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疾控重要提醒!重点防范虫媒传染病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1 09:18 1

摘要:基孔肯雅热、登革热均由伊蚊叮咬传播,症状相似(发热、皮疹、关节痛等),暑期出境旅游等增多,输入风险上升。

9月初秋时节

暑热尚未消退

蚊虫依然活跃

江苏疾控提醒

需重点防范虫媒传染病

基孔肯雅热、登革热和乙脑

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

有什么不同

基孔肯雅热、登革热均由伊蚊叮咬传播,症状相似(发热、皮疹、关节痛等),暑期出境旅游等增多,输入风险上升。

基孔肯雅热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皮疹、关节和肌肉疼痛。绝大多数患者的关节疼痛及僵硬状态在发病数天内恢复,部分患者关节疼痛和僵硬可超过3个月。

登革热典型临床表现包括突然发热、疲乏、厌食、恶心、“三痛”(剧烈头痛、后眼窝痛、肌肉和关节痛)和“三红”(面部、颈部、胸部潮红)。大多可在1—2周内痊愈,极少数患者可出现出血、休克甚至有生命危险。

什么是乙脑?

有哪些症状?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由蚊虫(库蚊)传播的一种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乙脑病毒主要侵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病死率和后遗症率均较高。

我国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季节是每年的5—10月,发病高峰通常出现在7—9月(南方提前1个月),人群普遍易感,2—6岁儿童尤其容易中招。乙脑发病隐匿、起病急、病情发展较快,病死率高达5%—35%。

感染乙脑病毒后,症状相差悬殊,大多无症状或症状较轻,发病初期的主要症状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嗜睡等,易被误认为是感冒,注意识别。

防病要点有哪些?

1. 避免蚊虫叮咬

居住在或前往有伊蚊的地区,在居室内和办公场所,使用蚊香或电热蚊香液并使用纱门纱窗和蚊帐进行防蚊。前往公园、绿化带等地点,应穿长袖衣服及长裤,并于外露的皮肤涂抹蚊虫驱避药物。避免在蚊虫活动高峰期(清晨或傍晚)在草丛、树荫下等户外阴暗潮湿处长时间逗留。

2. 灭蚊,清理蚊虫孳生地

室内可使用杀虫气雾剂、电蚊拍、灭蚊灯等开展灭蚊。定期清除家庭、单位内的各种积水,翻盆倒罐,及时清理阳台、天台、房前屋后的各种闲置容器,露台、坑洼、树洞、竹筒等易积水的地方需要定期疏通以及平洼填坑,并疏通沟渠、清理岸边淤泥和杂草,清除小容器垃圾等,水养植物勤换洗,每周至少换水1次,刷洗容器内壁,清除虫卵,防止蚊虫孳生。

3. 及时就医。

从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流行地区返回后,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皮疹、关节和肌肉痛等症状,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近期本人的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

来源:看苏州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