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初,葡萄季进入尾声,新疆吐鲁番的阳光依然热辣,将新城西门村的葡萄架晒得透亮。阿娜尔小院就在村口,一推出“葡萄架下的晚餐”农家乐项目,就被游客捧成了“打卡点”。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彭雅惠
9月初,葡萄季进入尾声,新疆吐鲁番的阳光依然热辣,将新城西门村的葡萄架晒得透亮。阿娜尔小院就在村口,一推出“葡萄架下的晚餐”农家乐项目,就被游客捧成了“打卡点”。
10日中午,阿娜尔小院的主人帕丽旦·热西提将记者迎进院子,砖墙小楼、镂空花纹,典型的维吾尔族民居风格,阳光透过葡萄藤洒在花砖地面上,金灿灿的。
“以前家家户户的收入就靠卖葡萄、葡萄干。”帕丽旦·热西提说,西门村85%的土地用来种植葡萄。
2020年9月,湖南十八洞村与西门村结成“姐妹村”,共建民族团结和乡村振兴示范村。“十八洞村的村干部经常给我打电话,我们沟通制定交流合作的方案。他们乡村旅游产业做得比较好,我们村也有4A级旅游资源,可以在这方面合作。”西门村驻村工作队队长茹苏力·买买提听说有湖南的记者过来,特地赶到阿娜尔小院碰面。
发展乡村旅游的方向确定后,湖南投入650万元,帮助西门村建设“美食广场+露营地”,湖南援疆干部挨家挨户问需求,促成货架定制、冷链车进村。眼见村里起了变化,帕丽旦·热西提想在自家庭院开设农家乐,但村里没人尝试过,她有点害怕失败。
湖南省援疆前方指挥部副指挥长周亮知道了帕丽旦·热西提的心思,主动与她结成“亲戚”,以亲人身份保证“尽全力帮她把农家乐搞起来”。
经营规划、院落设计、开拓客流……周亮和援疆干部们帮着帕丽旦·热西提一起想办法。2024年,阿娜尔小院在网络上“红了”,葡萄成熟时,“葡萄架下的晚餐”常常得提前几天预订。
“今年农家乐的收入已经超过10万元。”帕丽旦·热西提的信心越来越足,她又投入资金将院子装修得更加精美,还精心设计了一面照片墙,挂上31张合照。“照片上是帮助过我的湖南援疆干部。”
“十八洞村和西门村是‘姐妹村’,你又和湖南人结了‘亲戚’,这真是天定的缘分。”记者打趣道。
“是缘分,更是民族团结结下的亲情。”帕丽旦·热西提的手轻抚过照片,她说道:“他们当中有的已经回到湖南,有的很快也会回去,看着这些照片,我会一直记住他们。”
本文来自【华声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