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年过去,球迷还在问:当年那支十一连胜的女排,怎么就成了泰国世锦赛第八?
东京奥运那声哨响,把多少人的骄傲吹成了碎片。
三年过去,球迷还在问:当年那支十一连胜的女排,怎么就成了泰国世锦赛第八?
答案其实不玄。
教练席上,郎平一走,蔡斌的“光速战术”像赶高铁,一传却像漏勺,球还没提速就掉地上了。
隔壁巴西,吉马良斯稳坐帅位十七年,队伍年年世界前三,人家靠的不是玄学,是“教练不挪窝”。
选人更离谱。
朱婷三十岁半,手腕伤好了,跳得依旧比年轻人高,却被一句“年龄大”晾在板凳。
巴尔加斯被土耳其归化后,直接带队冲冠,排协才恍然大悟:原来世界级球星也能“买”。
可自家MVP却得看脸色上场,这操作谁懂?
江浙沪和天津的“户口”之争,把国家队拆成了省队。
有潜力的新人,一没背景,二没代言,连集训名单都摸不到。
排管中心副主任一句“饭圈文化干扰选人”,听着像甩锅,实则把遮羞布扯了个干净。
广告代言本该是双赢,朱婷刚回来就拒拍广告,专心练球,结果“不配合商务”成了边缘理由。
反观意大利,艾格努广告接到手软,球队照样把她当核心——人家分得清谁是爹。
青训也掉队。
日本小学生周末打比赛像赶集,咱们的孩子还在练“蹲墙根”。
科技更惨,意大利用数据算到对手二传习惯抬肘0.3秒,我们还在靠教练肉眼盯人。
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说到底,排协得先学会低头。
把郎平请回来,不是丢面子,是救命。
巴西能供着吉马良斯,意大利敢请回七十岁的贝拉斯科,我们却把两冠教头晾在一边,生怕她功高盖主。
面子比成绩重要?
球迷不答应。
女排不是不能翻身,先把“谁说了算”改成“谁能赢球谁说了算”。
否则,下一次跌出前十,连热搜都懒得骂了。
来源:自强不息饼干4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