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你读了很多精益类书,看了很多精益类文章,听了很多精益类的课程,参与了很多精益类项目,负责公司精益部门很多年,似乎已经是精益管理方面的专家,真相果真如此吗?如果你认为是,那么接下来的问题,请你认真的思考,自问自答,判断答案是否满意。
当你读了很多精益类书,看了很多精益类文章,听了很多精益类的课程,参与了很多精益类项目,负责公司精益部门很多年,似乎已经是精益管理方面的专家,真相果真如此吗?如果你认为是,那么接下来的问题,请你认真的思考,自问自答,判断答案是否满意。
第一个问题:以客户的视角来判断你的价值创造。
作为企业精益实践者,你的业绩是什么?公司对你的评价是什么?你的职位和报酬满意吗?
若你是一名精益顾问,问题则是:你的作品是什么?即由你主导开发的课程是什么?受众对象的反应是什么?你主导的精益项目周期超过三年以上的客户有几家?
第二个问题:以自我出发评价,对精益管理方法自我的感受思考。
你在学习或阅读精益类的书是什么样的感受?是惊喜?是感同身受?是喜出望外?是求知若渴?还是无奈,心痛?你的答案是什么?
简单的道理,通用的工具,打通结果和过程的极致可视化,以价值视角审视,让问题浮出海面,培育会“下海游泳”的人才,独立自主,能够积极地解决问题,实现万物共赢,企业运营管理生态平衡。
第三个问题:以系统的思维,在全新的工作环境情况下,如何做正确的事,决不放弃。
假如在一个全新的工厂,刚刚组建的团队,还未量产的产品,有需求但不稳定的市场。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你是公司一把手,你会如何开展工作?
从公司的中长期规划到年度战略目标分解,再到方针日常管理,产供销业务及组织管理,人才梯队管理,救火与预防管理等,如何一步步下好这一盘棋?
为什么是这三个问题,而不是其它问题?我想的疑问会在下面的问题得到解答。你当然可以按照下面的问题问问自己:
若有真实且完美的答案,那么,毋庸置疑,你就是精益管理专家;
若你对一些问题没有准确的答案,很庆幸,你需要基于这个问题去寻找答案,对自己赋能,这将有助于你的精益管理职业的升迁;
若你将要考虑跳槽,面试精益管理类岗位,以下问题将是面试官经常问到的问题,有助于你成功面试;
若你在尝试招聘精益管理专家的岗位人才,如下的问题则给了你很好的参考。
第一类:认知类问题
1.你对精益这一套方法论的理解是什么?各个门派各有特色,你是否有自己的一套思路?
2.你在精益这条路上走了多少年?10年?20年?接下来继续走吗?走下去的理由是什么?
3.精益在企业推行成功的标志是什么?成功的关键词是什么?条件是什么?推进的思路是什么?
4.如果你要跳槽一家企业,这家企业需满足你什么条件?你评估的规则是什么?
5.你认为当下够格的精益专家有哪些人?理由是什么?
6.你认为当下精益实践的标杆企业是?你参观或交流过吗?理由是什么?
7.你认为精益管理这条路是企业发展历程中的必选题吗?为什么?
8.精益实践者的未来是什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第二类:方法类问题
9.你真正掌握的精益工具多少个?工具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解读关键的工具举例说明?
可以考虑哪些是基础工具,业务流程工具,领导力工具数字化工具,分析改善类工具等。
10.你亲自开发及讲授了多少课?课程开发及授课的难点是什么?最具代表课程的价值是什么?
如VSM, 5S, TPM PSP, A3,TTT.LCiA等。
11.你亲自主导编写多少精益类文章,书籍,作品?传播至今的是?
12.你读了多少本书(精益类)? 最深刻的书有哪些?
13.如果你接手一家企业CEO,公司让你调研,写出业务规划方案报董事长,你会如何安排这一次调研?行程几天?调研思路?主线?输出?
14.如果你是集团精益总监,你会如何设定部门KPI,部门业务分几块?需要多少人员,要求是什么?这个部门存在的价值是什么?
15.你对财务指标,运营指标,现场管理指标,人才育成指标、管理成熟度指标的理解是什么?这些指标的关系是什么?
16.请用关联图,将你对精益管理系统的理解绘制出来,分享给大家。
第三类:实践类问题
17.你亲自主导改善项目多少个?效果如何?最难的项目是哪一个?收获了什么?详细展开说明。
如A3课题,又CC,改善周,西格码项目,战略规划项目,咨询项目等。
18.你在企业或负责咨询项目,为公司或项目客户带来多少价值?Q↑D↓P↑C↓创新↑,提升多少百分比?
19.你亲自培育多少精益人才?精益工程师?精益专家?是否构建完整的精益人才体系?展开解读说明。
20.你亲自策划组织精益类论坛,活动,发表会多少次? 如何做好精益推广的思考是?激发全员改善,全业务改善,全时间改善?
你会发现,这20个问题是对前面3个问题的补充。
你是否有这样冲动,一定要成为一名精益管理专家?
刚刚好,我历时三年深度开发 了《精益管理专家》课程,欢迎报名学习。
一次系统学习成就精益人生。
写于2025年,9月9日,杭州飞乌鲁木齐,21:55飞机途中。
来源:亚强谈精益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