雨,秋分天寒穿棉衣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七月二十风雨交加,到了秋分天气就会比较寒冷,要穿棉衣来防寒。
七月二十正处在仲秋时节,风雨天会加快降温,天气寒冷的会早,不仅影响到晚秋庄稼的生长,造成粮食减产。还会影响到秋播庄稼的出苗,影响到来年粮食的产量。
三、七月二十风雨寒,三九天暖不穿棉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七月二十风雨交加,天气寒冷,到了三九天气会比较温暖,不用穿棉衣。
老话“冷在三九”,三九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时候,此时天气不寒冷,说明冬天雪雨少,天气出现了异常,不仅会影响到农事作业,还会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老话说“该冷不冷,人受灾情”。
四、七月二十大太阳,秋粮满仓牛羊壮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七月二十是个大晴天,日头高照,这年秋粮就会大丰收,仓满牲畜壮。
七月二十晴天,为即将成熟的秋季庄稼,提供了充足的阳光,保障了秋粮丰产丰收,不仅保障了人的口粮,也为牲畜提供了足够了饲料,会被养膘肥体壮。
这句农谚就是告诉人们,七月二十晴天,预兆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国泰民安。
这些农谚都是古人的经验总结,“七月二十怕风雨”,就是提醒人们,七月二十刮风下雨,会造成粮食减产,人们要提早做好准备,把损失降到最低。 这些农谚可不是迷信,反映了古人天气变化规律的理解和对丰收的期望,深刻反映了古人对于极端天气的无奈恐惧奈。
这些农谚代代相传至今,对人们起到了警示作用,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值得现代人学习和传承。
明日七月二十,风雨要来了!您们做好准备了吗?
来源:地锅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