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时间过得真快,今日9月11日,农历七月二十,已经进入白露节气的第4天,农作物也来到关键的生长节点。对于北方地区来说,由于冷空气活动频繁,整体气温已经逐渐下降,昼夜温差不断加大,形成“早穿棉袄午穿纱”的气候特点,秋收作物也将进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时间过得真快,今日9月11日,农历七月二十,已经进入白露节气的第4天,农作物也来到关键的生长节点。对于北方地区来说,由于冷空气活动频繁,整体气温已经逐渐下降,昼夜温差不断加大,形成“早穿棉袄午穿纱”的气候特点,秋收作物也将进入收获阶段;而南方地区此时降雨较多,个别地区受“秋老虎”的影响,还会有高温天气,像晚稻此时已经进入产量形成的关键阶段,穗粒数基本确定,需重点促进籽粒灌浆。
老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虽说我国地域辽阔,南北地区有着不同的天气特点,但现在毕竟已经进入仲秋时节,地面热量“入不敷出”,大部分地区的天气都会逐渐趋于凉爽。尤其是降雨天后,天空云层减少,地面在夜间通过辐射散热加速冷却,如果此时冷空气持续控制,近地层空气温度就会进一步降低,形成“越来越冷”的体感。
但要注意,这里说的“一场”和“十场”并非指的是实际计数,而是指秋后降雨与降温的关联,每次降雨后冷气团就会占据主导,导致气温难以回升,形成“阶梯式降温”,人们需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调整衣着,避免因气温骤降引发感冒等不适。
根据气象台预报,今日9月11日(农历七月二十),我国的山西南部、河南中东部、山东西部等地部分地区将迎来暴雨或大暴雨,最大降水量为100~180毫米,并伴有10到12级大风,气温低至20摄氏度。由此可以看出,这场暴雨就是秋季降温的“风向标”。
根据《气候季节划分》标准,真正入秋需满足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低于22℃,此次暴雨过后,河南、山西、山东等地最低气温会降至20℃以下,如果后续气温持续低迷,将加速入秋进程。
很多人可能认为这场暴雨与冷暖空气交汇有关,但并不是。这次的暴雨其实与台风“塔巴”有关,就在9月9日的凌晨,台风“塔巴”进入广西境内以后,虽说其中心暴雨区开始消散,可台风外围的螺旋雨带还是会制造大量的水汽。
并且,台风产生的水汽随着副热高压北抬进入了黄淮地区,加上今年冷空气南下比较早,途中还经过了气候偏暖的黄海,从而变成了含水量极大的东风急流,随后这股急流西伸又回到了黄淮地区,当与正在北上的台风水汽交汇后,就会形成暴雨特大暴雨天气,气温也会随之骤降。
在古代,虽说没有像现代的天气预报,但古人在农业生产中,总结出了很多观察天气的经验,就以此推算之后的天气走势,并提前安排好农耕事宜。在农村有一句老话说:“冷不冷,就看七月二十”,今日七月二十,今年冬天会很冷吗?我们看看农谚咋说。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农历七月二十这天下起了雨,那么根据古人的经验来看,这预示着接下来的冬天会比较暖和,甚至穿着单衣都不觉得冷。当然,这个说法会比较夸张,但突出的正是“暖冬”的特点。
冬天暖和虽然对人们来说比较舒服,但对农作物的生长却是“百害而无一利”。冬天暖和虽然对人们来说比较舒服,但对农作物的生长却是“百害而无一利”。因为冬季寒冷的情况下,冬小麦、油菜等越冬作物会进入“休眠期”,以此为来年春天储备养分,如果冬天的天气比较暖和,那么这些越冬作物就会进入“假休眠”的状态,从而消耗大量的养分,导致春天返青困难,甚至农作物的抗逆性也会降低,春天要是碰到“倒春寒”天气,就会导致农田出现大面积的“冻害”。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农历七月二十当天下起了很大的雨,那么根据古人的经验,这预示着到了三九四九的时候天气会暖和,这同样是一个“暖冬”的说法。
三九四九是数九寒天的一个说法,这也是冬季最冷的两个时段,如果此时天气不冷反而暖和,那么说明整个冬季都不会有多冷,是一个暖和的冬天。这种气候条件下,土壤的温度也会相对较高,那么潜藏在土壤中的害虫幼虫,其越冬存活率就会提高,到了来年春季,这些害虫就会加速繁殖。并且,冬天温暖说明湿度也会比较高,一些病菌孢子在土壤或病残体中就能顺利越冬,那么这就会导致来年春天农田会出现病虫害。春季正是春耕春种的关键时期,而农民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治理病虫害,从而很容易耽误春季的农时。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农历七月二十这天是一整日的晴天,那么根据古人的经验,这预示着接下来的腊月会出现较多的降雪天气,这对农作物的生长有着不可多得的好处。
老话说“瑞雪兆丰年”,虽说冬天降雪和秋季降雨一样,都会导致气温下降,特别是冬天下雪后天气会更加寒冷,但这种天气对农作物来说是一个好年景。首先,在寒冷的冬天中,厚实的雪层能阻挡冷空气直接接触土壤和农作物的根系,为农作物提供一个相对温暖的“被窝”,确保其安全越冬,避免农作物因极端低温而受冻害。并且,冬季降雪后,雪在融化过程中会缓慢渗入土壤,为春季作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储备,在保持土壤湿润的同时,还能为来年春播创造良好的墒情条件。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农历七月二十这天的太阳光很足,即晴朗的天气,那么根据古人的经验,这预示着接下来的冬天会非常寒冷,甚至连耐寒耐冻的老牛都无法忍受。这个说法同样比较夸张,但突出的正是“冷冬”的气候特点。
寒冷的冬天中,人们虽说整日要重装出行,还要担心受寒受冻,但这样的天气对农民来说是希望看到的。因为冬季寒冷的环境能激发农作物的抗逆机制。冬季适度的低温可以促使越冬作物细胞内可溶性糖、脯氨酸等抗逆物质积累,增强细胞渗透调节能力,其植株内还会产生抗冻蛋白,降低细胞冰点,防止细胞结冰损伤。
并且,冬天寒冷不仅还能抑制害虫过冬,还会使农作物的根系生长速度减缓,让农作物的根系分枝增多、根毛密度增加,有利于扩大吸收面积,提高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效率,这为来年春季快速生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今年冬天会很冷吗?根据古人的经验来看,如果农历七月二十这天下起了大雨,那么这预示着冬天会比较暖和,这对人们虽说没什么影响,但会阻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反之,如果农历七月二十这天是晴天,那么这预示着冬天会比较寒冷,降雪天气也会比较多,这对农作物的生长有着好处,但人们需要做好防寒保暖措施。
今日七月二十(阳历9月11日),我这里下起了暴雨,您那里天气如何?欢迎留言。
来源:生肖运势第一讲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