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曾经,他站在洒满晨光的高中教室,在黑板上写下 “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把希望的种子种进孩子们心里。
他们曾手握粉笔
耕耘于三尺讲台
如今他们肩扛责任
坚守于高墙之内
变的是岗位与环境
不变的是初心与使命
在这个感念师恩、致敬奉献的日子里
让我们共同聆听
他们跨越两种职业的感悟
感受那份始于教育的深沉力量
省保山监狱七监区二级警长 何明海
点击换图
曾经,他站在洒满晨光的高中教室,在黑板上写下 “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把希望的种子种进孩子们心里。
如今,他走进高墙环绕的教育课堂,手里的教案是印着 “新生指南” 的讲义,面对的是需要被教育改造的罪犯。他举起一张揉皱又展平的纸:“人生和这张纸一样,皱了,还能展平,碎了,仍可修补。
时间从校园铃声变成高墙哨音,但那份坚守从未褪色。
省元江监狱离退办四级高级警长 陈庆芬
点击换图
九月的风再次捎来教师节的讯息,陈庆芬不禁回想起1996年的任教时光。她在三尺讲台上,用言语浇灌梦想,在幼小心田播种光明。而今身着警服,用责任与担当教育改造罪犯。身份的不同,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用生命继续影响着生命。
无论是点燃求知的眼神,还是唤醒迷失的灵魂,都是在用生命影响生命。
省官渡监狱五监区一级警长 许滕
点击换图
教师生涯赋予许滕的耐心与共情能力,成为了他开启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的钥匙。在监狱这所特殊的“学校”,让他对“育人”二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仅是守护成长,更是唤醒灵魂,让蒙尘的生命重寻价值的微光。
从教师到监狱警察,是"育桃李"到"渡灵魂"的蜕变。
省第二女子监狱五监区一级警长 张定芳
点击换图
师范毕业后,张定芳在十年里以热忱与青春耕耘讲台,悉心培育学生。2006年,她成为监狱人民警察。近20年从警生涯里,她凭坚韧意志和不服输的劲头,以过硬业务本领,用法度与温度帮助罪犯重塑人生。她用跨越讲台与高墙的坚守,深刻诠释了“育人”的初心。
职责变了,但初心不变,不论是高墙内外都在用心用情育人。
省临沧监狱综合部部长 施泽鹏
点击换图
刚毕业时,施泽鹏选择了到澜沧江边的栗树乡支教。当时工作环境艰苦,但每天看见孩子们充满希望的笑脸,他总是充满了动力,用知识照亮山区孩子们梦想的道路。
2013年,施泽鹏加入了监狱人民警察的队伍,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他分类施教,一步步唤醒迷失的灵魂,一点点洗涤蒙尘的心灵。
不同的讲台,同样的教育梦想。
省曲靖监狱办公室一级警长 盛立卫
点击换图
从校园到监狱,人民教师与人民警察之间,变的是职业角色、不变的是人民本色;学校教师与警察教师之间,变的是教育对象、不变的是教人以真。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古训不敢或忘,无论是教学、还是教育。
省昆明监狱三监区教导员 黄建坤
点击换图
2010年,他赴文山州广南县支教,在没信号、没校舍的村小学,看着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更加坚定了他用所学去灌溉“祖国花朵”的决心。
2015年,他成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十年里他一线,站在不一样的讲台帮助罪犯转变思想、重塑“三观”,努力让改造宗旨得以深入践行,致力改造好大墙内的人,守护大墙外的一片安宁。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黄建坤的教育路,始终守着这份初心。
省第二监狱六监区一级警长 冉丽
点击换图
从大学的心理学课堂到监狱的教育改造,冉丽将心理学的智慧与温度,带入那些被阴影笼罩的心灵角落,引领一个个迷茫的灵魂走向新生。在这场身份的转换中,她不仅实现了从知识传授者到心灵引导者的角色深化,更深刻体会到“特殊园丁”所肩负的责任与担当。
“我们愿意做你们心中的灯,为你们指引回家的路。”
省宜良监狱六监区二级警长 赵富龙
点击换图
从“教育人”到“改造人”,教育对象变了,不变的是那份初心。在学校课堂,他通过讲述历史故事引发学生深思;在改造现场,他用专业与耐心教育罪犯正视自己的罪错,积极改造、走向新生。
不一样的讲台,有着一样的使命担当。
省建水监狱二监区一级警长 刘碧书
点击换图
刘碧书还记得最后一次站在讲台,孩子们那明亮的目光。如今走进监舍,面对一双双迷茫的眼睛,他依然相信,每个灵魂都值得被唤醒。
在这个属于教师的节日里,他仍在高墙内践行着教育的本质,仿佛粉笔灰还沾在指尖,只是昔日书写的黑白板书变成了法律条文。
“刘老师”仍将高举灯盏,继续做好高墙内的教育工作。
省昭通监狱办公室一级警长 孙世伟
点击换图
十三年前孙世伟站在乡镇中学的讲台上,用课本点亮学生的未来;如今他身着藏蓝,继续践行教育的职责。他用法律扫除蒙昧,用知识唤醒良知,帮助罪犯重拾信念、重建人生。
育人的初心从未改变。
省安宁监狱六监区一级警长 向德焕
点击换图
从教师到警察,人生轨迹看似转折,但教育的本质却以另一种方式得以延续。
至今仍有同事习惯叫他“向老师”,这个称呼让向德焕觉得教师生涯从未走远。的确,教育的场所从不限于窗明几净的教室,在高墙之内这片特殊的环境里,有人迷失,就仍需有人为他们点亮归途的灯。
手中虽无粉笔,但仍在传递规矩与方圆;不再讲授公式定理,但依然诠释着秩序与人生。
省西双版纳四监区监区长 刘天竺
点击换图
曾执粉笔授业,以言语播撒知识种子,视学生眼中光芒为最大回报,刘天竺深信教育的力量能改变人生。后来,他成为监狱人民警察,罪犯眼神中的迷茫、抗拒或悔恨,使他重新审视“教育”二字的重量。
惩罚不是终点,改造才是核心。他将教师的耐心与包容融入管理,以法律为纲,以情理为线,唤醒那些被罪恶遮蔽的良知,继续守护着人性蜕变的可能。
从传道授业到惩教塑新,变的只是舞台,不变的是一名“塑人者”的初心。
省第三女子监狱二监区 李冉
点击换图
每当李冉想起山区任教的日子,都会觉得这场职业的转变其实是“守护范围的延伸”,当初守护的是孩子的“光明未来”,现在守护的是社会的“平安底线”。
无论是三尺讲台,还是高墙之内,“用责任点亮他人前行的路”就是对初心最好的坚守。
从书声琅琅的校园到森严肃穆的高墙
变换的是工作场景
永不褪色的是那份育人的赤诚
让我们向所有奋战在
教育改造一线的“特殊教师”致敬!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