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波打击!伊朗使用大杀器让美英开始急了,以色列如今度日如年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6-21 17:59 2

摘要:就在2025年6月18日凌晨,伊朗革命卫队首次动用激光武器,在德黑兰上空击落100架以色列无人机,以1美元的拦截成本摧毁了价值1亿美元的敌机,与此同时数百枚高超音速导弹如暴雨般砸向特拉维夫和海法,以色列防空系统在饱和攻击下濒临崩溃。

“如果战争是一场豪赌,伊朗刚刚押上了全部筹码,而以色列的底牌,正被一张张掀开。”

就在2025年6月18日凌晨,伊朗革命卫队首次动用激光武器,在德黑兰上空击落100架以色列无人机,以1美元的拦截成本摧毁了价值1亿美元的敌机,与此同时数百枚高超音速导弹如暴雨般砸向特拉维夫和海法,以色列防空系统在饱和攻击下濒临崩溃。

这一夜中东战局彻底改变,因为伊朗不再满足于象征性报复,而是亮出了真正的“大杀器”,而美英的焦虑正随着战况升级而被急剧放大......

要知道过去十年当中,以色列的“铁穹”系统被誉为全球最先进的防空体系,拦截率高达90%,然而伊朗的第17波打击彻底的颠覆了这一认知。

因此在此次袭击当中,伊朗采用“无人机+导弹”的饱和战术,那就是先派出数千架廉价无人机,迫使以色列消耗昂贵的拦截弹(单枚“箭-3”拦截弹成本350万美元),随后发射“法塔赫-2”高超音速导弹(速度15马赫),直接穿透“铁穹”防御网。

根据社交媒体流传的视频显示,特拉维夫市中心的高层建筑燃起大火,海法港的石油设施被精准命中,全境防空警报响彻夜空。

不过更令以色列军方震惊的是,伊朗竟然首次公开使用激光武器,比如在德黑兰上空瞬间击落100架以军无人机,而拦截成本仅仅只有1美元,这一技术的突破,不仅大幅降低了防御成本,更意味着以色列的空中侦察优势正在被瓦解。

根据伊朗之前的军事策略我们不难看出,他们已从“有限报复”转向“全面战争模式”,对此伊朗武装部队总参谋长穆萨维公开警告:“此前的袭击只是警告,真正的惩罚性打击即将开始。”

这话并非是伊朗的无能狂如,而是能够落实到实处的战前警告,比如伊朗的高超音速导弹“法塔赫-2”和“Kheybar Shekan”导弹,它们具备超高的机动变轨能力,而以色列现有的防空系统几乎无法拦截。

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核威慑也在逐步升级,伊朗官方媒体展示疑似微型核弹头,并暗示铀浓缩丰度已达60%(接近武器级90%),对此以色列则威胁摧毁福尔多地下核设施,但是若真的进行打击,那么就有可能引发放射性泄漏,甚至触发伊朗的实验性核爆。

而除了核威慑之外,对世界格局影响最大的当属经济战,因为伊朗曾威胁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全球20%原油运输通道),这就直接导致国际油价应声暴涨8%。

由此可见这场战争已不再是“点穴式打击”,而是全面消耗战,伊朗在用导弹和无人机“放血”以色列,而以色列则试图用F-35和钻地弹“斩首”伊朗的军事指挥体系。

除了伊朗和以色列在纠缠不休以外,在国际上同样也是掀起了一轮风暴,比如英国扬言要制裁以色列,而美国却是频频拆台。

在今年6月10日英国宣布制裁以色列财政部长斯莫特里奇和国家安全部长本·格维尔,理由是“煽动针对巴勒斯坦人的暴力”,然而美国不仅拒绝跟进,共和党参议员卢比奥甚至称这一决定“破坏和平努力”。

这一分歧暴露了西方联盟的深层裂痕,那就是英国试图通过象征性制裁维持“人道底线”,但现实却是缺乏实质性的影响。

而反观美国则继续为以色列“兜底”,五次否决联合国停火决议,并加速向以军运送拦截弹药。

6月18日特朗普公开要求伊朗“无条件投降”,并暗示可能加入以色列的空袭行,对此伊朗的回应堪称教科书级的“悬崖战术”:

首先就是直接退出核谈判,切断外交解决渠道,其次在联合国控诉以色列犯“战争罪”,以此争取到中俄的支持,最后激活“抵抗轴心”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伊拉克什叶派民兵同时发动袭击,迫使美国分散兵力。

显然伊朗的策略很明确,那就是“打击以色列就是打击美国”,他们通过多线消耗,让华盛顿在“全面战争”和“妥协谈判”之间二选一。

两国收到伤害最大的当初平民,然而在特拉维夫,防空洞优先供本国公民使用,外籍劳工被拒之门外,恐慌中的争抢甚至引发冲突,而在德黑兰,政府开放地铁站和清真寺作为临时避难所,但设施陈旧容量严重不足。

此外以色列媒体广泛传播儿童在袭击中惊吓哭喊的视频,以此来博取国际同情,然而网民迅速对比加沙冲突中巴勒斯坦儿童的惨状,反口质问:“为什么巴勒斯坦人的命不算命?”

更讽刺的是以色列空袭伊朗国家电视台大楼,被指违反国际法,而以方辩称该机构是“政权宣传工具”,这种“双标逻辑”,正是国际社会对巴以问题长期无解的根源。

从目前的战况不难看出,伊朗和以色列的冲突已经进入到了“报复循环”当中,因为伊朗威胁下一波导弹攻击规模将扩大至2000枚,而以色列拦截弹库存仅能支撑10-15天,最后可能被迫请求美军直接参战。

而美国这边也早已经是蓄势待发,“尼米兹”号航母战斗群秘密驶向中东,30架加油机完成部署,F-22战机群随时待命。

不过最危险的变量当属霍尔木兹海峡,如果伊朗封锁这一全球能源咽喉,油价可能飙升至150美元/桶,到时候全球经济将陷入震荡,而一旦美军直接参战,中东或将迎来一场“没有赢家”的全面战争。

结语:

这场冲突的本质,是弱者的“绝望反击”与强者的“傲慢镇压”,伊朗用导弹和激光武器证明,即使技术落后,也能让对手付出惨痛代价,而以色列和美国的困境在于他们可以赢得每一场战斗,但最终却可能输掉整个战争。

英国制裁以色列部长却被美国拆台,联合国呼吁停火却遭五常否决,平民在防空洞里挣扎而大国在谈判桌上算计利益,当国际法沦为“选择性工具”,当人道主义成为“政治表演”,所谓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不过是一纸空文。

而唯一的赢家或许只有军火商和石油巨头,但输家却永远都是那些在战火中无声消失的普通人,对此您有看法和观点,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中留言和讨论。

来源:史迁今若在一点号

相关推荐