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张玉忠教授团队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PNAS)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导读
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张玉忠教授团队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PNAS)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the assembly and energy transfer of haptophyte photosystem I-light-harvesting supercomplex"的研究论文。张玉忠教授、英国利物浦大学刘鲁宁教授、华中农业大学高军教授和山东大学赵龙生研究员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山东大学博士生何飞宇、硕士生曲芯霄为并列第一作者,山东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和通讯作者单位。
光合作用为几乎所有生命形式提供必需的食物和养分,在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光系统I(photosystem I, PSI)是光化学反应中关键的组成部分。迄今为止,多种红色谱系的PSI–LHCI结构已被解析,其中包括红藻PSI–LHCR、隐藻PSI–ACPI、硅藻PSI–FCPI和甲藻PSI–AcpPCI。这些PSI–LHCIs结构的差异揭示了它们在红色谱系质体进化和生理适应中的特定位置,但定鞭藻PSI–LHCI的精确结构尚不清楚。定鞭藻门的藻类是重要的单细胞海洋浮游植物,在海洋生态系统和全球生化平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被认为是最古老的真核光自养生物类群之一,对于理解光合浮游植物进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冷冻电镜单颗粒分析技术解析了定鞭藻Isochrysis galbana光系统I–捕光复合物I(PSI–iFCPI)超复合体的结构(图1)。定鞭藻PSI核心包含12个亚基,相较于红藻和隐藻丢失了PsaO,同时含有硅藻和甲藻缺失的PsaK。22个捕光天线亚基(iFCPIs)围绕PSI核心呈三层排列。来源:化学加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